APP下载

幼儿语言教育中自信心培养路径探究

2020-07-26张海琴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言教育自信心幼儿

【摘  要】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中自信心的培养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其中往往存在回应问题、情感性词汇认识问题、错误纠正问题、安全问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提出了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且本文强调,安全教育是语言教育的前提,如果涉及安全问题,自信心培养可以放在后面进行。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自信心

引言

幼儿语言教育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一环,但现今幼儿语言教育中掺杂了太多竞争,部分家长从幼儿阶段就要求小孩学习英语,学会写字,固然该阶段是人语言学习最容易的阶段,但在这一阶段给孩子留下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深远,尤其是在语言自信心方面。但语言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且其中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尤其是当涉及安全问题时,语言教育也需要让步。本文对幼儿语言教育自信心培养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针对性地解决措施。

1.幼儿语言教育中自信心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回应问题

幼儿教师在长期与幼儿相处过程中会出现倦怠情绪,在这种情绪影响下,教师可能会忽视部分幼儿主动说话的愿望或行为,甚至为了保持整体的纪律抑制幼儿说话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在进行一段时间教学后仅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监督而不对幼儿的语言给与过多的回应;在午休等特定时间要求幼儿不要说话,不要大吵大闹,并对出现这种行为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罚;对尿床、尿裤子的学生直接叫家长来学校处理而不自行处理等。对幼儿进行积极地回应是幼儿语言学习重要的动力来源,如果幼儿感知到自己说话是一种错误,那么幼儿说话的自信心会受到极大地打击,并且这种打击会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不利于幼儿语言技能地学习。

1.2情感性词汇认识问题

在幼儿阶段,教给幼儿的语言往往是名词性词汇或者一些可以被表演表现出的动词,对应情感性词汇教师往往很难直接进行教导,很多情况下也不会进行教导。情感性词汇认识问题是对学生社会认知的一种底层塑造问题,学生无法认识情感性词汇,将通过“笑”“哭”“闹”等简单地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這些表达方式很可能引起教师的反感,尤其是幼儿的“哭”“闹”行为。情感性词汇认识问题往往需要幼儿在进一步地语言学习中才能逐渐认知,对应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在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阶段才有可能。情感性词汇认识问题影响了幼儿与教师情感上的共鸣,虽然情感共鸣未必需要语言,但如果能够通过语言沟通情感,那将给幼儿极大地语言学习自信,幼儿也并非完全无法理解教师给与的激励、批评等过程中带有的情况,很多时候仅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而已。

1.3错误纠正问题

幼儿语言教育中有一个关键的难题就是错误纠正,语言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纠正的过程。但幼儿语言学习处于最初步的阶段,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语言学习问题比如见到女士就喊妈妈等。语言教育中有些问题是可以由幼儿自己纠正的,但也有很多是需要由教师第一时间纠正的。比如说话发音等,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幼儿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错误地发音学习语言,不利于学生拼音的学习和使用。

1.4安全问题

一般而言,语言教育是不涉及安全地,但语言会影响情绪也会影响行为,尤其是幼儿阶段大都喜欢模仿,儿童在模仿说话的同时也可能将行为也连带地模仿。比如就有学生在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过程中将同学烧伤。安全问题是任何学习中都需要强调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一些基本事物的危险性进行教育,这无关自信,而是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幼儿必须建立基本的底线认识,比如幼儿认识了“打”这个字,但教师必须严厉禁止幼儿间的打闹,必须强调其中的危害并对主动打人的一方进行处罚。安全问题是教育的底线问题,任何教育执行过程中都不能忽视安全问题,更不能对安全问题进行纵容。

2.幼儿语言教育中自信心培养路径探讨

2.1积极地回应有助于幼儿语言信心地培养

积极地回应有助于幼儿语言信心地培养,具体方法如下:(1)分时段安排教师,一名教师不得连续进行超过两个小时的教学,让教师长期保持教学热情;(2)建立师生语言回应机制,并纳入考核,幼儿园要对监控进行抽查,主要考核教师是否能够正确地及时地对幼儿的语言、行为等进行回应,并对没有这样做的教师给与批评指正;(3)建立师生回应奖励机制,幼儿如果通过师生互动能够获得奖励将极大地提高幼儿说话、活动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4)建立午休免打扰机制,在午休过程中,的确会有部分幼儿不睡觉还爱打闹,对应这些幼儿不宜不予回应,应在午休期间将这样的孩子单独挑选出来,让他们在其他教室内接受指导或者自由活动。

2.2情感性词汇的认识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对幼儿进行正确地情感性词汇教育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具体方法如下:(1)在具体互动中与幼儿一起进行,以幼儿地方式思考事物,尽可能地与幼儿互动,只有感知到幼儿的情绪才能对幼儿进行正确地情感性词汇教育;(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职责某些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委屈”这个词教给学生,认识委屈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时候该哭,可以让学生在做错时正确地进行倾诉。(3)进行友爱教育,幼儿阶段会进行一系列过家家式的游戏,在这些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行为与友爱挂钩,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友爱,虽然可能并不确切,但至少可以让幼儿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友爱,并建立基本的友谊。

2.3错误纠正要讲究方法

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纠正幼儿的错误,具体有以下方法:(1)事先告诉幼儿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并反复强调,当幼儿触犯这些错误时就是让学生很好地建立对应认识的时期;(2)对做错的学生要有批评,对做对的学生要进行奖励,一些零食的奖励很容易激励学生进行正确地语言和行为;(3)对部分错误交由家长进行教育和处罚,教师不具备事实上体罚学生的权利,对于幼儿犯了需要体罚的错误时,需要交由家长进行严厉处罚;(4)语言上的错误需要及时纠正,这种纠正越快越好。

2.4安全问题必须得到保障

在教育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必须面对的,哪怕是语言教育,具体有以下方法:(1)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幼儿的活动必须在教师的视野内,并定时清点幼儿人数;(2)对幼儿在校园内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并且活动范围必须空旷且没有可攀爬的建筑;(3)建立语言行为指导机制,对部分危险行为和语言进行指导教育,并通过严厉地处罚措施让幼儿认识到这样的行为不可以进行;(4)鼓励幼儿以语言进行回应而不是以行为进行回应的反馈行为,让幼儿感到委屈时尽可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委屈而不是通过打闹等行为,并对主动打闹的学生联合家长共同进行批评教育。

3.结束语

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过程中还可能面临其他问题,如幼儿将认识的食物图片误当做食物,将一些石头木棍当做玩具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幼儿的安全,在此时对幼儿的教育应优先考虑安全性而不是幼儿的自信心,即培养自信心应以安全为前提,在涉及安全问题时可以暂时放弃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实践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34-35.

[2]刘娟. PCK视域下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李宇伟.陕北地区方言对农村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及对策[J].传播力研究,2019,3(28):211-212.

作者简介:张海琴(1972.01-),女,汉族,上海人,大专,小教二级,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语言教育自信心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职学前专业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游戏化教学的探索研究
浅谈故事表演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运用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语言教育研究综述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