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风 执中致和
2020-07-26陈雷殷志红
陈雷 殷志红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梦”的根与魂,正以一种润物无声之势,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深沉而持久的力量。巧妙融合,执两用中,“强调全科覆盖,用渗透融合缩短古今距离;注重顶层设计,用现代理念创编经典课程;模糊边界概念,用先进科技赋能传承方式”。打通传承发展的瓶颈,让古典和现代交融,历史和现实对话,传统和时尚碰撞,让师生因国学经典的勃发而浪漫,课堂因传统文化的演绎而精彩,校园因古老文明的延续而呈现出一幅“古韵今风,执中致和”的魅力画卷。
【关键词】古韵 今风 融合 赋能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几位“00后学霸”“圈粉”无数,从第二季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女孩武亦姝夺冠,到第四季13岁女娃邓雅文成为连续四期的擂主,再到百人团18岁以下者过半,年龄最小只有5岁,无一不说明悄然兴起的“国学热”正在引发低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也让更多的教者猛然醒悟,之前不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而是没有在现代校园中找到与传统文化的共鸣点。因此,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显然有利于打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瓶颈,实现古韵与今风齐飞,古典与现代共融的美好愿景。
一、强调全科覆盖,用渗透、融合缩短古今距离
我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曲艺、建筑、诗词、绘画、武术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因此传统文化与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绝不能局限在文学类学科,它必须是所有学科教学的融入与渗透。融合课程是当今和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需要从学校文化体系的建构、完整课程体系的设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等多个方面来达成。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有机渗透,可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必须充分发掘各门学科课程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如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地方民俗文化、古桥建筑知识的介绍;地方课程中关于地方名人、历史事件的内容;音乐课程中涉及的戏曲、民乐,美术课程中关于国画、陶艺、剪纸等传统艺术;体育课程中的武术、棋艺;数学课程中“通过窗花认识几何图形特征”“通过太极八卦图描述对圆的认识”,等等。这些教育资源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是潜在的、隐性的,需要课程开发者有意识地去发掘、统整,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较为常见的做法就是将经典诵读整合到语文课堂中,将传统的赛龙舟、舞狮子、八段锦等传统民俗活动融入体育课堂,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编成儿歌童谣、小品短剧整合到音乐课堂中,将古老的面具、脸谱与现代化装舞会结合融入美术课堂,等等。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涉及建筑学、剪纸艺术,教师可以讲一讲建筑美学的历史,了解剪纸的起源,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民族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志向……只要我们有自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就能有效缩短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教学的距离。
很多时候,学生会对传统文化会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主要是因为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贴近,以至于产生了心理隔阂。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充分利用文化传播的优势,是有效缩短古今距离的重要方式。如举办“传统民俗”“诗词英雄”“古诗新唱”等系列活动;在欢庆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时,巧妙地融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包粽子、展演非遗项目等元素,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鲜活起来;在少先队集体活动日开展“你说我猜”“飞花令”等竞赛,等等。这些可以有效缩短古今距离,让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二、注重顶层设计,用现代理念创编经典课程
记得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说过:“对现代性的追寻让我们回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保留,更重要的是辉映当下,指向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需要顶层设计,其中首要的是理念的革新,包括價值观、教育观、资源观等。这些变革不仅会推动渠道、内容的变革,还会迎来教育教学的创新。
如征集班徽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用古典的字形和色泽,显示古朴美的同时,再用灵动的笔画、新颖的创意来体现时尚美,从而让古朴与时尚有一个完美的契合,别出心裁,返璞归真,实现古朴与时尚的和谐。又如征集班级文化建设标语,可引导学生深层发掘富有内涵的经典语录,与班级文化相融,在此基础上创新展现形式,将班级核心理念嵌入经典名句中,在“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游于六艺,博采众长”等传统教育箴言中发掘智慧,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全新的内涵,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协和。
我们要勇于尝试,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如戏曲、剪纸、武术等传统项目已经在多地校园推行,成为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这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一味地效仿并非是有效地传承,我们还需要勇于尝试“穿古越今”的有效融合,开设晨会国学微课程、现代美学课程,让课本与小古文、流行歌曲与民乐、体操与八段锦发生激烈的碰撞和交融,另辟蹊径,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创新特色的最佳路径。
精心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标识,充分发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渊源,一门门独树一帜的课程便随之呼之欲出,一场场穿越古今的活动为校园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正在实施的七色花课程和即将开展的嘉年华活动,能较好地传承绵绵不绝的人文流韵,穿越历史风月的风雅辉煌,让学生感受书香墨韵的流淌致远。
三、模糊边界概念,用先进科技赋能传承方式
传统文化要在现代教育教学中顺畅“呼吸”,绝不是简单的复古和盲目的继承,而应是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实现“以古人之规矩,开当今之生面”的创造性赋能。眼下,在数字赋能时代以“互联网+”为切入口,拥抱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学校特色APP,更能彰显现代学校的未来潜力。
由于互联网时代创造了更多的信息链接,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的“跨界”,被视作我校“赋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的绝佳方式。跨界的本质就是融合。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他资源进行有意识的搭配应用,不但可以放大双方资源的价值,甚至可以融合出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独立个体。从跨界到无界,大到教育的每个领域,小到从事教育的每一个人,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演绎不同的精彩。
从依据教师技能特长为设计元素,尝试跨界课程的开发,如制作手绘丝绸团扇、手绘花盆、多肉植物种植、古诗操、智慧书法等,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在思考如何让附着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时,顶层设计者们清晰地意识到,只有将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流行的休闲时尚“合体”,将封存于人们心中的民俗记忆重新进行有创意的“活化”,才能紧扣当代教育教学的时代脉搏。
跨界传承就是将教师、教材、课堂、活动、校园等“共同体”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转变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真正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再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来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
以书法和多媒体的跨界组合“智慧书法”为例,学生们可以在电子书法教室,通过网络书法系统里的海量信息,现场临摹名家的书法。厚厚的书本转换成一个个多媒体屏幕,一定能让书法学习“嗨”起来。
跨界传承在外部打破时空的限制和人际的边界,在内部突破习惯思维和方式的边界,从而拓展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扎扎实实地夯实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根基。可以积极拓展课程疆域,探索无边界课程实践。比如,酝酿“博物馆课程”,博物馆是我国最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习俗,民族精神,古代科技、艺术、礼仪典范等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可以组建由文物专家、国博讲解员、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带领小记者走进博物馆开展观摩研究,在感悟、体悟和领悟中进行无边界学习,从而真正获得传统文化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虽然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无边界课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但只有漫天飞舞的传统文化碎片,肯定建不起一座雄伟的当代教育教学文化大厦。现代科技赋能之后的传承方式,必须把握住传统文化深层的价值核心与精神特质,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发掘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开发出来。可以用好传统节日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讲好新时代故事,涵养学校精神,及时发现校园里能感动人的故事,用手机捕捉精彩瞬间,制成美文在公众号、微信群或校园APP里分享、传播,力争让故事中的每个主角都成为学校文化的代言人,成为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文化传承人。
古韵今风,执中致和。传统文化基因作为“中国梦”的根与魂,正以一种润物无声之势,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认真做好融合,才是为现代教育教学增添一份智慧、一份气度、一份神韵的必由之路。相信今后的校园,有古典和现代的交融,有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有传统和时尚的碰撞,口诵心惟、兼容并蓄、刚柔相济、崇文重教……我们的师生,会因国学经典的勃发而浪漫;我们的课堂,会因传统文化的演绎而精彩;我们的校园,也会因古老文明的延续而呈现出一幅经典与时尚、精彩与创新的美麗画卷,谱写着一曲“古韵今风起、执两用中和”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