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素养导向下劳技课程内容的选择
2020-07-26胡雅瑾
胡雅瑾
【摘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是劳技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之一。在劳技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有选择地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拓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技术素养 小学劳技 项目式课程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在这门中小学必修课中,学生获得的不只是劳动的训练,技术素养的培养也是重点之一。什么是技术素养?技术素养指个体在技术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没有技术素养的人被喻为新时代的‘功能性文盲”。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技术人才的储备,通过培养后备人才来强化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技术素养绝不等同于动手能力,不是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某种技术,而是通过对技术活动过程的了解,能够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有一定的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很容易发现,技术能力是学生的短板。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倍受宠爱的,家务事做得少,生活经验严重不足;文化课压力大,大部分孩子在课外很少会接触一些技术类的训练,某些技术完全是零基础。另外,目前的教材中涉及的技术训练种类很多,但是内容安排比较零散,有的只是浅尝辄止,有的跨度比较大,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方面并不是很有利。当然,教材这样设计也是有其原因的,其实这是给教师的教学拓展空间,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自行调整和补充,设计一些个性化的项目式学习,使教学更灵活。下面就来谈谈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是如何进行劳技课程内容的拓展,开展项目式学习以及这些项目式学习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注重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技术自信心
以“小金工”单元为例,教材在安排了挂钩制作后就连着进行心锁环的制作。对于之前什么是尖嘴钳都不知道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跨度很大。如果基础技术没有掌握好,直接就接触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很多学生就不一定能按要求完成,很容易失败,这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技术的自信心。所以,笔者设计了制作手机架、趣味回形针两个内容穿插其中。手机架的制作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徒手弯铁丝的技巧,趣味回形针则帮助学生练习用尖嘴钳进行精细弯曲。在对小金工的几个基本技巧难点有了比较充分的练习之后,再进行之后的整体创作,如心锁环、折叠衣架、抽拉式衣架,学生制作起来就容易了许多。基础技能扎实了,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就可以少花时间在如何制作上,而是进行更多的创新。
四年级的“手缝”单元也是如此,先设计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来强化基础技能的练习。如钉纽扣之前先学习起针结、止针结;再用学会的止针结、起针结来制作牵线木偶。在制作沙包之后,加入小挂件、卡包的练习,给后面鞋套和笔袋的制作增加提前练习的机会。技术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放慢脚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内容帮助学生加强基础技能的掌握,扎实的技术基础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技能的迁移,从而提高技术素养。
二、抓住与各学科的契合点,丰富学生对技术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的劳技课中有鞋盒变收纳盒一课,这与四年级综合实践课中的废物利用主题相契合。于是笔者和学校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一起合作,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内容。如:牛奶盒变笔筒、纸杯的大作用、巧变纸筒芯等。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先进行设想、构思、制作设计图,然后在劳技课上实现这些设想,体验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实现的完整创作过程。另外,这些课不同于一些基础技巧方面的课程,在技术指导上从扶到放。如果每次都是出示导学单,每一步骤都精确到位,得到的作品必然千篇一律。这一类课程,比较适合先让学生讨论:大致要使用哪些技术?准备哪些材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让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之前所掌握的技术,这是一种技术思维,是技术素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这样的项目式学习还有很多。如同样是变废为宝内容,劳技课还可以与科学课合作。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中有“声音的产生”这一内容,科学教师要求大家制作发出声音的小乐器。抓住这个契合点,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讨论了乐器的种类,制作的方法、材料,设计了草图;在劳技课上,学生根据之前的设计进行了创作;科学课上学生又演奏了做好的乐器。当学生拿着这些用吸管制作的排箫、易拉罐做的架子鼓、塑料球做的响锤、酒瓶盖做的响板到讲台上来表演的时候,他们得到的不只是对科学课“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要点的掌握,更是一种技术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收获了技术上的自信。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道:“为什么学劳技?劳技有什么好处?”另一个学生回答:“当某样东西我不喜欢,或者外面买不到我喜欢的东西时,我可以自己做一个。”这就是一种技术自信。
三、创设情境式主题,提升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和能力。如解决学校卫生间缺少洗手液这一实际问题,笔者在五年级劳技课中增加了制作环保酵素这一主题。课堂上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果皮制作酵素,再用发酵成功的酵素来制作环保无污染的洗手液、洗涤剂等物品。学生制作的这些洗手液都用瓶子灌装好放在学校的各个卫生间供大家使用。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让他们深刻体悟到劳动的价值和技术的实用性。另外,利用节日的一些契机,笔者还创设了有趣的主题,以提升学生的创作激情。如学校在元宵节开展的灯笼制作比赛,正好可以将这一内容迁移到劳技课堂。围绕这一主题,笔者在不同的学段开展了不同難度的课程拓展。三、四年级的学生从比较熟练的纸工入手,制作纸球灯笼、纸杯灯笼等;五、六年级的学生则从丝网花技艺上去拓展,制作有骨架的灯笼。这样的课程内容既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又将所学技艺进行了迁移延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技术思维的养成。
技术素养是劳技课程的核心素养。在进行劳技内容拓展时,教师要从学校背景、课程情况、纲要要求、学生情况、社会情况、学校课程资源等方面多维度考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建构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技术素养提升有良好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董玉红.回归融合:劳技教学与技术素养[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Z1).
[2]李政.技术素养的内涵与结构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