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让数学课堂“接地气”
2020-07-26徐燕
徐燕
摘 要: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被广大教师提上日程,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有效延伸,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亲自体验,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数学课堂更“接地气”。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增效;接地气
对教师而言,“减负”不是让教师对学生不管不问,而是要求教师优化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接地气”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計教学方案时运用和学生相关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减负增效”让学生逐渐爱上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现象又应用于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和实际相联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让知识更“接地气”,教师只有选择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生活常识,才能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中,学生对于百分数的认识还很浅显,但对于商场的各类打折活动却了解甚深,因此教师提出问题:今天商场的学习用品打折销售,你心仪已久钢笔打七折销售,原价10元,现价应该是多少?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经过谈论后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一种说是7元,给出的理由是七折就是10元的7/10,也就是7元,一种说是3元,给出的理由是7折就是10元的基础上减去7/10,这两种方法哪个正确呢?这时教师从百分数角度给出了说明:打几折就是商品原价基础上乘以百分之多少,学生通过打折认识了百分数。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谈论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二、变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中,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多采用黑板,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洋洋洒洒的写上很多内容,但随着板擦的轻轻挥动,所有内容都会烟消云散,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太多的印象。随着多媒体软件在教学课堂的应用,将课本中静态、无声的内容通过动画、音质的形式展现出来,经过多媒体和教学策略的融合,将数学知识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调动学生眼、手、口等各种器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软件给学生演示了“相对而行”“相遇”“相背而行”等情况,首先教师通过两辆摩托车给学生演示了“相对而行”,两辆摩托车分别从A和B两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朝同一方向前进,这个过程叫作“相向而行”,等两辆摩托车都走到中点的时候“相遇”了,然后摩托车继续前行,这时候摩托车行驶属于“相背而行”,接着教师又给学生演示了摩托车以不同的速度前行,相遇地点并不是中点,学生都被这些动画深深地吸引,这时教师引入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通过动画展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了这些知识。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更加形象具体、更加有趣,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在这种教学氛围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三、精简作业,避免无效重复
对于布置作业,很长时间教师都认为作业量越大,学生知识越巩固,越能取得好成绩,但这很容易造成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之中,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作业选择方面要注重精而不是多,避免重复和毫无意义的作业,教师要找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布置有代表性的作业,并且尽量保证内容新颖有趣,形式多样,在内容设计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后,教师给学生仅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春季运动会有5名学生参加跳远比赛,8名学生参加跳绳比赛,12名学生参加100米接力跑,请你至少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这道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入手,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1)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2)参加跳远的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参加跳绳的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4)参加跳远比参加跳高的人数少百分之几?学生一口气从不同思维方式提出了若干问题。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形式多样的作业,避免了学生陷入重复无效的作业模式,让学生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林小丽.创设课堂情境,激活数学思维[J].当代家庭教育,2020(03):73.
[2]贾亚健.对提高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才智,2020(03):154.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龚家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