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讨

2020-07-26梁万春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梁万春

【摘  要】学科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当中,学生的学习几乎都是在学校当中进行,而学习资源同样是以各种书籍资料为主,这种学习状态可以保证学生掌握更多学科知识,却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将其应用于生活,针对这一教学目的,我们可以尝试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学科知识表达,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借此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基于学科学习的能力。本文对生活化思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引言

化学科目是初中阶段唯一一科设置在九年级的学科教学内容,该学科主要探究事物的内在发展与变化,教学内容既有各种抽象的分子式计算,也包括各种形象的实验演示。初中阶段,学生虽然是初次接触化学知识,但其学习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由于该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平时所接触的教学内容差异较大,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各种难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从学科教学的性质出发,围绕初中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设计更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这其中,引导学生将化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活化思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当化学学科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学习难度会随之减弱,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因此更加高涨,对教学内容的探究方向也会更加明确。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探究了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1.利用生活化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化学学科的神奇之处在于,该学科是研究物质的分子变化原理,这种变化不同于物理变化,它是物质通过化学作用演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变化发生时物质的表面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能发现。初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对新生事物的关注程度很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将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思索这些问题的同时,关注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借此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探究热情。

在化学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两个小实验,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一个,教师将两个苹果分别去皮,将其中一个放在水中,使水没过苹果,另外一个使其暴露在空气中,请学生观察两个苹果的变化。第二个实验,将老师平时坐水使用的热水壶当中倒入一定量的白醋,要求学生观察热水壶内的变化。第一个实验当中,暴露于空气中的苹果表面很快就成了褐色,而泡在水中的苹果颜色并没有发生变化;第二个实验等中,白醋浸泡过的水壶当中,水垢有脱落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明显的看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了:大家觉得苹果之所以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水壶里为什么会有水垢,你觉得水垢和哪一种物质非常相似,水垢似乎非常害怕白醋,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在学生讨论之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网络当中寻找答案,这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势必会被激发出来,当学生获得问题的答案之后,一定会产生各种新的问题,例如苹果上产生的新物质是什么?水壶当中的碳酸钙等物质是怎么形成的等等。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我们会轻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借此唤起学生对该学科的探究欲望。

2.结合生活化实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另一个神奇之处,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完成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这其中,很多化学实验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素材来完成,因此,在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探究课本当中的化学实验步骤及现象,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当中的物质,为学生呈现神奇的实验效果,一方面吸引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化学实验阐述事物变化的根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物质的酸碱性质时,教师可以将我们生活当中经常食用的自热小火锅搬上讲台,与学生一同利用自热火锅设备完成冷水煮火锅的实验。自热火锅之所以能够通过加入冷水煮熟食材,一个关键在于火锅底部加热包当中的物质,这种物质一旦接触到水,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自热火锅学生即使没有吃过,也都看到过,了解过,这一生活当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对自热火锅的发热包配料进行了解,从中发现生石灰的存在,然后要求学生列出生石灰的分子式,再尝试列出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式,最终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生石灰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反应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如此一来,生活当中的化学现象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化学问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加高涨,学科素养的发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3.结合各种生活现象,拓展化学课外活动

生活当中的化学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化学现象,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发现化学在生活当中的身影,这种化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化学在生活当中应用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关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品尝带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笔者曾经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请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平时喜欢喝的饮料名称,并对这种饮料的配料表进行观察,从中发现饮料对人体有害的例证。对这一问题,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他们也想知道,平时家长总说饮料有害,到底是为什么。结果,通过学生的调查,发现各种他们平时喜欢的喝的饮料当中,糖的含量都是很高的,一瓶500毫升的饮料中,糖的含量甚至多达几十克,学生将几十克白糖装在纸杯当中,发现白糖可以占据一个小型纸杯的大半空间,这一发现令他们非常震惊,纷纷表示以后尽量少喝饮料,最起碼保证自己不在小小年纪就患上糖尿病。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了一直以来令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其学习积极性也越发高涨。

总之,基于生活思维的初中化学教学,可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发发展。因此,这种教学策略,值得我们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琴.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路径[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8:53.

[2]张亚男.基于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78-79.

[3]赖微娟.让化学走进生活――试析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8(18):141-142.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