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策略

2020-07-26陈荣

关键词:德育策略小学教学语文

陈荣

摘 要: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首”,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小学语文更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如下四点入手进行德育渗透,以增强德育效果。一是加强朗读,读中激情;二是创设情境,境中生情;三是组织讨论,辩中明情;四是开展活动,行中体情。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9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語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促进学生行为的定向和良好品德的内化,关键在于情感的培养。鉴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那么,究竟如何做到这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朗读,读中激情

课文中思想感情,学生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体会的。朱熹在《养心类编》中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受到教育和熏陶。

如教《黄继光》最后一段的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提问:指导员为什么望着他?“祖国人民望着他”的含义是什么?四个“望着他”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黄继光站起来和四个“望着他”有什么关系?……这样一问一答,支离破碎,既不利于语感的训练,更不利于思想品德的教育。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这个句子,初步体会深层次的意义,接着采用小组滚动的形式(即:第一小组读第一小句,第一、二小组合起来读第二小句,以次类推,组织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随着排比的推进,声音由小到大,感情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时,孩子们已情不自禁,什么也不用问,什么也不用说了,教室里一片沉寂,这短暂的默白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啊!一位具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在朗读声中深深地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语感,又激起了他们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并逐步升华。

二、创设情境,境中生情

“情境”包括“情”和“境”。“情”指人由客观事物引发出的“主观情感”,“境”指客观事物或虚拟的事物。这种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的“融合”,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主观情感反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去逐步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的和谐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迅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同喜同悲,同爱同憎。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把学生带入如仙境般的“皇家园林”,让他们感受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后再向他们展现英、法联军大肆抢劫、火烧圆明园的罪恶场面,极大在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深刻体验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了他们树立起从小发愤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

三、组织讨论,辩中明情

灯越拨越亮,理越辩越明。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段或篇章,组织讨论,会使学生对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更加明白。

如在《麻雀》一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老麻雀面对庞大的猎狗害怕吗?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老麻雀害怕,理由是:课文中写道“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有的同学则认为老麻雀不害怕,理由是:课文中写道“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同一个讨论题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并且都从课文中找到了依据。怎么办?此时,我又提出两个话题:①老麻雀不害怕,它为什么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②老麻雀很害怕,它为什么还要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学生们围绕话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弱小的老麻雀面对庞大的猎狗本来是害怕的,但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也就不怕了。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四、开展活动,行中体情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接受的德育往往是理性的认识,要想把它转化成一种能力,一种情感,一种态度,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因为行为才是一个人意识的真正反映。

《掌声》这篇课文讲的是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一位残疾同学上讲台演讲的事。课文学完后,作业本上的“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关心残疾人这一道理”的判断题全班都对,可班级里的那位跛脚同学依然有人欺负,不是喊他“铁拐李”,就是有意无意地将他碰倒在地。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了这样一次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聋哑人,一组扮演盲人,并用事先准备好的布带把扮演盲人的眼睛蒙上,由“聋哑”同学分别掺扶着走出教室,走下楼,再互换角色,按原路返回教室。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残疾人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痛苦,对残疾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怜悯和关爱。这次活动过后,班上再也没有人欺负那位同学了,相反,总是有很多同学和他一起学习游戏。至此,《掌声》一文的思想内涵学生们才真正领会了,并在行动中得到了落实。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策略很多,但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江苏 淮安223001)

猜你喜欢

德育策略小学教学语文
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德育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