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为不教”的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策略探究

2020-07-26陆琳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已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教为不教”理念的要求,小学语文写作课堂应该要做出更大的革新。“教为不教”的理论旨在通过教实现不教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写作兴趣、学习成绩都能够得到进步。文章以“教为不教”的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踐与创新为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为不教;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与创新

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仍采用比较老旧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样的小学写作教学就变成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同时学生在这种课堂上容易出现一头雾水,不知教师所云的状况。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教为不教理念,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当中不断地渗透这种教学理念,让学生愿意写出有情感、有灵魂的作文,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

一、 当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作文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些许困境,阻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开展。由此,文章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分析小学作文教学出现的困境。首先,教师教学方法未得到革新。作文课看似简单,学生根据题目写出一篇语句通顺、语言优美的文章即可,但它需要学生在写作之前先了解写作的规则和写作技巧,不然学生根本写不出成文的文章。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影响了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了学生写作技巧的学习;如大部分新入门的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开展一知半解,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面对原本枯燥的写作规则,教师根本不知道如何将它传递给学生,如何教会学生吸收这些知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家长以及学校对学生的期望越来越高,导致小学生活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最后小学生只能选择一部分内容重点学习,对其他内容敷衍对之,学生面对升学压力以及他人的期望,会放弃那些成效较慢的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作文。作文的提高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很多学生在对待语文写作时态度有些消极。其次,语文写作耗时间和花精力,许多小学生觉得写一篇文章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因此,通常会选择用抄袭或者胡乱填写的方式来完成写作内容。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模式可能也会影响小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任务繁重,外加老师枯燥的教学模式,就会消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由此,会对写作产生消极的态度。

二、 “教为不教”“自悟自构式”概念界定

教是为了不教的概念,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10个字是叶圣陶先生对自己70多年教育思想的概括,它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会学习,就是通过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会学习。教育教学的原则是“认定目标,致力于激发动力,发展主体,教材为例,举一反三,相机诱导,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实践历练,养成习惯,因材施教,灵活创造,正确评价,促进自学。”这几条规定明文说明教育要基于引发学生自学,质疑讨论练习应用,考查违纪来推进教育教学模式。自悟自构式是一种关注学生主体的,关注习作前、中、后全程三段式的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作文为初心,基于教材构建双线习作教学结构模式,核心让学生自我领会写作要点,构建自己的写作体系。基于教为不教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学生的习作核心素养发展为关键,凭借互联网和学校特色课程、学生生活实践为依托,形成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此种教学模式达到“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的效果。

三、 教为不教的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一)构建“教为不教”教育思想下小学“自悟自构式”习作教学目标

基于教与不教教育理念下的写作教学目标,应该本着学生的发展为基准,从多个角度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设置习作教学目标。首先需要教师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以往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当中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性,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及激发学生习作潜能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多个维度去考察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以及教为不教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种因素才能够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最后,教师在构建教学目标之前,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接受知识的程度,这样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能力的学生已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实现教学的革新,来体现教学目标的价值。

(二)开发“教为不教”教育思想下小学“自悟自构式”习作教学的内容

在写作教学当中,教学内容既是教与学的载体,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学会运用信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是语文教学两种重要的内容,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在语文写作教学当中,首先,应要引领学生学习一些文字,只有学生正确地理解了祖国的文字,才能够在写作当中应用这些文字。其次,语文表达是学生作文逻辑性的基础。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在课堂上通过不同语文活动的学习,训练语文表达,让学生积极发言,从而积累学生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做到游刃有余。另外,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应该基于学生的学情,教什么的真谛不能够是凭空得到的,必须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写作现状而得;最后,还要依赖于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和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地有机统一性。

(三)形成“教为不教”教育思想上小学“自悟自构式”习作教学新模式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教学前要进行备课,教师在教学时不要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应在小学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就培养学生自由写作的习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自悟自构式”教育,这样不仅能逐渐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还能尊重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文字爱好。比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时,教师引领学生自悟“垃圾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在不限制学生谈论范围的同时,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构“如果以这样的主题写作你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在让学生展示自己写作思路过程中,让不同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碰撞,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天地广袤无垠,或欢喜或忧伤,或抒情或记事,进而让学生爱上这充满韧性的文字。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地采用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将原本无趣的写作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并且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写作的魅力,进而积极参与写作课堂。再则,教师还可革新自己的教學用具,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写作教学,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比如,在教学“放假第一天”,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娱乐等多方面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能够写出千奇百怪的文章,这种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在联想之中爱上写作。

(四)探索“教为不教”教育思想下小学“自悟自构式”习作教学评价体系

其一,评价内容革新化,小学写作教师要将“学生主体性”融入小学习作教学评价之中。倡导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过程为基准进行的小学写作教学评价,在评价活动当中提升学生的写作体验,强调学生参与的情感体验。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表扬和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与创新,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书写中,从而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而不是一味打击学生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生在讲解了《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编故事,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故事进行想象和创新,写出具有新意及特色的故事。其二,评价方式多元化,将学生的自悟与自构融入其中。在传统的小学写作评价环节,教师通常会以最直接的语言来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评价语言成为了课堂评价形式的唯一途径,进而使得评价非常的单一。教师应该从注重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采用多种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例如,当学生写完一篇关于自己最喜爱的人的文章时,教师在评价时不要只会采用语言评价学生,可以在“自构”中引领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同学互评的方式,来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表扬与批评之中成长。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还让学生学会自查自己的写作内容。

(五)构建“教为不教”教育思想下小学“自悟自构式”习作教学资源库

基于教与不教教育理念下的习作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首先,学生在领悟课本上的一些例子时,可以为写作找寻资源,课本上的一些小说片段以及事例都能够被学生应用于写作当中。其次,教师“自悟自构式”引领下创设活动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探讨当中理解写作的内容,同样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情境当中挖掘写作的资源。另外,基于教为不教的教育理念下开展的习作教学模式,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生活性,所以会将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美融入写作教学当中,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优的资源。最后,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的思想碰撞当中产生了各种各样可利用的资源。简而言之,基于“教为不教,自悟”理念的自构模式下的习作教学,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

四、 结语

“教为不教”教育思想下所隐含的教育智慧是我国教育学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理念,它对我国教育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一定要围绕“教为不教”教育思想展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新的环境下促进“教为不教”教育思想的发展,实现“教为不教”思想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当中的运用;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变,习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石静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5):133-134.

[2]郭莹琳.小学语文写作课堂的有效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188.

[3]刁秀兰.小学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20(10):33-34.

作者简介:陆琳,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