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改版与党报品质的形成
2020-07-26张君尧刘驰
张君尧 刘驰
【摘要】延安时期是党报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机关报,通过改版等具体的新闻实践,逐渐形成了党报党性、组织性、斗争性、群众性的鲜明品质。不仅充分发挥了党报引领导向、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为其后党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解放日报》;党报;品质
由于长期受共产国际领导,加之,早期党的高级领导人大都有留苏经历,因此,党的报刊长期受苏联的办报风格影响,具体到《解放日报》,报刊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国际工运关注较多,对国内革命活动相对关注度不足。在排版上突出国际新闻,内容上也与群众脱离,对根据地革命斗争活动反映不多。被毛泽东批评为“为别人当宣传员”。同时,抗战时期,在外有日本侵略,内有国内反动派破坏统一战线的形势下,党也需要在新闻宣传领域进行突破,全方位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凝聚民族抗战共识。《解放日报》结合需要及时进行了改版等新闻创新实践,实现了更好为党服务,为抗战大局服务的目的。
一、《解放日报》改版的新闻具体实践
作为机关报纸的《解放日报》,通过改版开展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党报实践,开创了一条党刊的中国化之路。
(一)突出报道党的中心工作
在《解放日报》改版之前,报纸的报道重心集中在国际新闻方面,这种看似“高大上”的报道方向却严重脱离了根据地的实际,也不能为党的工作服务,甚至出现了毛泽东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两篇文章仅以300字的短消息进行报道的情况。1941年4月1日改版当日,中宣部在报纸上发文鲜明地指出党报与党的工作任务关系问题。[1]1942年9月9日,《解放日报》再次刊登文章《党与党报》又一次说明了:“在党报工作的同志……一切要按党的意志办事……密切地注意领导和培养党的机关报。”此后《解放日报》开始转变方向,加强了对党的政策主张宣传,真正充当了党的“宣传员”。据统计,仅1942年10月,《解放日报》有关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思想的报道有37篇,主要体现为三种形式:第一是通过社论的方式进行“讲话式”宣传,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式结合当时的热点事件,宣传党的观点,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时效性很强:第二是通过专栏《党的生活》进行理论解读,通过专栏写作的方式对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理论性很强;第三是通过来信解答等其他方式进行宣传,这种方式在当时占据比例较少,但相对于前两种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营造出一种“讨论室”的氛围,拉近了受众与报纸的距离,实现了群众的共鸣。
(二)明确党报与人民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党报应该发布人民意见和观点,要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解放日报》作为机关报纸,是党与人民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必须要坚持为人民发声。但在《解放日报》改版之前,多数采编人员不愿意去深入群众,对报道群众新闻采取“独立”甚至“对立”的情绪,使得《解放日报》与群众脱离,报道内容也不能反映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在《解放日报》的改版准备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党报要有鲜明的立场,要反映群众。此后,《解放日报》派出了大量的记者深入一线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中报道新闻。同时设置大量的通讯员,充分利用通讯员的地方优势,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参与办报活动的机会。借助这些方式《解放日报》得以深深地扎根于根据地。在1942年10月,《解放日报》以《为反映秋收运动给各地通讯员的指示信》[2]为开始,开展的秋季农业生产运动报道和“各区政府参议员”的报道就是对群众进行新闻报道的实践之一,在短短一个月期间,《解放日报》报道秋季农业生产运动内容36篇,参议员23篇。
总体上看,《解放日报》对于人民群众的报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普通边区劳动人民的报道,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也是《解放日报》的主要读者群体之一,《解放日报》通过多次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进行报道,描绘了一幅劳动人民不畏日寇侵略,坚持生产、坚持抗战的图景,这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批劳动模范典型报道。[3]此外,《解放日报》还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映人民的呼声,如《团结歌》《保卫边区》都是通过歌曲的形式来反映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呼声。另一类是以各区政府参议员、地主、开明乡绅为主的党外人士,他们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员,是党争取的对象,《解放日报》多次通过报道“区政府参议员”活动、事迹,各根据地党外人士座谈会情况进行宣传,同时让党外人士可以在报纸上自由发声,贯彻了“党外监督”的原则,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三)改变写作文风
马克思认为,新闻报道的内容来源自客观事实而不是想象。《解放日报》在改版之前存在一种“客里空”模式的错误风气,许多记者没有前往一线进行采访,而是在编辑部中凭借自己的想象或者是捕风捉影来进行创作,出现了《鄜县城内家家户户纺织声》和《延安鸟阳区首先完成入仓任务》这两篇典型的假新闻。面对此问题,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4]他认为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作品,更需要客观真实,《解放日报》的记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绝对保证新闻作品的真实性。此外《解放日报》还存在着新闻写作“党八股”问题严重,行文空洞乏味,严重脱离群众和事实的问题。在1942年初《解放日报》就开始对新闻内容的写作进行整改,[5]到1942年10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不要丢掉一粒谷子》标志着《解放日报》的行文基本摆脱了“党八股”的模式,更加樸实的文风不仅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理解,也能更好的让人民群众团结在《解放日报》的周围。
二、《解放日报》改版对党报品质形成影响
《解放日报》的改版是延安时期党报改造的重要成果,通过一次次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党报的品质,并深刻影响了其后党报的发展。
(一)党性品质的形成
党报应该是党的“传声筒”,是党与人民进行沟通的“桥梁”。
从《解放日报》版面的重新设置就可以明确反映这一点。改版之后.头版主要刊登解放区相关消息的要闻,将国际消息放置在第四版,真正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办报理念。此后,大量党内理论政策文章和介绍党领导抗日斗争经验的文章发表在第一版。同时,专门设置了《党的生活》《学习》等小栏目,对党的有关政策问题进行探讨,形式多样,文风灵活,真正体现了党报的党性品质。
(二)组织性品质的形成
首先是动员全部党员都参与到报纸的工作中来,全体党员都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的重要性,自觉地学习党的新闻理论,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是党的各个组织,也要建立自己的“窗口”,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工作。最后是全体共产党员都要行动起来,向周围的人士进行党的新闻宣传,推荐党的刊物,让党外人士能够通过党的刊物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群众性品质的形成
《解放日报》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党报的主要受众,一方面为群众发声,成为群眾呼声的发出平台。积极创作人民群众关心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让人民群众的疑问可以在党报上得到解答,另一方面在各地成立“读报组”让人民群众可以对报刊内容进行讨论。同时,通过典型报道、培养通讯员等方式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积极地把人民群众纳入到党报的日常工作中来,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党报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发出群众的声音。
(四)战斗性品质的形成
延安时期,共产党一直重视党报在舆论斗争中的重要性。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发表了大量瓦解敌军和声讨日冠侵华行为的文章,同时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行为进行了直观呈现,对国内和党内错误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如《解放日报》多次发表了“日人反战同盟”野坂撰写的社论,在社会中引起了大的轰动,对瓦解侵华日军的意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改版是中共党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党报品质的进一步形成,使党报的作用得以凸显,也奠定了党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意蕴,为党报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和党报的改革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N].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第1版.
[2]为反映秋收运动给各地通讯员的指示信[N].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日第2版.
[3]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影响群众春耕积极[N].解放日报,1942年4月30日第2版.
[4]我们对新闻学的观点[N].解放日报,1943年4月1日第1版.
[5]宣布党八股的死刑[N].解放日报,1942年2月11日第1版.
【作者简介】张君尧,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刘驰,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该文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报刊对党外人士宣传动员话语体系研究》阶段成果;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金课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二性一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