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2014-09-01张苗园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博古

张苗园

[摘要]延安时期,博古担任《解放日报》的社长。从《解放日报》创办到改版再到进一步发展,博古的党报思想在办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最终使《解放日报》成为一份大型中共中央机关报。博古在延安时期主办《解放日报》的党报思想主要有党报应贯彻党的精神,宣传党的活动,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办报”的路线;党报领导者应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枷锁,锐利改革,与时俱进。

[关键词]延安时期;博古;《解放日报》;党报思想

在中共党史上,博古因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忠实执行者,给党和军队造成重大损失而成为人所熟知的人物。但是他对党的新闻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却鲜为人知。博古的新闻生涯在其整个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1941年以后,博古在延安主办《解放日报》既充分展现了他的新闻才华,使他的新闻生涯达到了顶峰,也对党报事业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博古党报思想的逐步形成体现在《解放日报》的创立、改版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他在重庆时亲眼看到了《新华日报》被国民党百般刁难的情况,萌发了想在延安创办一份大型日报的设想,希望“以便毫无保留地将我党的主张传播到全国全世界去”。1941年1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出版一份大型党中央机关的日报——《解放日报》,并任命博古为社长。1941年5月16日,第一份《解放日报》在延安诞生。博古铭记着毛泽东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提出的宣传党的总路线的使命和根本任务,呕心沥血主办《解放日报》。作为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份大型报纸,《解放日报》要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以及团结群众、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是没有经验可借鉴的。作为王明路线曾经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博古虽然在遵义会议后知过能改,接受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路线,但是他思想上的教条残余还没有彻底清除。尤其是在如何办好党报方面,博古还缺乏理论上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博古有留苏的经历,见到过苏联的报刊和报纸,认为《解放日报》作为一份大型中央机关报,就应有大报的气派。所以他的办报方针基本照搬苏联《真理报》、国内《大公报》的一些做法,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和“正规化”,这样就使《解放日报》在办报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创办《解放日报》的过程中,他把大量篇幅集中在报道国际新闻上,还发表了不少相关的社论。1942年初,一些对报纸的不同看法和批评意见从各种渠道汇集到博古这里。报纸的不足主要是版面安排不当,对党的方针政策没有及时宣传和凸显其重要地位,并对国内新闻关注不够,尤其是对陕甘宁边区情况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报纸内容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不紧密;新闻稿的写作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等文风问题。

针对《解放日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对《解放日报》进行改版。博古多次诚恳检讨,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建议,全力配合党中央的改版工作。通过整风运动,博古发现自己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观点,清理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认识到《解放日报》之所以存在这些缺点和不足,与自己当初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1942年4月1日,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发行并发表社论《致读者》。改版后的版面重新做了安排,布局合理,内容丰富,文风大有改观,得到了党中央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博古深切体会到解决了办报人的指导思想,使报纸符合党宣传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报纸才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所以博古在改版后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如《把我们的报纸办的更好些》、《党与党报》、《提高一步》、《给党报的记者和通讯员》、《党报的记者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这些重要文章都闪烁着博古党报思想的熠熠光辉,对推动《解放日报》成为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党报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1944年的2月6日,《解放日报》发表了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标志着创办一张完全的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至此完成。从《解放日报》决定开始改版到发表《本报创办一千期》,博古的党报思想在他发表的大量有关党报思想的文章中和办报的实践中逐渐形成。

纵观博古主办《解放日报》的过程,贯穿其中的办报思想是:把《解放日报》办成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党报。博古将《解放日报》作为宣传党报思想的主阵地,认真思考并积极实践他的党报思想。

1.党报应贯彻党的精神,宣传党的活动,发挥“党的喉舌”作用

博古在《致读者》社论中对“什么是党报”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指出报纸必须“贯彻着坚强的党性”。 [1]同时他还要求“不仅要在自己一切篇幅上,在每一篇论文,每条通讯,每个消党的政策党的动向密切相连,呼吸相同,是报纸应该成为实现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号召的尖兵、倡导者。”[2]这就是指党报必须以实现党的政策为核心,以宣传党的活动为中心。在这篇文章中,博古还提出党报必备的四个品质——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在《党与党报》一文中,博古明确指出:“报纸是党的喉舌,是这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在党报工作的同志,只是整个党的组织的一部分。一切要依靠党的意见办事,一言一动,一字一句,都要顾到党的影响。”其中把报纸比作“党的喉舌”的说法,令人耳目一新,被新闻工作者和干部群众所认可接受。1944年2月16日,博古在撰写的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指出:“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在同年10月11日博古的社论《党报记者要注意什么问题》中,指出党报记者“要用党的立场党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做好“党的耳目喉舌”的角色。博古的这些观点都鲜明地指出作为一份党报,应一切以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为主。党报的记者必须在宣传党的一切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使一份党报具有党性、群众性、组织性和战斗性。

2.党报应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办报”的路线

博古主办《解放日报》期间,博古不仅强调“全党办报”的思想,而且大力倡导“群众办报”的思想。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也就决定了党报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此,博古在党报“如何为群众服务”的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例如“就必须把报纸办成人民的报纸,反映群众的生活和要求,介绍群众的活动和创造”[3]“要征求读者对报纸的意见,语言文字力求通俗,适合读者口味,使报纸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4]。博古还十分重视党报副刊的建设,“要经常提供给有益人民的精神食粮”[5]。因此他要求副刊应大众化、通俗化,文章应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为实践上述的思想,博古首先建立了一支吃苦耐劳、素质好、业务强的新闻队伍。其次博古鼓励记者走出编辑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群众的真实生活中,深入到沸腾的革命实践中,“作为一个党报的记者到地方去采访,千万不要像公鸡那样,跳到墙头上,咯咯咯地高啼就拍拍翅膀走了,而是要像母鸡那样,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下蛋孵小鸡”。[6]党报记者应树立为群众办报的理念,主动积极地深入到鲜活的群众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养料,学会倾听人民的建议。最后博古十分重视群众意见对办好党报的重要作用,《提高一步》论述的就是此内容。在博古群众办报思想的指导下,全体党报新闻工作者力争把办报工作推向全体群众,使人民群众成为报纸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吴保朴,李志英.秦邦宪(博古)传 [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次

[2]王润泽,王洁.中共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J].新闻界,2013年第17期

[3]万京华.博古与延安《解放日报》[J].采写编,2007年第1期

[4]陈家鹦,邵晓秋.博古呕心沥血主办《解放日报》[J].党史博采,2004年第12期

[5]张江江.博古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究 [D].2006年5月

注释:

[1]博古:致读者[N] 解放日报 1942-4-1

[2]博古:致读者[N] 解放日报 1942-4-1

[3]博古:提高一步[N] 解放日报 1945-5-16

[4]博古:提高一步[N] 解放日报 1945-5-16

[5]博古:提高一步[N] 解放日报 1945-5-16

[6]李志英:博古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43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留苏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XKS007)。■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博古
拓本博古画:金石传拓与中国画的交汇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博古通“经”,养生亦养心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长征前夜博古李德想甩掉毛泽东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王明、博古比较研究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