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体育课堂活动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2020-07-26姚晶晶

求知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活动小学生

摘 要:人际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生存能力,已被纳入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基础阶段。作为小学阶段团体活动的主要阵地,体育活动是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体育活动对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活动;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6-0089-02

引 言

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实现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85%取决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人际交往的基础阶段。但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一些不易被大家接受的行为,如打架、冲撞他人、扰乱课堂秩序、喜欢一个人乱跑等。这些行为大致可分为攻击型、吵闹型、孤僻型和自我感觉良好型。作为小学阶段团体活动的主要阵地,体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还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约束自我、表达自我、重塑自我,进而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为其以后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1]。

一、认识自我,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可能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意在表达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在面对任何事情和挑战时,我们只有做到充分认识自己,才有可能促成最后的成功。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所处何地,将去何处。只有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正确改正自身的错误,完善自身的不足,成为受他人欢迎的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交往是纯粹的:和则玩,不和则不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课上的团体游戏来了解学生的交往情况。例如,在与同学交往中,小浩同学是典型的“攻击型”选手。在他的概念里,“推”“踢”就是打招呼的方式。因为其他学生每次都会做出激烈的反应,他觉得这是大家所喜欢的表达方式。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的问题。面对班主任教师的苦口婆心,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小倔强”,甚至变本加厉。了解事情原委后,笔者在体育课上设计了“贴烧饼”游戏。

在“贴烧饼”游戏中,学生对自己跑到哪个位置有自主选择权,往往会选择站在与自己要好的同学身边。游戏进行几个回合之后,笔者发现相互合作的总是固定的几人。这时候,教师需要进行干预,另选学生进行游戏。尽管小浩同学极力争取和其他同学合作,仍然没有人选择和他一起玩儿。孤单、落寞的小浩只好退出游戏。这时候,笔者对他进行引导、教育,他很快承认了自己“打招呼”的方式是错误的,也表示愿意改掉这个坏习惯,希望大家能夠喜欢自己。

所以,一个简单的游戏胜过千言万语。通过游戏,小浩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糟糕的人际关系,也承认了平时的行为确实不受大家喜爱,并由衷地表示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二、控制情绪,为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现阶段,由于很多家庭的成员构成基本是4个老人、2位父母、1个或者2个小孩的“4+2+1(2)”的模式,家庭经济条件在小康水平及以上,很多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了足够的关注,任何需求都能被尽量满足,许多无理的行为都能被轻易谅解,渐渐地,孩子变得任性、自我,肆意释放不良情绪。这种随心所欲、不受控制的不良情绪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困扰。时间一长,这个学生便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排挤,人际关系会变差。所以,学会控制情绪,是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奠基石[2]。

小浩同学很努力地纠正“打招呼”的坏习惯,但是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快地改变态度。这时候的小浩就会出口伤人,情绪过激时,甚至会动用武力。究其原因,他觉得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努力改正了,同学应该原谅他。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体育课上组织了小浩最擅长的“足球运球接力”游戏和不擅长的“滚翻接力”游戏。对于与小浩同组的组员安排,笔者在课前做了充分的了解,安排的都是不擅长足球却擅长滚翻的学生。在“足球运球接力”中,小浩发挥超常但没能让小组取胜,情绪开始失控,不停地责怪、抱怨,导致组内其他成员不愿再和小浩一组。在对学生进行安抚后,笔者继续组织学生进行“滚翻接力”。这次的“滚翻接力”游戏,本可拿到第一名的小浩这一组,由于小浩的失误,遗憾地只拿到了第二名。这时,组内的其他成员似乎得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也大声地抱怨起来。此时的小浩垂头丧气,难掩羞愧之色。

无需教师过多的言语,通过两次的接力游戏,小浩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应以自身的优点打击他人的不足,在面对失利时,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用言语伤害他人。因此,改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三、善于表达,为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建起桥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激烈的手游、精彩的电视节目受到了学生的追捧,他们消耗大量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减少了与现实社会的接触。长时间缺少与他人的语言沟通,将阻碍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对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体育活动,锻炼个人的表达能力,从而为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在“障碍跑”一课中,除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过障碍的方法,笔者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学生动手搭建障碍物,引导学生研究过障碍的方法。在自主搭建障碍物和研究过障碍的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之前的家访活动中,笔者了解到小浩很喜欢玩乐高,这方面的动手能力很强。所以在课前,笔者做好了其他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小浩担任本次游戏的组长。在游戏过程中,小浩组有商有量、步步为营、集思广益、互帮互助。相比于其他组,小浩组不仅是搭建障碍物速度最快的,而且其搭建的难度是最高的。对于这个结果,其他组的学生产生了很多疑问。小浩组的学生为大家答疑解惑。原来在游戏过程中,小浩虚心接受组员的建议;有分歧时,也能做到以事实为依据,边操作边向组员说明理由。其他学生都很佩服他。这样的评价,让笔者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小浩;也让小浩切身体会到了,良好的沟通真的可以拉近自己和同学之间的距离。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从以技能学习为目标转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愿意改变自己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优点、获得他人认可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为努力改变自己获得友谊坚定了信心。

四、塑造形象,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筑牢堡垒

在日常交往中,那些很受大众欢迎的人大多拥有良好的形象。良好形象包括性格、能力、气质、道德品质等,能帮助个人展示魅力。贺华勃曾言:“这是一种不可言喻的两情相悦,他给予我们的,犹如芳香给予花儿一样。”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个人被接纳和理解。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小浩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和其他学生进行良好沟通,改善了人际关系。想要使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持久、稳定地发展,小浩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筑牢堡垒。

“花样跳绳”是在传统跳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绳子的长短和人数的不同,开展以单人、双人、多人跳绳等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在熟练掌握传统跳法的基础上创编不同的花样跳法。在创编跳法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沟通去碰撞彼此的思想火花;在练习中,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彼此磨合,以达成默契。由于小浩的“坏形象”在其他学生心中烙印不浅,想通过几次简单的活动就完全颠覆小浩在其他学生心中的形象着实很难,而小浩与其他学生建立的友谊之船可能只要一个小小的“浪花”就会被打翻。所以,为壮大这艘友谊的小船,小浩必须重塑自身,树立良好形象。在学习花样跳绳时,小浩默契地领会了笔者的意图,在各项训练中约束好行为,该出力时出力,该动脑时积极动脑[3]。

通过多次课堂活动,其他学生越来越喜欢、信任小浩,小浩与同学间友谊的小船也越来越牢固、壮大。笔者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小浩塑造的良好形象会慢慢取代其他同学印象中的“坏形象”,为他们友谊的小船筑起坚实的堡垒。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团体体育活动,小浩認识到了个人的不足,学会了控制情绪,锻炼了表达能力,塑造了良好形象,一步一步地朝着确立的目标不断前进。因此,体育团体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还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情,转变教学目标,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王超.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96+98.

鲍昕.学校体育竞赛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以武汉市部分中小学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20,39(02):181-184.

邹旭铝.体育课堂教学认知目标的问题与建议——以《第八届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教案集》为例[J].体育教学,2020,40(02):19-22.

作者简介:姚晶晶(1988.6—),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活动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解析中学英语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