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7-26马鹤源

求知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摘 要:亲子游戏作为促进幼儿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社交礼仪能力,还能推动家园合作的良好开展。近年来,亲子游戏在家长和学前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随着亲子游戏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例如,游戏条件简陋、游戏方式过于简单等。本文根据家庭亲子游戏中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幼儿园充分发挥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功能,使每个家庭都能重视亲子游戏。

关键词:亲子游戏;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6-0004-02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与成就,尤其是学前教育领域。亲子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亲子游戏,即幼儿的一种最初始的游戏形式,它不仅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1]。美国亲子教育专家托马斯·戈登提出,现代父母并未得到足够的机会及条件来对孩子进行训练。要想提高亲子游戏的乐趣和意义,幼儿园需要对父母进行指导,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有用、合理且有针对性的办法,帮助家长教育其子女。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可以避免幼儿适应不良的情况发生。但目前在我国,亲子游戏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些家長也因此感到困扰。

一、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存在的问题

1.家长在游戏过程中态度敷衍,主动性差

由年龄的原因,一些家长经常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亲子游戏,认为亲子游戏没有趣味而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加之工作忙,没时间进行游戏,导致他们从未真正享受过参与亲子游戏的乐趣。家长在游戏过程中通常以孩子的需要为主,缺乏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只是机械地按照孩子的要求参与游戏,而不是主动组织和参与游戏[2]。家长低估了自己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及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

幼儿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驾驭所有游戏。很多家长不愿意主动引导孩子进行游戏,一味地根据孩子的心情选择游戏,没有更好地进行开发和引导。通常情况下,家长虽然答应参与孩子的游戏,却总是将自己的事情放在首位,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2.亲子游戏缺乏适宜空间,持续时间较短

大部分家庭没有专属的亲子游戏空间,且家庭装修的布局复杂,不利于亲子游戏的开展。很多家长不会特意带孩子外出做游戏,更多的是在家中进行小型的亲子互动,不会专门为孩子营造更好的亲子游戏环境。在持续时间方面,许多家长认为游戏时间不用太长,游戏往往只持续半个小时左右。这导致孩子刚刚进入状态或刚刚了解游戏的模式就结束了游戏,未能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也不利于持续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

3.亲子游戏类型单一,游戏材料使用较少

大多数家庭在进行亲子游戏时,选择的游戏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只有简单的体育游戏、智力游戏、拼积木游戏等,对于锻炼孩子口语表达、智力开发和模仿能力等方面较少涉猎。类型单一的亲子游戏难以使幼儿通过游戏提升智力,游戏材料的单调也导致幼儿失去兴趣。时间一长,幼儿的智力未能得到明显开发,反而对游戏失去兴趣。在游戏材料方面,家长往往直接从商店买来成品玩具,很少为孩子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游戏道具。

4.家长与孩子沟通少,缺乏对孩子的具体指导

部分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很少与孩子沟通,还会在游戏时表现出控制欲,当孩子做出他们不理解的举动时,便会立即制止,或一定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固有思路去做一些游戏,而不是与孩子商量如何更好地进行游戏。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不仅会打扰幼儿的思考,而且会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同时,家长在游戏过程中对孩子缺乏具体指导。在亲子游戏中,很多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决定游戏方式,而且面对游戏中的问题,缺乏对孩子的指导。家长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导致亲子游戏失去真正的意义。

二、解决亲子游戏问题的建议

亲子游戏是家庭教育中最适合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活动方式之一。所以,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家庭、幼儿园、社会要结合幼儿发展水平及家庭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充分认识到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家长要端正游戏态度,提高主动性,正确认识亲子游戏的价值

亲子游戏对幼儿的学前教育和亲子之间的关系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幼儿接触更多不同的环境,还可以开阔幼儿的感官视野,同时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升华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更好地锻炼个人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智力发展,积累知识。家长在亲子游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端正游戏态度。家长可以通过游戏与孩子有更多互动,提高自身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多了解亲子游戏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可以通过幼儿园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是一种运用心智的方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正确看待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2.家长要合理设置游戏空间和时间,丰富游戏材料和类型

舒适的游戏场所能推进亲子游戏的顺利进行,家长在开展游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选择适宜的游戏场所,如体育游戏可在室外公共体育场进行,智力游戏可在幼儿的房间内进行,表演游戏可在幼儿园或专门的亲子游戏场所进行。对于游戏时间的把握,家长也要灵活设置。不同类型的游戏,时间也有所不同,体育游戏时间可适当长一些,智力游戏的时长可适当缩短一些。幼儿的大脑智力开发能力有限,娱乐性游戏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游戏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必须使用材料的游戏,家长不能敷衍了事,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材料,或直接购买,但更多的是要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材料。因为制作材料的过程也是亲子互动的重要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加强亲子沟通。游戏类型的丰富,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学习。家长不仅可以向幼儿教师請教如何丰富家庭亲子游戏类型,掌握更多新鲜、有趣的亲子游戏,还可关注教育平台及网站,挖掘更多有趣的亲子游戏。

3.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并对其进行指导,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

家长必须重视亲子间的沟通,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足,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勤沟通、多交流。除了日常生活交流外,亲子游戏之间的沟通最能体现亲子互动的作用。家长在游戏中要少一些控制,多询问孩子的想法,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美国教育学家Wood, Mc Mahon提出了三种家长在亲子游戏中的指导方法:第一种是平行游戏法,即家长尽可能接近幼儿,和他玩同一种游戏,但不打扰其进行游戏[3]。第二种是共同游戏法,即家长融入正在进行的游戏,让孩子控制整个游戏,家长只是配合幼儿的活动,并利用机会提供建议[4]。这一策略中,家长可以以一个与游戏情境相关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而无形地控制游戏进程。比如,在“打球”活动中,家长可以扮演“裁判”。第三种是指导游戏法,即家长提前设计一个亲子游戏,并在游戏中担任重要角色,间接地控制游戏进程,指导孩子了解并学习一些新的规则和技巧。

4.加强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更多地参与亲子游戏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可以帮助亲子游戏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有多种途径促进亲子游戏的开展。幼儿园能够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开放日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知识,包括亲子游戏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在亲子游戏中的指导能力;还可以邀请家长来幼儿园与幼儿共同开展亲子游戏,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家长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家长在亲子游戏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5]。

幼儿园也可以多向家长介绍一些亲子游戏的优势,让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游戏,在游戏中进行适当引导,正确地把握一些好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并在游戏中通过一些材料和实物对幼儿进行更好的认知教育。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幼儿愉快地进行游戏,还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亲子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应正视亲子游戏,并通过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查阅亲子教育网站等形式掌握更多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亲子游戏。同时,在亲子游戏过程中,家长应重视与孩子的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谢婷.让游戏成为幼儿成长的温情地带[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8(11):95.

陆春燕.家庭亲子游戏的指导[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07):70-71.

李倩.论乡村地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83-85.

胡育.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J].教育科学,2002(03):47-50.

陈帼眉.亲子游戏有待开发[J].学前教育,1996(06):6

作者简介:马鹤源(1997.6—),女,吉林白城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