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 聚焦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2020-07-26徐丽宏

求知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建设

摘 要:苏州高新区着力进行“三位一体”建设,实现家园共育一体化,初步建立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推进对课程游戏化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从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列出清单,逐一解决,坚持系统思维,把课程游戏化与幼儿园文化建设、特色建设、园本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决策、执行、监督、考核的工作机制,持续有效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建设;“三位一体”建设;教师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6-0012-02

引 言

自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以来,苏州高新区聚焦质量提升的核心,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五年来,8所幼儿园成为省级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4所幼儿园成为市级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3所幼儿园加入市级课程游戏化建设前瞻性项目研究共同体,5所幼儿园成为区级课程游戏化建设示范园。通过行政推动、科研引领、专家支持、示范联动的机制,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推进基本实现了“四个到位”,即幼儿园硬件环境建设到位,师资配备培养到位,项目经费投入到位,课程研修体系基本到位;课程游戏化的成效正在不断显现。2019年苏州高新区成功申报首批“江苏省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更深入地推进课程游戏化,如何站在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落实课程游戏化,成为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一、项目支持上,三个维度用力

一是政策支持。政府科學规划,主导提升内涵,从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制度规划、优化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有效提升区域课程游戏化整体水平。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申报苏州高新区幼儿园课程质量助力提升项目的通知》《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实施意见》《关于申报2019年苏州高新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示范园的通知》等文件,并在项目推进中不断制订、完善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

二是人才支持。着力打造苏州高新区学前教育智库,建立了一个项目管理小组,构建了一支高素养专兼职教研员团队,其中83%人具备高级职称,92%人为市学科带头人;成立了一个专家团队,做好智力统筹工作,与上级教科研部门和南京、上海、苏州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同时,通过拓展招聘人才范围,出台“留区从教”奖励,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是财政支持。充分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高新区仅2018年度学前教育经费就达22952.43万元,占苏州市教育事业总投入的13.22%。按照属地管理的政策,各镇街道对项目建设工作予以经费支持,提供环境改造、师资培训等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有效利用”,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区教育局和区财政局将督促街道对建设工作予以专项经费支持,逐年提升并纳入考评,确保本课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项目推进上,从三个方面着手

1.全方位推进

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避免建设的碎片化、个别化;将行政推动与自主创新有效结合,合理规划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科学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1]。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在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中形成合力,进行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在目标方向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区域层面达成共识。教育行政部门成为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号召者、组织者、引领者、服务者。管理体系保障、师资队伍保障、财政经费保障,形成全方位推进的态势。

多部门充分商议达成共识,遵循以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为主线,以教育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共同合力推进为原则,在目标方向上保持一致,达成共识,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确立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组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形成行政推动保障、日常推进服务、专业引领支持“三维一体”运行机制,从管理体系上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同时从师资和经费两方面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保障师资配备到位,确保师资队伍质量同步提升,提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高素质教育人才保障;保障财政经费投入,为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由政府在预算内足额安排,切实保障项目研究经费。初步形成“规划先行,制度落实,部门履职,经费保障,理念引领,行动推进,长效管理,质量提升”的推进路径。

2.全区域覆盖

从典型“项目园”建设发展到区域全覆盖推进是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在近两年区域内新增、改扩建幼儿园数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为了缩小园所间差距和研修主体间的差异,我们通过“核心带动、智群互动、整体联动”的形式,切实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

(1)园所全覆盖

按照三年全覆盖的要求,区域、镇街道、幼儿园结合实际制定目标,并据此制订推进计划,如示范园提升计划、优质园打造计划、薄弱园帮扶计划,有效缔结紧密型园际联盟,将区域内60所幼儿园都纳入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中,推动全区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以示范园为核心,设立“高新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示范园”,通过申报、审核、答辩,选拔出课程游戏化建设示范园。分享示范园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积累的经验,辐射、带动区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工作。通过一所示范园,两种助力(名园助力、名师助力),三个层面发展(自身发展、共同体发展、薄弱园发展)的“1+2+3”模式,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开展。

以原项目园为智群,分享现有15所省、市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园的建设经验,通过交流建设成果、共享研究资源,实现智群有效互动。

以共同体为联盟,以镇(街道)为基本学区规划范围,适度打破行政区划和公、民办园界限,提高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存量,学区资源联盟的有效建构与资源共享行为的有效实施。目前,已缔结“户外环境的改造和优化”“区域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集体教学及区域游戏中的活动”“一日生活环节价值挖掘与有效实施策略”“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五大研究共同体。

(2)教师全覆盖

在新教师不断增多,教师发展“断层”的现状下,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将研修主体从“精英”扩展到“大众”,使师资队伍质量同步提升,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第一,引入高校资源,实现指导效能最优化。与多所高校合作,采用“1+N”方式,以一所幼儿园为基地,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多家共同体幼儿园全体参与,实现片区联动,将专家资源的指导效能最大化。

第二,课程质量提升项目,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观察能力提升项目、音乐课程项目等多项目全面推进,开阔教师的课程视野。与高校教师共同展开实践研究,形成纵向的培训网络、横向的学习共同体;以业务园长、骨干教师为研训核心,向全体教师辐射培训,充分保证研训的广度、力度和深度。秉承“资源共享,同生共长”理念,形成不同的分享圈、不同平台的资源库、不同教师的教研热,让教师实现专业的“抱团成长”。

第三,借助名师讲堂,满足全区教师的成长需求。定期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名师讲堂”采用“自助餐”模式,给予教师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兴趣选择学习项目的机会,全面满足不同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第四,锤炼新教师基本功,力求夯实发展基础。随着新教师逐年递增,出台了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安排签约新教师提前到幼儿园进行为期2个月的跟岗实训。采用“3+7”的培养计划,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用三年时间对新教师进行多项内容的模块化培训与考核。

3.全新型教研

(1)身份转化,教研员转变为“研修者”

教研员的工作职能和方式要进行转变,既是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研究者、指导者,又是全体教师的培训者。厘清教研、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通过伴随式、卷入式研究,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进行园本课程的适当改造。组建团队,指导幼儿园进行课程计划的编制。组建一个由专家、教研员、兼职教研员组成的课程发展组,对本区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订、实施方案的评价与反馈、方案的修改与完善等进行分层、分级指导。搭建展示推广平台,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2)手段更新,“互联网+”新形态

传统研修途径单一,“面授”“口传”形式比较局限,现代技术能通过“在线活动”“视频互动”等技术手段实现“随时、随地、反复、免费”自主学习,达到自主学习一对一,研修覆盖百分之百。将网络技术融入区域研修,可以创新“线上+线下”社群式培训形式。

(3)方法创新,由经验研修向“实证研修”转变

基于实践做系统教研,追随儿童、追随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遭遇的问题为导向,逐步展开。融入生活场景中的无痕教研,以持续跟踪观察为基础,不断调整时间安排、空间布局、材料支持、互动方式等。沉浸在幼兒活动中,在观察幼儿的同时,观察教师行为,在研究幼儿的同时,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并及时总结成熟的教育经验,分享给更多教师。贯彻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进行民主教研,建立教研工作集体审议制度,努力营造学术自由、充分研讨、实事求是的工作氛围。依托质量监测机制,提升各园课程建设质量。“综发评”抓教研的质量,借助区综合发展评估平台,全面考核各园教研工作质量,落实教研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勤督导”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育理念、园本教研、课程使用、幼儿发展评估等的相关督导,避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结 语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纳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我区将以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为抓手,通过全过程管理、全要素支持、全方位服务,努力实现课程游戏化项目的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怀着历史使命感投入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以项目为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促进幼儿发展,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推动全区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马子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J].才智,2017(10):67.

作者简介:徐丽宏(1977.11—),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荣获“区学科带头人”称号。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