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重归生活化的路径分析

2020-07-26吴月梅

考试周刊 2020年62期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小学语文

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写作是其生活体验和感受的直观反映,使作文重归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及感知周围事物的好习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感情。使作文重归生活化,需要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写作是人们与外界进行交流和表达自我的有效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人们用语言和文字这一特殊载体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同时也在观照自身、认识世界,创造出思想和智慧的财富。应当说,写作是人类文化繁荣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认识生活、感悟生活以及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作文的“生活化”。然而,笔者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部分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生活,使得作文教学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准确看待小学语文作文逐渐丧失“生活化”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 小学语文作文存在脱离生活的倾向

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和情感体验得出的思考,通过文字的形式抒发出来、表达出来,这是语文作文的魅力所在,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我们了解的所有的文学大家和传世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通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积淀出来的。笔者认为,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引导不够,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导致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格外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充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知识结构等等,科学性和针对性都非常强。但是,由于教师在学生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不够,使得学生没有很好地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写作中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现象。比如,学生在写“最感动的一件事”时,动辄就写老师带病批改作业、父母冒雨送伞……这些事情有可能在现实中发生过,但也很有可能并没有实际发生,但在学生眼中,只有这些事情能够抒发出自己的感动。在作文内容脱离现实,情感上脱离现实的现象更加明显。其实,生活中父母一顿暖心的饭菜、老师一句关心的叮嘱、同学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等等,这些琐细的小事都应当令他们感动。但在写作时,学生往往避而不谈,有的学生觉得这种“小事情”不值一提,有的学生觉得这种感动难以很好地表达出来。这就说明,当前部分学生不注重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能把生活中有意义的细节展现出来。一方面,源于观察得不细致;另一方面,也源于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不准确,没有看到作文的生活化、日常化。

二、 小学语文作文重归生活化的方法路径

“仰观宇宙、俯察人生”,这是古人描绘出的理想的境界,也是文学创作中的极高境界。“仰观宇宙”的过程,是放飞思绪、任思想驰骋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超现实性;“俯察人生”的过程,是体味生活、观察世间百态的过程,具有现实性。因此,一虚一实,才能构造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从这个角度上说,写作不能脱离生活。对小学生而言,写作更是对其生活体验和感受的直观反映,使作文重归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培养善于观察、善于感知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感情。使作文重归生活化,需要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小学生作文脱离生活,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从“方法”上来讲,语文作文作为一种技能,需要广泛吸收营养、借鉴经验,才能取得较大提升。当前,对小学语文来说,其主要资源主要存在于三种不同的维度。一是生活,作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然来源于生活;二是阅读,阅读是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的重要“沃土”,在学生写作能力养成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三是指导。教师是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必然对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的养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缺乏教师指导的学生作文,就如同没有灯塔的指引,必将在摸索中失去方向、进入歧途。三种维度的资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笔者发现,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阅读和指导的因素,较大程度地忽略了生活的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指导的多,组织学生观察和反思的少;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范文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总结提升的少。因此,使小学语文作文重归生活,教师的思想观念一定要转变。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逐步养成,开始对周围世界、对人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等,都对学生产生多角度的影响。换言之,小学阶段,学生的感觉更敏锐,可塑性更强。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作文教学这一目的本身。就作文教学来说,学会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体验,是学生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的鲜活的来源。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雨”来写一篇文章。学生可以观察下雨时的天空、树木、地面、房檐等事物,以及雨中的人、雨中的动物,获得直观的体验。将这一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再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人,以“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会把观察的目光集中到自己最熟悉、最亲近的人身上,可能是同学,可能是家人,也可能是老师,等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自己眼中的他描绘出来,这就是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总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教会学生将生活中平凡的点滴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就能回归作文的本源,寻找到写作的“初心”。

(三)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作文主题的设计,都经过了教育学专家和小学语文学科专家的充分论证,对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学生地域、成长环境、个体差异等的不同,与作文教学的内容相比,可能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地方,不完全符合个体的实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自己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优化。笔者认为,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就是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引进课外教学内容。比如,在《这儿真美》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的公园或野外进行采风游览,出发前就告诉学生,此行的任务是通过游览,写一篇《这儿真美》的文章,大家要带着问题去,认真观察。回来后,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并进行评价分析。再如,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教学中,仅仅靠教师讲述和教材学习,学生可能对“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缺乏准确清晰的认知,因而在写作过程中找不准方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取与学生阅历相关的一些文化遗产进行讲解和展示,例如,通过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皮影戏和川剧变脸表演;通过ppt,向学生展示泰山、故宫等。通过将课外内容引入课堂,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从而调动起写作的热情。

(四)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好习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讲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笔者研究发现,一些学生生活环境大致相仿,接受教育的背景也几乎完全一致,甚至是同一个语文教师,但在作文写作中,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最关键的是有的学生会主动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比如,教师进行命题作文时,有的学生不需要绞尽脑汁地思考,只要回想一下自己经历过程中所发生过的事,通过梳理、分析,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就写出了一篇优质的文章。而有的学生恰恰相反,写作前绞尽脑汁搜索素材、构思主题,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却不高。这就直观体现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累生活素材的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代诗人李贺就有一个专门的“笔袋”,想到好词好句或者有灵感出现,就立刻记录下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素材本,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印象深刻的事,或者对一些人、事、物产生思考时,及时记录下来,使其成为写作的生动素材。笔者认为,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篇幅可以不做限制,但一定要“日有所思”,每天保持一定的积累,积少成多,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写作水平的“质变”。

(五)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推动学生的语文作文生活化的过程中,除了在方式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外,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学生的成长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不同环境,因而需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学校,要注重挖掘校园现有资源,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故事大王”会、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鼓励学生向校报或记者站投稿,用自己的文字讲述身边的人和事。在家庭,要指导家长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生活,如在假期带着孩子外出旅游、进行生活体验、到敬老院开展孝老敬亲活动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社会,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记者的一天”采访活动,让学生面对面采访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警察、医生、交警等,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不同角度的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更在这些活动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三、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脱离生活化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立足与自身生活,着眼于周围环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使語文作文回归本源,从而发挥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倩.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J].文存阅刊,2018(5).

[2]丛蓉.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

作者简介:吴月梅,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星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作文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