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在混合痔围术期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25徐艳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围术肛门混合

徐艳秋

混合痔是指因静脉曲张形成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的团块,内痔、外痔混合无明显分界,是临床肛肠科多见疾病,成年人中发病率超过50%,临床表现为肛周瘙痒、肛门局部水肿、排便不畅、便血、疼痛等,一般需手术治疗[1-2]。临床治疗该疾病最常用手术方式为痔上黏膜切换术(PPH术)、外剥内扎术等[3],但术后易出现肛门部肿物、肛门疼痛等棘手状况,导致肛缘水肿、肛门皮肤隆起,阻碍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出现大便干结、尿潴留,患者精神紧张、休克等不良事件,加重切口疼痛,降低疗效,影响病情恢复[4]。唐雪松等[5]术后通过按摩、捏、点穴、刮痧等方式达到舒通患者全身气血、显著止痛的效果。因此,本文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混合痔围术期患者疼痛干预,探讨其应用效果,以期减轻患者疼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我院接受肛门镜、体征、症状检查,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混合痔诊断标准且在我院首次接受手术治疗[6];术后出现肛门疼痛、排便不畅、肛缘水肿或便血等症状;无肛门疾病手术史;患者和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器质性功能障碍或自主活动严重受限制者;患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疾病[7];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25~69岁,平均(45.79±3.14)岁;病程6个月~17年,平均(9.82±3.07)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24~69岁,平均(44.90±4.13)岁;病程7个月~16年,平均(8.79±3.2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肛肠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和疼痛管理,常规护理:术前健康教育、肠道准备、禁饮禁食,术后饮食指导、保持大便通畅。围术期疼痛较轻者口服氨酚曲马多、双氯芬酸钠栓纳肛等方法止痛,疼痛较重者给予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止痛处理[8]。疼痛管理:疼痛护理认知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分(NRS)、心理干预、镇痛实施及镇痛效果观察,统一疼痛化标准,以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管理。通过VAS,NRS等量表进行入院综合疼痛评估,将得分分为≤3分、4~6分以及7~10分的轻、中、重3个等级,与患者有效沟通交流,统计患者镇痛药认知、疼痛体验需求,指导不同疼痛程度患者使用疼痛量表、疼痛分级及自护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具体内容:(1)中药熏洗坐浴护理。术后24 h或第1次排便时给予自制中药方剂,忍冬藤30 g,四季青20 g,苦参10 g,黄柏10 g,芒硝10 g,冰片10 g,川椒10 g,煎煮后调温约60 ℃,患者坐在肛门熏洗架熏蒸直至降温至40 ℃左右再坐浴20 min,早晚各1次,以达到消肿止痛、清热祛湿止痒之功效。(2)中医穴位贴敷护理。贴敷准备:取炒蒺藜、肉桂、干姜、制吴茱萸、盐补骨脂各10 g制成颗粒,加黄酒研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敷贴内,观察皮肤周围有无破损、破溃或红肿;贴敷穴位与方法:温水清洁皮肤,将5 cm×5 cm型号中药贴外敷于天枢、神阙、气海、中脘穴上,轻轻按压;贴敷时间:持续3~4 h,双侧肢体交换贴,5 d为1个疗程,取下贴敷后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瘙痒、水泡等情况。(3)穴位按摩护理。指导患者双膝屈曲,两腿自然分开,放松腹部;选取气海、关元、中极及左右足三里穴,用示指敲打、平揉、压放每穴各100次,吸气时用力按揉,呼气时放松,至患者感觉酸胀感,每隔3~4 h按摩1遍至患者排尿。(4)拔火罐。协助患者平卧,双下肢伸直略外展,取穴气海、中极、水道用55 mm竹制或玻璃火罐拔罐,可在火罐口涂抹少量凡士林避免皮肤损伤,留罐10~15 min,重复多次至患者局部皮肤充血后停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内痔与外痔同时存在混合痔的临床表现,参照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提出的《痔临床诊治指南》中有关混合痔的诊断标准[6],其中内痔症状:便血、排便困难、绞窄、嵌顿、血栓等诸多表现;外痔症状:肛门异物感、瘙痒、出现软组织团块,合并炎症、血栓痔等产生疼痛感,甚至发生环状痔脱出。采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9-10]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评估并记录患者术后24,48,72 h和第1次排便疼痛程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和第1次排便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混合痔约占全部痔疮的23%[11],外剥内扎术等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该病部位特殊,肛周神经血管丰富复杂,对痛觉刺激敏感度高,创面暴露、局部纱布填塞等操作均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性疼痛,且术后易并发创缘水肿、排便困难或尿潴留等[12],进一步加重患者焦虑、畏惧感及剧烈疼痛感。中医护理技术是以中医“脏腑学说”为基础,将特色疼痛护理方案应用于混合痔围术期护理工作中,结合疼痛护理管理,具备独特操作方法与疗效。

本研究方案从患者混合痔围术期辨证分型、生活起居、情志调护、中药护理、症状预防为出发点,运用中药熏洗坐浴、穴位敷贴、穴位按摩、拔火罐等多种中医特色护理,减轻混合痔患者围术期间发生的便血、肿胀、脱出、疼痛等不适症状。此外,方案中对于混合痔重要用药、选穴、护理方法及观察要点展开明确说明,使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西医镇痛精准用于不同分级疼痛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和第1次排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特色护理在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排便、肛门疼痛及尿潴留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括约肌撕裂、局部神经损伤疼痛感,降低局部麻醉药物敏感性,该结果与向珏颖等[14]研究结果相似。中医认为,应关注混合痔患者围术期身体语言,机体由于气血瘀滞、经络不畅而致痛[15],自制中药熏洗配方包含忍冬藤、黄柏、四季青等诸药合用,行活血止血、疏风通络、杀虫止痒、止血镇痛的功效,减轻病灶局部血管扩张、创面炎症[16];拔罐可通过药物对穴位持续性刺激[17-18],改善手术切口损伤过重、肛周水肿或感染、肛内分泌物刺激引发的剧烈疼痛,对经络涩滞和郁而不通等脏腑损伤、预防尿潴留、提高疼痛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配合疼痛管理可显著提高混合痔围术期患者疼痛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无痛护理服务,减轻混合痔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程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猜你喜欢

围术肛门混合
混合宅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肛门瘙痒不能挠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