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

2020-07-23刘洁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内涵核心素养

刘洁

摘 要:针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这是目前小学阶段各个科目教学应该关注的要点。对于数学课程来讲,也需要对此形成认识,通过有效手段,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当中。本文立足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探讨核心素养包含的具体内容,然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带来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教学对策

对于数学课程来讲,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在小学阶段需要形成关注。因为从学生的发展来讲,小学生才步入学习,知识积累和素养技能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而素养技能,和学生的学习直接相关。如果可以形成良好的素养,那么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形成帮助作用。对于数学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理解其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作用,然后通过合理手段,将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一、核心素养

不同课程,核心素养内容存在差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涵盖十项内容,分别是符号意识、数感、数据分析、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计算能力、逻辑推理、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这十个方面的素养,既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形成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积极反馈。比如计算能力,数学计算是小学阶段的核心知识,从整数的计算,到小数的计算,再到分数的计算,从一年级贯穿到六年级,其中还囊括了几何计算。在学习这些数学计算知识的时候,就需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而在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之后,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就能形成支撑作用。比如学习整数的计算规则后,学生一定的整数计算能力,这一能力就能在后期学习小数与分数的过程中产生积极作用,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而在其他核心素养方面,同样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对此,数学教师就应当深入理解,然后对数学教学展开有效的创新构建。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对策

(一)多媒体辅助强化理论知识讲解

核心素养,需要理论知识积累作为支撑。如果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积累,那么核心素养就没有形成的基础。所以,在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可以对这些理论知识形成有效掌握,奠定扎实的基础。对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来讲,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中,主要知识点包含了负数、多边形面积、小数计算、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计算以及圆这些方面。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直观展示相关知识。比如,教学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图形往往可以分割成为多个常规图形,在计算中使用分割法来计算。对此,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然后借助分割法,在多媒体上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为多个常规的图形,分别计算几个常规图形的面积,然后加起来,就得到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多媒体展示,能够让学生对分割法形成清楚认识与掌握。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对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变化产生更加切实的理解。

(二)实施趣味教学激活学生动力

核心素养培育,不能只是教师的单方面讲解,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不强,没能发挥自身的学习作用,那么就难以提高核心素养的水平。而要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激发,那么着眼于趣味性教学,就是一个可靠的路径。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对于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能够产生好奇心,从而引起思考和探究。所以,在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实施趣味化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核心素养培育中发挥出主体作用。首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现象来辅助教学,引发学生思考。比如教学因数和倍数的知識时,就可以引入这样一个现象:面馆里边一碗2两的面,售价10元,如果吃2碗,那么一共就是4两,需要20元。这些数字之间,有什么关联?这其中,就包含了因素和倍数的关系,由此切入引发学生思考,就能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形成初步认识。

其次,可以创设游戏实施趣味教学。小学生普遍对游戏感兴趣,在课堂上教学相关知识的时候,便可以结合具体的知识点,构建起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从游戏中锻炼相关的数学素养能力。比如,教学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时,就可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拼一拼”的活动,教师实现准备一些图形小卡片,然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小卡片,拼出对应图形。如教师提出需要一个六边形,学生就动手拼出一个六边形,然后教师再问这个六边形面积是多少?学生就分别计算然后相加。通过动手拼一拼的游戏,就能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效掌握,同时提高计算能力和几何直观素养。

(三)回归生活指导学生实践锻炼

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既需要形成理论知识基础,也要通过实践不断强化素养水平。所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回归生活,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实践。第一,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进来展开思考。比如教学分数乘法的时候,可以构建这样一个情境:一天你和小明小刚出去玩,一起吃了一块披萨,约定按照各自吃的多少分别付钱,总价36元,小明吃了四分之一,小刚吃了三分之一,那么你该付多钱?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展开思考,可以先计算自己吃的份额,再乘以总价,就可以得出自己所需付的钱。也可以先分别计算小明和小刚需要付的钱,然后用总价相减,就是自己该付的前。第二,可以创设生活实践,立足校园,构建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后,就可以创设测量沙坑面积、测量花坛面积等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实践,如此就可以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锻炼培养,同时也可以增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结束语

针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在其中融入核心素养,是值得关注的要点。数学教师应当清楚把握核心素养内涵,然后通过多媒体辅助、趣味教学与回归生活等手段,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核心素养培育,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广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J].中华少年,2018(24).

[2]胡云.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若干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27(03):153.

[3]陈汉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速读(上旬),2019,(003):143.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内涵核心素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