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2020-07-23董含抒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以人为本高职院校

摘 要: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进步。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以及教育界所关注的一大焦点。笔者在本文就现阶段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各项建设和发展在不断飞速提升,相对应的,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稳定期和提速期。但鉴于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有限,加之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误解,让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1]。想要转变这些看法和观点,高职院校的教师在现阶段必须要树立全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学校方也应该对传统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并且大力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经验指导相关工作,力争为高职院校学生们提供一个全面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优质校园大环境,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两大现状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分离现象较严重

平心而论,就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而言,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两者之间相互渗透且相互影响,好比一对孪生兄弟。高职院校在日常的学生管理过程中能够客观体现出教育的功能和效果,全面对学生们进行规范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素质教育。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以及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各管理部门过于重视程序和规范,采取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并未重视学校管理应体现出的相关教育功能,整个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管理部门注重管理忽略教育

据笔者了解,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竟然能够自行脱离与学校的总教育体系,认为学生们的教育仅仅是在课堂之上。导致相关的管理部门只负责处理和学生有关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却忽略了管理过程中应具备的育人环节。此外,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客观上导致了师资力量无法同步到位,许多教师既担当班主任、文化课老师又得担任学生的辅导员,结果导致管理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捉襟见肘”。

二、解读加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重要内涵和意义

(一)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的三大内涵

客观而言,现阶段全面加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三大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1.高职院校能够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诉求,并且可以有机结合这些诉求和需求来制定适合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方针和政策,有效辅助高职学生们科学化的完成自我管理,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大步前进。2.通过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学校能够充分掌握和把握现阶段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需求。从而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尊重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方式,并且积极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和管理,让学生们继续发扬好习惯,彻底摒弃不良的坏习惯,进而健康的成长。3.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高职院校能够有机化结合学生们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在整体上进行科学化的规划、管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心以及核心,全面提升整个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效率和质量[2]。

(二)以人為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和深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讲,想要让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发展和最终落实,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和教师团队就必须要将压力转为动力。倘若仅仅依靠高职学校管理层的管理者以及工作者日常工作显然无法实现目标,还必须需要高职院校学生们能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毫无疑问,这类要求也在客观上进一步验证了现阶段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具备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三、现阶段全面实行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三大途径

(一)高职院校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全新管理理念

笔者认为,想要全面实行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层以及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树立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要与时俱进的接受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具体来说,相关管理者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以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出发,站在学生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逐渐形成合理化、科学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实事求是的讲,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堪称是一项系统化的全面工程,这一冲程具有极强的整体性。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层、教师以及学生三方协作、相互配合。校方应当大力宣传和积极组织学习“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相关管理理念以及经验,教师们应该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高职院校相关的学生管理者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明确自身在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过程中所起到的主体指导作用和地位,在整个教育以及管理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必须全面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想要深入落实和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优质高职学生管理团队的工作势在必行。在这支作风严、业务精的队伍中,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才必不可少,也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3]。笔者建议,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团队的建设细节中,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在政策以及酬劳待遇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在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总方向目标指引下,让整个管理团队能够充分明确自身应有职责,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为高职院校学生们创建一个优质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健康自由的学习和成长。

(三)高职院校必须确立人本管理工作相关制度保障

只有经过严格缜密的规划和部署,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够得以全面实现。想要实现目标,更不能缺少系统化的、科学化的制度保证。鉴于此,笔者认为,现阶段的高职学生管理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当有章可循,参照学生们的言行举止、学校学风建设以及各项安全教育等方面制定一个可操作性强且严格规范的制度保障。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团队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而且能够促使整个学生管理团队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素养,形成人性化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相关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团队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不断钻研、不断探究、不断创新,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和诉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通力协作。力争让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薛闻.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略谈[J].中外企业家,2019(15):165.

[2]马丽,杜亮.针对企业需求构建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对本高职学生管理体系进行改革[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6):18.

[3]程皓.以人为本观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1+43.

[4]郭迪.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时代农机,2018,45(11):131.

[5]沈翔.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8,16(23):238-239.

[6]王爱春.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17):181.

作者简介:

董含抒(1991年生),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英语。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以人为本高职院校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