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者要练好新闻写作基本功
2020-07-23朱长春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文字记者有20万人左右,这是一支庞大的写作队伍。身为文字记者,我们用手中的笔描绘现实,描绘正在发生的历史。同时,我们也是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者与传承者。練好新闻写作基本功,不仅是职业对于我们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写作;语言丈字;新闻体裁
一、为人民而写作
练好新闻写作基本功,首先要明确为谁而写作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文字记者是为人民而写作。文字记者本身就是人民,从人一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人民是文字记者的衣食父母。是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自然要为人民服务。从物质层面来讲,我们吃的饭菜、穿的衣服、使用的劳动工具,都是人民给我们创造的,我们应当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回报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精神层面来讲,我们与人民是一个整体。人是生而平等的,记者与人民生活在一起,不分彼此,水乳交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人民的哀恸就是我们的哀恸,人民的福祉就是我们的福社。我们的声音要为人民而发,我们的文章要为人民而写。
文字记者要用真实的文字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为了达到何种目的,对人民撒谎,就是对人民的背叛。在社会——这个五光十色、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大舞台上,我们不能扮演自欺欺人、愚弄人民、为虎作怅的反面角色。记者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也有着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活动能量,掌握着相应的话语权资源。但我们必须铭记,这些都是人民赋予我们的,我们不能拿这些来鱼肉百姓,与人民为敌。我们要对得起人民对于我们无言的尊重与托付。这是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应有的良知。心正则笔直,关乎致良知,我们无须问别人,无须从别人的评价里找答案,我们只须问问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同时,我们也要给后人一个交代,让他们对曾经发生的历史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知和基本合理的判断。这就是文字记者的历史使命。
唯有真实,才有价值。如果我们所描绘的现实生活并不真实,甚至比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还不真实可信,还要荒诞,那么我们的新闻作品就将失去它应有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也会因此沦落为历史的小丑,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可以在所有时间里欺骗一些人,也可以在一些时间里欺骗所有人,但你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所有人。文字记者应当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谨记在心头。请相信,历史终会还原其真相。我们永远也不能对人民说谎,因为我们心中沉淀着对人民的爱,爱是这人世间最朴实、最厚重的情感。失去了这种情感,我们连同我们的新闻作品,都将失去可贵的灵魂,而徒具可憎的外表,不管你借此获得过什么职称,领受过怎样的奖项,那些职称与奖项也终将成为你无法洗白的做人的疤痕和对你无情的讥诮与嘲讽。
二、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练好新闻写作基本功,要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文字记者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实践者。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规则,使用现代汉语写作的中国文字记者,我们必须准确、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规律与规则。
毋庸讳言,我们有些记者,连最基本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都不甚了了,写出来的作品出现很多语病,错讹百出。其实,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不复杂,只要拿出两天时间的耐心,就能了解得差不多,可是我们就是有些人连两天的耐心都拿不出来去学习。文字记者的新闻写作,不需要研究多么高深的语法知识,只需要掌握一般的语法知识就可以满足应用。
从词性上讲,现代汉语的词汇可分为两大类十二种词。两大类是实词和虚词。实词,顾名思义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它们是表意的主体。虚词,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没有实际意义、在语言表达中起到语法结构作用的词,或者实际意义较弱、一般只起到辅助表达作用的词。实词分六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分六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对于这十二种词性的掌握,是对写作者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写作者连十二种词性都不了解和掌握,就好比一位化学家连元素周期表都不掌握,他又怎么能对各种化学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呢?又好比一个司机连刹车、油门、红绿灯、地面文通标识都不掌握,就开车上路,那还不车祸连连哪?
词语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短语。短语有五种基本类型,即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介)宾短语、动(形)补短语和主谓短语。只要并列关系、修饰与被修饰(偏正)关系、支配(动宾或介宾)关系、补充说明(动补或形补)关系、被描述与描述(主谓)关系,这五种基本关系不错,那么语言在短语层面就不会出现语病。掌握短语的基本类型,就是掌握语言的基本逻辑关系和语言的基本逻辑技巧,也好比掌握魔方的基本指法,掌握了这几个“基本指法”,就可以像轻轻松松玩转魔方那样玩转现代汉语而不出差错。
短语组成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具有一定的语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谓、宾、定、状、补以及插入语等不同的语法成分。句子分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主谓句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数f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五种,非主谓句分为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形容词非主谓句、数量词非主谓句和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五种,一共十种。复句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连锁等十一种,再加上紧缩句(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一共十二种。单句和复句加在一起一共二十二种句子,所有现代汉语的表达,从句子层面来看,就是这二十二种句子的表达。
句子构成句群,句群形成段落,段落构成文章。学习掌握这些语法知识,是写作者的专业化需要。当然有些人并不了解语法知识,他们仅凭语感就能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来,这是要有广泛深入的阅读基础的。如果能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来,而并不了解语法知识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我们最终看到的应该是通顺流畅的文字表达,至于你是怎么做到的,大可不必追究,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通到“罗马”去就行。但问题是,有些写作者“通”不到“罗马”去,笔者还是建议最好学一学语法,较为完整地了解现代汉语的运用规律与规则。总之,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应成为文字记者的一项基本功。
三、熟练掌握新闻体裁
练好新闻写作基本功,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新闻体裁。有的人常提及“新闻语言”,说这是新闻语言,那不是新闻语言。凡此种种说法与提法,我不能说它是错的,但至少认为这些说法与提法是不严密、不准确的。世上哪有什么新闻语言呢?语言就是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没有哪一种语言是专属于新闻的语言,文字记者所使用的语言,就是普通大众所熟悉的,能为普通大众所了解和掌握,并且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新闻作品的文字表达,必须也只能运用可以与普通大众沟通交流的普通语言,而且是越明白晓畅越好。有时,文字记者还要煞费苦心将一些行业术语变成老百姓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词汇,以达到文字表达理解无障碍的目的。若说“新闻语言”的特殊性,大约也仅是指新闻体裁上的一些特殊要求。
常用的新闻体裁无非是消息、通讯、新闻评论这三大类。这三类文体,也可以看作是新闻写作的“三板斧”。消息,按照新闻阅读的需要,与一般的记叙文写作顺序略有不同,它一般是要把最重要的讯息放到最前面写,然后再写次重要的和不重要的。这种排列顺序与一般的记叙文不太一致,就是所谓的“倒金字塔”式。然而,随着传媒的不断发展,“倒金字塔”式的消息经典格式也不再是消息写作的唯一的表達形式了,文字记者可以采用的消,.写作模式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通讯的样式就更多了。通讯一般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侧记、花絮、特写、访谈,甚至连报告文学,都可以囊括在通讯这个体裁之下。消息与通讯都必须保证是事实的客观陈述,通讯可以掺入少许的感情色彩和议论的语句,但主体必须是客观真实的陈述,属于记叙文范畴。我们的报刊工作通讯过多是一大弊端,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措施、工作业绩的宣传,而且基本上都是拿着“公文材料,,改造的,干干巴巴很不圆润,老百姓当然就不愿意看了。再有,有些文字记者连什么是侧记、什么是花絮等等,都傻傻分不清楚,造成新闻内容的重复表达,根本形不成立体的、多角度的新闻视角,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新闻阅读的需求,这些都必须加以注意。
新闻评论是记者和编辑部门的意见表述,是唯一具有主观色彩的新闻体裁样式。写好新闻评论,需要写作者较为广泛地掌握新闻素材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以求作品具有较深的思想性,要有真知灼见,有真正的见谛。无“独知之见”,就不要写新闻评论了,那不过是浪费笔墨,浪费读者阅读时间,也没有什么可读性。
为保证报刊新闻体裁多样化,增强报刊可读性,对于各种新闻体裁的纯熟运用,就成为了文字记者应当掌握的基本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像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干一行,就要把这一行干好,当总统的要把总统的工作做好,拉黄包车的也要把黄包车拉好,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做人的本分。
参考文献:
[1]李苓,黄小玲.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1.
[2]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
[3]秦珪.新闻评论写作[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朱长春,七台河日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