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

2020-07-23王志丹

商情 2020年25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影响当今小学生良性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努力的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实践活动相融合,以期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更好的掌握学科学习的技巧与精髓。然而如何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让许多教师头痛不已。本文就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与德育  有效融合  策略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识字、拼音、阅读、作文等内容,更是人文社会科学,对学生步入社会起到一个启蒙性与先导性的作用,而将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地融合,则是为了实现学生“德育”与“智育”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价值

德育是决定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受到德育教育环境的影响。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压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一直都是重才智而轻德育,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北宋年间司马光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由此可见,良好的道德素养要比个人才智能力更为重要。在学生身心即将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龄段,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对学生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生活起到一个正面的影响[1]。教师们也开始调整教学思路,摒弃以往重才智轻德育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作为智育教育的语文学科,更是需要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以确保学生的“德育”“智育”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将德育渗透到课外阅读中。课外阅读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课外阅读量的增加,会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及写作能力。教师要丰富课外阅读资源,并且深入研究课外阅读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德育教育通过课外阅读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分析、多思考,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合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避免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厌烦、消极的情绪,多提供给学生一些优质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达到学生良性成长和发展的目的。同时,阅读课外读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2]。比如学生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过程中,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学习到的自我牺牲的精神,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热爱读书的精神。更能了解到一个人只有在艰苦困难中战胜敌人并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创造奇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学生必读书目之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育德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写作是除阅读之外,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和写作,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某种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写作,通过发现身边生活中存有优良品质的人群,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并且记录下来,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将德育与实践活动相融合。除了在课堂教学及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之外,教师还需要向外进行延伸,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受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开展更多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储量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语文课堂所学的知识非常贴近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展开实践活动前,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发展要求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老师交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和策略,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接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品德素养。

(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小学生由于心智年龄尚不成熟,社会生活经验及自主学习意识的不足,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高,但是教师有时候却不能对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疑惑,能够主动大胆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建立其师生之间的一个良好沟通[3]。在成功建立沟通之后,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并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素质教育下德育的新内容,去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五)注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通过课前的细致准备及对教学工具的充分利用,借助视频、动态图片的展示,充分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教学的理解难度,并且成功调动了学生课堂上的活跃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德育教育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并保障了学生“德育”“智育”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德育教育作为当今主流教育之一,而小学生作为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实际教育工作之前,充分的研究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启蒙性教育,找到让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保证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同时,能够受到更多的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促进色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颜丹花,刘雪文.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策略初探[J].语文课内外,2019,000(020):35.

[2]古秋花.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8.

[3]张三女.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07):1-1.

作者简介:王志丹,女,出生年月:1988-,汉,籍贯:河南浚县,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策略小学语文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