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

2020-07-23李瑞

商情 2020年25期
关键词:优化方法信息披露问题

李瑞

【摘要】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规范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工作规范,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化程度较差、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会导致信息披露质量和预期要求不符,文章分析了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  信息披露  问题  优化方法

一、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企业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倾向于隐瞒那些对企业声誉不利的信息。这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信息披露的不真实。经营状况不佳、财务风险较高都会影响企业未来的融资和投资;同时,为了迷惑股东和投资者,企业往往通过虚增利润、低估成本的方式来进行业绩造假,进而为企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同时,企业还会通过关联交易和会计估计等方式来对报表进行粉饰,进而实现瞒报、漏报的目的。

其次,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差。一些企业并未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及时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证监会规定企业需要对影响到股票价格的信息进行及时披露,让社会公众第一时间了解。但是出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企业往往会违背这一规定,在问题解决之后再进行披露,导致信息披露不及时。

再次,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企业倾向于向社会公众披露对自身有利的信息,而同时忽视对不利信息的披露。从以下情况之中可以一窥端倪:第一,在关联交易之中,信息披露往往极其不充分,难以获取一些重要信息;第二,大部分企业披露的信息之中,都很难找到关于偿债能力的相关信息,或者对这一问题含糊其辞、一带而过;第三,在应收账款信息披露中,具体的应收账款性质和结构很少进行披露。

二、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第一,管理制度层面问题。信息精确性是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原则和底线,披露的信息应当囊括利益相关者和管理层需要了解的全部信息。一些企业因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松散等原因,在日常财务工作之中不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维护,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和企业实际运行和发展相去甚远。即便企业提供了利益相关者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但是因为数据不真实、不准确,导致获取的信息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致使其实际指导价值大打折扣。

第二,信息披露层面的问题。当前的财务报表信息披露重点集中在会计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但是却忽视了对附注内容的分析和关注,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形式单一、信息缺陷严重,降低了应当发挥的作用。例如,利益相关者仅仅依靠财务报表是难以掌握一个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构成的,这些信息只能在附注之中得到和获取。另外,企业在财务报表信息霹雳过程中不重视市场运行情况、税收法律法规变化、行业竞争因素的披露,致使披露的信息缺乏可比性和逻辑性,难以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各类财务信息质量和企业实际状况。

第三,管理部门层面的问题。一些企业虽然将财务报表信息披露放在了重要位置,但是却忽视了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本质把握,缺少相应的内部控制部门或者审计部门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监督。同时,外部监督机构也存在监督不力、审计不严的情况,导致一些企业多年来的会计信息舞弊、财务报表信息失真情况一直未被发现。上述情况均是因管理层不重视、管理层职责权限划分不清等原因造成的。

三、完善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第一,指定披露时间。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目标为在保证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和全面的信息,便于其进行决策。就实际效用来看,会计信息需要在日常业务发生之后的第一时间记录到财务软件和系统,并出具标准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方便后续分析和决策。另外,还需要将财务报表信息的定期披露和及时披露结合在一起,让管理层和信息使用者及时地了解日常运行过程中企业所处的发展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对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之后,将会找到管理的薄弱之处和企业的优势之处,以此获得更加持久和稳定的发展。

第二,深化披露深度。我国大中型企业已经普遍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创新和变革的主要方向。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减低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的无用流程和消耗,可以讲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用在优化产品生产过程和技术研发之上。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也要重视内控制度的建立,以此提升信息披露工作质量,并将之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在财务部门推广。财务部门需要根据提出的制度进行试运行,并总结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运行问题和管理问题,在循序渐进中进行优化。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要招聘那些既懂得专业的财务知识又知晓内部控制理论的专业化人才,为信息披露的正式化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建设监督机制。监督机制需要完成两项工作:一是深度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上传的信息和编制的财务报表;二是对财务信息披露过程进行工作过程控制。前项工作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如果发现某一部门上传的信息和财务部门的记账信息不符,就要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追究,及时纠正并挖掘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處。另外,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定量研究,避免出现信息挖掘深度不足的问题。当发现某一部门出现经营风险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管理层就可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同时也可避免向社会公众公布虚假会计信息。

结语:综上而言,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规范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工作规范,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化程度较差、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导致信息披露质量和预期要求不符,需要从完善监督机制、加深披露程度等方式来完善系统信息披露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树青.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改善路径研究 [J].价值工程,2020,39(09):78-79.

[2]王明.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J].纳税,2020,14(08):83+85.

[3]杨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3):52-53.

[4]汪焕新.浅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3):66-67.

猜你喜欢

优化方法信息披露问题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查询优化方法研究 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优化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