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管理与“忍让”

2020-07-23周忠

商情 2020年25期
关键词:服务意识

【摘要】忍让是一种精神境界。忍让能实现个人的梦想,成就一番事业。高校后勤的工作宗旨、服务对象、经营职能要求后勤管理必须学会忍让和采取策略培养这种高尚境界,提高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后勤。

【关键词】学会忍让  高校后勤管理  服务意识

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师生提供直接服务的,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评价高校后勤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后勤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高校后勤对师生的服务包含物质与精神的两个层面,精神层面的服务对师生显得成为重要,因为精神层面的服务往往对师生评价后勤服务水平的优劣起关键作用,而精神层面服务要求后勤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忍让”这种心理境界。

一、忍让的认知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强调一个“忍”字。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中国文化中关于忍的说教太多了。其中的合理万分也确定使人获益非浅。在今天的世界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情绪偏激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给单位、家庭、他人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忍让。

“忍让”可以理解为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情绪是以生理唤起水平,面部表情,姿势和主观感觉的变化为特征的某种状态。情绪(emotion)一词的词根是“move”意思是“动”。情绪确定使人“动”起来,积极的情绪使人感到愉快更愿意帮助别人,消极的情绪使人产生愤怒、厌恶。就对行为和人际关系有破坏作用。“忍让”在社会心理学中的表现为服从;为了个人或团体的利益而服从。

忍让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佳话。战国时蔺相如顾全大局,甘愿忍让廉颇的冷嘲热讽,让廉颇自觉惭愧、负荆请罪,一出《将相和》留下千古美谈;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忍十年,开创大明王朝;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被封齐王,邓小平三起三落,成就了丰功伟迹。忍让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做人做事的大学问,学会了忍让,小忍可能避免事端,大忍可以大事化小。能否忍让决定了一单位能否实现管理目标,成就一番事业。一个忍功做到多大,将来的成绩就有多大。因此,忍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风范,是一种高尚境界,是一种无私的胸怀,没有忍让就不存在友谊和谐,没有忍让就不能实现管理目标和成就优势。

二、高校后勤管理要学会忍让

(一)后勤工作宗旨的需要

高校后勤的“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和内容。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分工所决定的。高校后勤管理必须准备把握自己工作的宗旨,为师生提供实际的优质服务,注重奉献精神,摆正位置,心平气和,学会忍让。、

(二)服务对象的需要

在高等学校内,后勤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教职工,尤其是社会生活经验丰富,阅历广,教育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对后勤服务的期望较高。而在实际中,高校后勤员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沟通能力较差的缺点,在工作上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对服务工作的流程是否科学合理服务是否能满足要求,如何能更好的为师生服务等问题缺乏思考,因此总是不能正确感知师生的要求,从而导致师生的期望服务和实际服务的差距,这差距要求后勤管理者服务时要学会忍让,正确理解师生的诉求。

(三)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重要目标是后勤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高校后勤社会化后既然有了经营职能,它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摆正顾客和经营者之间的位置,而“顾客是上帝”,在这种位置关系下,后勤管理者要学会忍让,为顾客服务好,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

三、后勤管理如何学会忍让

(一)提高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意识是学会忍让的前提。高校后勤管理要对后勤员工“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牢记工作宗旨,才能摆正位置,心平气和,踏实工作。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员工素质培养,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提高后勤职工对高校后勤地位上的认识,自身职业道德观和服务的价值理念的认识,把后勤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内化到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中,这样在后勤工作中,才能不急不躁,才能学会忍让,做好工作。

(二)心理引导

心理引导是提高员工“忍让”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創造生活奇迹,使你得到友谊,减少摩擦和困难。拿破仑·希尔指出要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事情。使自己置身在他的处境,你就会忍让他对你产生的不舒服,其次,群体规范的培养。群体规范从广义上讲 包括法律、制度、道德、风俗等;从侠义上讲包括公约、守则、纪律、校规等,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明确规定的准则条文,也可有自发形成,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公证的社会力量,它通过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群体规范赋予个体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群体成员产生一种压力,迫使也按照群体目标和准则调养自己的行为。

(三)机制制约

高校后勤管理要制定科学的机制对后勤员工“学会忍让”加以制约。如对后勤员工中能够与师生和谐相处,在为师生服务中受到委屈,学会忍让,忍辱负重,认真完成后勤服务工作,得到师生肯定认可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可以设立“委屈奖”,并将其工作事迹作为典型在后勤加以宣传; 对在后勤服务工作中不能承受委屈,与师生产生矛盾,甚至有过格行为,使后勤荣誉受损,在学校产生负面影响的要给予适当处理.在后勤服务中形成能够忍受委屈,学会忍让,维护形象的良好氛围,让师生满意.

高校后勤在推进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必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加强员工思想建设,强化心理引导管理机制,增强服务育人意识,树立“忍让”的服务理念,创建一流的后勤服务体系,努力使师生满意。

学会忍让是做好后勤工作的重要保障,统一职工思想。

参考文献:

[1]Dennis Coon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71-774.

[2]胡征宇,费伟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高校后勤[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周忠(1968.07-),男,江苏扬州人,汉族,副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服务意识
关于高校学生会干部提高服务意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探究
创新意识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儿童自我服务意识培养探究
新时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思路探究
物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与素质要求
对树立政工网服务意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