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意识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2016-12-13李阳

人民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服务意识服务型政府

李阳

【摘要】创建基层服务政府离不开基层干部服务意识的提高。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创新基层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和改善基层干部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强基层干部服务意识,将对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农村新兴市场体系,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工作 服务型政府 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和市场公平的重要主体。建设服务型政府对适应经济全球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层服务型政府干部权利与义务的划定

基层干部作为党各项政策的实施主体,服务于基层群众的第一线,是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意识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基层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就要明确基层干部的权利和义务,以更好的提高服务意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同时,权力运行的过程也促使民众来关心政治,在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马克思曾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表明权利和义务之间以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党的各种章程和条例都规定党的干部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所有权力,严格贯彻党的路线,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官僚主义和奢侈之风,全心全意为群众尽义务、谋利益,这是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党员干部权利和义务的本质所在。

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障碍

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要让基层干部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目前很多基层政府单位存在干部动态管理不健全的问题,部分地区对于干部的任用和管理仅仅拘泥于静态的考核,没有建立动态考察机制,试用期一过就基本定型,必然导致一部分干部不思进取,不作为的作风日益见长,服务群众的宗旨逐渐淡忘,权利和义务混淆,容易滋生腐败,严重阻碍了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基层干部服务意识薄弱。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不仅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创建,更关乎党在人民群众之间的地位和形象。目前部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差,服务意识存在偏差,反映在各个方面。首先,服务态度不积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颁布实施各种制度,而作为实施者之一,基层干部态度不积极会严重影响各项制度的实施,有损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形象,也对干群关系造成了一定的隔阂;其次,缺乏服务效率意识,部分单位缺乏明确的办事流程,存在懒散作风,严重影响基层群众办事效率;最后,服务过程中呈现出随意性的特点。工作程序缺乏创新,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建议置之不理,更不用说主动上门服务、发现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服务态度随意。而对于干部的任用和管理仅仅拘泥于静态的考核时,会严重影响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基层服务效率低下。基层工作呈现出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等特点。随着中央各项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群众工作也显得多样化,导致了基层工作效率的下降。基层工作人员下村交通和信息不够完善,在中央简化体制审批流程的大背景下,基层服务效率的低下更需要重新理顺和重构。

基层服务环境复杂多变。近几年来,国家政策对于农村加大了投入,对农民增收的持续关注,各类惠农政策、低保、扶贫资金分配成为了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群众工作的难点。比如由于低保资金分配不公引起的各类纠纷、群体性上访事件在很多贫困地区时常发生,对于干群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基层工作环境也比较艰苦,特别是老少边穷地等自然条件艰苦,交通信息不便,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限制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和群众沟通不畅也是造成干部服务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新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创新动态管理机制,激发干部工作动力。创新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责任义务,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和奖罚制度,以制度作为管理的主体,总体目标向服务基层群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方向转移;另一方面要通过健全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创新干部管理和选拔动态管理机制,适度提高基层干部尤其是事业编制干部的工资待遇,改革干部选拔策略,公车改革制度可以涵盖基层事业编制干部,适当提高下乡补贴,持续完善和创新乡镇干部到村挂职机制,使基层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创新政府服务职能,提升工作服务效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需要越来越主动。而基层政府由于工作环境限制,社会和民众的关注度不高,存在办事循规蹈矩、效率低下的情况,不利于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因此,需要从“多主体”、“全链条”和“生态”三个方面入手,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创建更好的发育和激励环境,“要我创新”转为“我要创新”,变“小众创新”为“小众”和“大众”共同创新,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基层群众。

创新基层服务意识,建立干群互动关系。树立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是建设公共服务政府的先决条件,而增强基层干部和基层民众的互动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必然要求逐渐转变工作方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意识,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担当的意识。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完善规章制度,纠正基层干部“官本位”、“权本位”等旧思想、旧观念,建立“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健全和完善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将干部基层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评价依据纳入干部考核范畴。通过基层干部亲自实践的方式深入基层第一线,让基层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重新树立干群鱼水关系,为创建基层服务政府提供和谐的氛围环境。

创新基层工作环境,培养干部宗旨意识。创新干部服务意识是创建基层服务政府的先决条件,而增强干部服务意识需要构建良好的基层工作环境。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复杂,基层干部的思想意识也容易受到波动,这不利于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创新基层工作环境一方面要从干部自身着手;另一方面也要有针对性的梳理基层规章制度和干部之间、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关系。理顺基层干部与村干部、村民之间的关系,给基层干部创造更好的服务环境为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提供先决条件。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要依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而基层由于制度、环境、人员等因素的约束,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尤为艰巨。本文以培养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为主线,创新基层服务型政府创建思路,界定了基层干部的权利和义务,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创新动态管理机制和改善基层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做了详细的探讨,对于基层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村民自治、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创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涉及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王澜明:《我国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中国行政管理》, 2012年第9期。

责编/王坤娜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服务意识服务型政府
做好基层工作档案管理浅析
青春洒基层服务助梦圆
浅谈疾控机构如何践行“两学一做”
社会管理要善于回应个人利益诉求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