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语境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2020-07-23梁晓晓郑蕾
梁晓晓 郑蕾
摘 要:1990年由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Bussnet&Lefevere)正式提出了“文化转向”。在他们的影响下,翻译研究拓宽了视野,即以文本内部因素的语言学为重点,转向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体制对文本选择及其翻译的影响。纵观中国传统译论,从汉代至南北朝一直延伸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到明末清初至五四运动时期以救国图存醒世为目的的翻译,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无产阶级文学翻译,都很好地体现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还需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中展开。本文期望通过分析中国语境下翻译中文化转向,旨在对目前“中国翻译基础理论体系建设”课题的讨论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转向;中国翻译史;反思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91
構建中国翻译基础理论体系不仅需要借鉴西方翻译理论,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更需要以我国长期的翻译实践为研究起点,提出体现中国语言特色的原创性的基础理论,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更好地支撑我国翻译学科的建设。因此,本文系统整理出中国传统译论受文本外因素的影响,从个性中发现共性,找到与西方文化学派所提观点的许多共通之处,在实践中找到理论支撑,进而更全面地理解我国翻译实践,对其基础理论体系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文化转向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欧洲中世纪。从词源学上看,它意指种植和畜牧养殖(husbandry),与表示“耕种”的英文单词(coulter)同源,而拉丁词源colere则表示“种植”“居住”和“崇拜”。培根时代指人的道德、身心发展,到了19世纪英国诗人兼翻译家阿诺德(Matthew Arnold)时代泛指各种社会生活,或抽象的文化。到现在文化的含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指[1]。转向即转换进行的方向,比喻改变立场。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1990年提出的文化转向即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指的文化层面来分析翻译这一实践活动。
从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到60年代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都在语言学的框架下进行。到70年代由功能主义学派提出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具有较强目的的交际性活动。再到80年代多元翻译系统理论及规范,将翻译研究从对转换的静态语言分析中摆脱出来和发现翻译过程的行为模式。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西方翻译研究转向文化层面,在宏观语境下看文本,即关注于文本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继承和发展了多元系统论,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翻译的定义,重审翻译的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的划分,把翻译研究推向了文化、社会、历史研究的洪流之中。认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的文本操作过程,涉及翻译文本类型的选择,译者和赞助人的角色,文本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以及依据读者接受水平和译者目的所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等方方面面[2]。“文化转向”一词在他们主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中被正式提出,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研究语言本身转向到语言外的因素。到90年代后期,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初步建立,翻译研究从形式规范阶段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层面的跨学科阶段。译作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还于无形之中影响人们的思想,以达到特定的文学、文化和社会目的。无独有偶,纵观我国翻译实践,无数译者们也是带着这种文化镣铐进行的翻译,勒弗维尔所提出的很多观点,如改写、利用和操纵,都能在中国找到共鸣。
二、中国语境下翻译中文化转向的体现
我国翻译史上有文本记录的笔译,始于东汉印度佛经的翻译。佛经翻译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其中最有名的是唐朝的玄奘大师。他翻译的佛经数量最多,直译意译兼顾,为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到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内忧外乱,传统士大夫和有识之士们通过翻译西方科技类和政治类的著作,来引进他们先进科技技术和思想,以期改变落后腐朽的社会。这时期的翻译目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精确转化,而是救国图存。因此,在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用上尤具时代特殊性,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当属翻译家严复。他在《译例言》中用“信达雅”三个字概括了翻译活动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理解上可能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并因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沿用至今。此后,我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参与了翻译策略及技巧方法的讨论。如鲁迅提倡的直译或硬译,就是让读者读起来不舒服,来治疗国人思想之疾。这些翻译家从自己翻译经验出发,从不同视角表达了对翻译的见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宣传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类文学成了翻译实践中的主要部分。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宣传无产阶级思想的文章。本文重点探讨这三个个性时期中的共性问题,即关注于文本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一)汉代至南北朝一直延伸到唐宋的佛经翻译
勒弗维尔认为赞助人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写和操纵实现的。佛教在中土的涵化,离不开改写。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解释和翻译佛经的方法就是“格义”,指“乃与康法郎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高僧传·竺法雅传》)。当时“格义”的翻译法渗入了译者对原文的诠释、改写,是翻译的创造性转换。翻译的改写除了译者的个人行为之外,更主要的是赞助人在起作用。从译场的设立,到组织译员,再到译经院,翻译活动就没有离开过官方这个赞助人的控制[3]。
赞助人作为权力机构的代理人可能会推动或妨碍翻译事业。因此,赞助人与其说是对“诗学”感兴趣,不如说是对意识形态更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格义作为一种翻译手段,其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读懂原文。正如巴斯奈特指出的不可译性问题: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格义”的翻译法可以起到解释原文的作用。而赞助人影响下的改写的目的,则是通过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教和道教相结合,形成中国自己的佛教文化,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
(二)明末清初至五四运动时期以救国图存醒世为目的的翻译
鸦片战争彻底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魏源在其编译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曾国藩、李鸿章等官僚为代表的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以自然科学为主,社会科学为辅,政治方面凡与“中体”不相合者不予引进[4]。他们旨在借鉴西方,达到制敌的目的。
清朝末期,政府统治腐败,外敌入侵不断,国家生死存亡悬于一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关键不在军事技术,而是政治体制的落后。最著名的当属翻译家严复,为了强调政治主张和醒世作用,他对原作都有所取舍和改造,而且在每一部译著前加上自序,表达自己的观点[5]。每一部译作都堪称第二次创作,体现了译者的政治主张,他所翻译的文章就不算是逐字对应,逐意对应。
五四运动时期是一次解放思想的浪潮,翻译西方先进文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倡导白话文运动,纵观其33年的翻译生涯,不难发现鲁迅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别求新声于异邦”的理想。其翻译文学的社会功用主要体现在启迪民智,改造社会、改变汉语,丰富民族语言[6]。他翻译策略和技巧的选择运用,正是为其翻译的社会功用服务的,在他翻译的作品中涌现了大量新词语。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无产阶级文学翻译
1949年,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以后,一切文学艺术都围绕这个机器转。文学翻译中的专业人士、赞助人和诗学的整体目标都是为意识形态服务。这一阶段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控制,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脱胎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相结合,在前苏联演变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方面要求作家(翻译家)如实反映现实,另一方面通过作品来传播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党性和党的路线。这一时期翻译家为了配合意识形态的宣传,选择狄更斯、巴尔扎克、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翻译。此外,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控制,还反映在翻译机构设施(赞助人)的设立上,如新中国成立后,马恩列斯编译局的设立集中国内最优秀的翻译家,在长达几十年时间内翻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译作。就时间跨度、翻译作品的难度,以及所翻译的数量,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历史上如果不能说后无来者,也至少前无古人[7]。
三、反思
中國人谈论翻译的那套东西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经验之谈,往往三言两语,有时甚至仅仅两三个字(如“信达雅”),根本缺乏理论的基本框架。反观西方翻译理论,概念定义清晰,结构框架完整[8]。中国人历来重实践,讲究实用,翻译活动亦如此,因而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整个实践活动的进行。反过来说,尽管中国译论尚缺完善的理论,但是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切切实实地存在。我们应该依据我国的翻译实践活动,融会贯通中西译论的相似点,加以比较,完善我国翻译理论上的经验之谈,形成互补局面。
本文通过我国翻译实践的三个阶段:佛经翻译、明末至五四时期的翻译和无产阶级文学翻译,旨在通过相似、相通点,立足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展开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研究,建设基础理论体系。这三个翻译阶段的发展,丰富了翻译技巧和方法,是对翻译活动认识的加深。应结合各个时期翻译学者的成就,从多纬度,比如本文提到的文化干预作为一个方面,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之有效的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使我国翻译建设之路走得更长更远更广阔。当然,也不能过分夸大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干预,而忽略语言本身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导致翻译学科丧失其本体。不能盲目扩大宏观环境对翻译的影响,我们也应看到历来翻译研究者在各自领域中为建设中国翻译研究大厦添砖加瓦。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学者在研究西方译论的过程中已经加入了中国元素。
参考文献:
[1][3][5][7]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96,413,424,429.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382.
[4]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95.
[6]甘露,骆贤凤.鲁迅翻译思想演变的三个维度[J].上海翻译,2019(5):80.
[8]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