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道德品质教育中角色游戏的作用

2020-07-23张军红

考试周刊 2020年60期
关键词:角色游戏道德品质幼儿教师

摘 要:幼儿一般是指学龄前的儿童,他们在婴儿期的基础上,体格、情感、智力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再在生活方面完全依赖于家长,不再需要喂饭,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从而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进行人际交往;开始有了遵守规则的意识,能接受长者的教导。总的来说,他们还处于比较懵懂的状态,虽然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价值观尚未成型,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老师也尤其要注意让学生在幼儿阶段便具有道德意识,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幼儿因其心智限制,难以接受深刻復杂的大道理,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游戏是幼儿老师们最主要的、最有效的、也是特有的教学手段。游戏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老师们会采取不同的游戏方式。文章以角色游戏为例,简述了它在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幼儿教育;道德品质;角色游戏;幼儿教师

一、 引言

幼儿角色游戏,充分利用了幼儿的想象力,模拟不同的场景,让幼儿对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扮演,展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例如在幼儿间比较受欢迎的“过家家”“买东西”等游戏,就是角色游戏的典型代表。幼儿在游戏中展现了他们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想象,符合幼儿心智发展。

学前教育这一概念提出于一百多年前,它的提出者——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成立了第一所以培养幼儿为目的、具有现代幼儿园雏形的幼儿园,打破了过去将幼儿园当作慈善事业或社会福利机构的传统。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过于看重,忽略了情商的培养,让幼儿的成长失衡;直到80年代以后,这种不平衡的教育模式才引起重视,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幼儿园是学前期儿童受教育的场所,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系统地、科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逐步迈向成熟。

我国的现代幼儿教育在20世纪初开始起步,清末时期,在湖北成立的湖北武昌蒙养院,是我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但之后因时局变动,幼儿教育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90年代末早教概念的萌芽,幼儿教育的发展极其迅猛,截至2018年,我国幼儿园数量接近27万所,较2010年的15万余所增长了接近一倍,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逾4600万人,幼儿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 角色游戏对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的意义

许多专家指出,如果在学前教育阶段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类似珠算、识字、拼音等知识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幼儿在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会得不偿失,影响幼儿在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结合时代要求,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制订教学方案。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现代幼儿教育要求的基础的教育方式,它充分尊重幼儿充满想象力的特性,让他们对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物的认识,对不同事件的判断按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营造出一个“虚拟而真实”的社会。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对于人际交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现实生活有一个简单的概念,对于人类社会的一些道德准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同时幼儿虽然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大部分还是只掌握一些简单的语句,而通过角色游戏这种表演式的教学方式,幼儿可以以肢体语言、情绪波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再局限于言语对话的方式,老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表现较明确地知道他们的看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从而能对幼儿的素质有一定的影响。

三、 角色游戏对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的作用

(一)对情绪的体验

幼儿的情绪对比成年人,表现出相对外露、明显的特征。例如刚刚入园的小朋友,往往会出现大哭、吵闹等负面行为,有的幼儿可以在较短时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也有不少幼儿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对集体生活产生反感,这种情绪如果不能在尽快以合适的方式消除,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幼儿园生活,还会对他们的整个求学生涯产生不利后果。面对这种情况,幼儿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游戏的方式,来抚慰他们的心情:在面对自己熟悉或喜爱的东西或场景时,幼儿往往会很快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投入自己喜爱的事务中去,因此幼儿老师可以将广受儿童喜欢的玩具、鲜艳的游戏标识等布置到场景中,让幼儿的心情变得愉悦快乐;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来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扮演的人物、游戏必备的道具等,让幼儿充满热情地投入角色游戏过程中,情绪变得积极向上,不再陷入初入园的负面情绪之中,老师还可以借此了解幼儿的心理偏好、心智发育情况等,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对信心的培养

幼儿老师一方面要参与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一方面也要注重游戏的结束过程,以合理的、有效的点评作为游戏的收尾。幼儿还没有经历过很多挫折,比较脆弱敏感,因此老师以开放的心态看到幼儿的角色游戏,而不是将角色游戏视为一场考试,划定标准答案,而是要以开放的、理解的心态看待幼儿的游戏成果,对于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师一方面要指出这些缺陷,一方面也要积极挖掘幼儿的优点,如创造性的构思、真挚的情感表现力等,让幼儿既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又能因为这些鼓励增强自信。如果老师只注重对幼儿的批评,对幼儿的游戏结果表现出否定或嘲讽,会让刚刚离开“温室”的幼儿受到巨大的打击,甚至从此变得自卑胆怯,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产生厌恶心理,失去幼儿教育的意义。并且对于一些表现力或者领悟力较差的幼儿,老师不能为了自己的教学方便,不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而将他们排除在角色游戏之外,使他们与班级感觉格格不入,并且因此这种排斥而对自己产生否定感。这对幼儿的自信心塑造极为不利,老师要积极鼓励这一类幼儿,发掘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安排一些适合自己的角色,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老师对幼儿的表扬,也不可以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为了完成教学工作而说一些空话套话,而是要仔细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表扬的时候结合他们的实际表现;对于不足的地方,也不能只是批评了事或者怕伤害幼儿而不予置评,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以较委婉的、照顾幼儿自尊心的方式提出,引导幼儿思考改进的办法。

同时,老师虽然要注意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教学以鼓励为主,但是不能盲目追求“表扬教学”,以使幼儿过于自信,变得自大,要把握好表扬的度,以免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有害。

(三)对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后面的小学生活,能够一步步地开始与社会的接触。角色游戏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如通过“过家家”的角色游戏,幼儿可以和同学一起组建成“小家庭”,并进行父亲、母亲、孩子等的分工,并对“父亲”“母亲”“孩子”这三个角色的工作进行分工,如“父亲”要负责购买日用品,“母亲”要负责做饭,“孩子”要协助“父母亲”的工作,同时可以让班级的其他幼儿分别扮演“超市员工”“饭店主人”等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游戏,幼儿可以掌握简单的生活常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以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生活技能方面,还包括自制力。作为幼儿,天性烂漫,随心所欲,对于规则、制度的感受几近于无,缺乏自控力。因此角色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如买东西要付钱、结账要排队等。老师要让幼儿将角色游戏中的行为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将游戏行为和现实行为统一,比如扮演超市员工的幼儿,要负责清点货物,整理货架,帮助顾客寻找物品,因此他们要具备基本的物品保管能力,做事要有条理,遇到有困难的人及时伸出援手,这些都可以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

(四)及时进行引导

角色游戏反映了幼儿对于现实社会的认知,例如幼儿喜欢的“过家家”游戏,便是在模仿自己家中父母日常的生活状况,幼儿的生活体验越多,脑海中的素材就越多,游戏的内容就能越丰满,表现得越真实。如购物游戏中,如果幼儿曾经随同家长去过超市,就能了解購物的流程,并且让其他的小朋友也学到相关的知识。老师可以将有经验的幼儿组织起来,由老师扮演顾客,将背包寄存在服务台后进入超市购物区,对照清单购买需要的物品,在找不到的时候向“导购员”求助,采购完毕后到收银台排队,待“收银员”扫码结账后将物品打包好离开,幼儿通过观察这些场景,能够了解购物的流程,然后老师再让剩下的同学进行这个游戏,让幼儿的感触更深;同时老师还可以教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并介绍它们的用途,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体会“导购员”热情、耐心,“收银员”细致、严谨的优良品德;对于幼儿一些因为缺乏生活经验而做出的违规举动或者不符合逻辑的想法,老师要及时进行正确的指导,避免造成一些错误的示范,让游戏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五)增加现实体验

幼儿的天性是好动的,将幼儿教育完全限制在课堂上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老师应该将现实体验与校园教育结合在一起,如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去公园踏青、去福利院做义工等,让他们扩大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进行相应的角色游戏教学时,可以把这些实践体验与游戏场景、内容的设置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的时候重温之前的体验,或者在体验时温习自己之前在游戏中的行为,让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全面。

四、 结语

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育部门和幼儿老师要充分意识到角色游戏的意义,让幼儿的素质得到提升,为幼儿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雄茹.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J].学周刊,2019(36):187.

[2]王殷婧.浅析幼儿教育中有效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9(23):170.

[3]秦燕燕.提高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14):17.

[4]吴小丽.幼儿品德教育点滴谈[J].甘肃教育,2018(3):32.

作者简介:张军红,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六幼儿园。

猜你喜欢

角色游戏道德品质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