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视野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2020-07-23杨海明
杨海明
【摘要】预算绩效评价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事关单位整体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强化全员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深刻剖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强化全员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意识,规范预算绩效评价相关制度建设、构建科学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预算评价执行效果、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水平等方面着手,有效推进其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 评价体系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实施,是基于相关科学评价方法的指导,对内部财政支出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与评价的管理模式,其以预算管理为手段,进行科学预算分析,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深刻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对策。
一、预算绩效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预算绩效评价主要是立足于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与相关主体的绩效目标,通过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有效明确,规范评价标准,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所研究单位的财政支出情况进行科学评价,确保能够有效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其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需要涵盖绩效目标、资金主要应用情况、实施进度、资产配置与使用等具体内容。
(二)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1)有利于预算支出科学性的有效保障。预算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财务管理工具,其借助科学方法的应用,对相关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科学预测绩效效果,剖析预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强化预算支出科学性。
(2)有利于单位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通过预算绩效评价的实施,建立以预算为手段,评价结果为依据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评价与全面监督统筹管理的规范机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3)有利于预算支出资金使用效率的不断提升。通过对预算资金支出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效排查资金损耗与浪费严重的项目内容,监督相关部门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预算支出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评价理念缺失,单位内部重视度不足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核心作用在于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与外部审计工作的强化,确保其内部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序推进。然而,现阶段,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其重视度不足,认为其制约了单位的正常管理,对其重要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预算绩效评价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
(二)单位内部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绩效评价形同虚设
现阶段,许多行政事業单位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预算编制与执行进行分离,对于编制中所列出的相关类别,不能按照编制要求做到专项利用,存在执行中资金挪用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工程项目而言,由于资金本身比较有限,在建设中挪用其他项目资金的问题凸显,造成内部预算执行不力,削弱了预算绩效评价。
(三)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畅
科学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得以有效推行的必要条件,需要针对不同单位的基本情况,明确绩效评价目标、具体评价方法与相关指标等多项内容的设置。然而,在实际中,许多单位将其看作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予以对待,不能严格规范评价流程,进行科学统筹,造成最终的评价结果不能充分反映实际问题,可操作性不足,限制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此外,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只是有一两名财务人员负责,其由于一直以来负责的只是基础会计核算业务,对预算绩效评价并不熟悉,又没有规范的制度体系予以指导,造成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资金拨付与绩效评价相脱离,不能有效指导绩效评价问责管理,导致长期以来内部管理始终得不到切实改善。
三、行政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全员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意识,规范预算绩效评价相关制度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背景,克服传统行政体制“重分配,轻管理”的落后理念,正确区分预算绩效评价与单一财政监督与审计工作的区别。作为国家层面,应尽快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情况制定符合其实际管理现状的预算绩效评价相关法规、制度,强化整体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意识,确保各项工作都符合法律法规的约束与规范。
(二)构建科学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预算评价执行效果
科学的预算评价体系离不开健全的内部组织机构管理、科学评价原则与方法的指导以及共享数据库的强有力支撑。因此,首先,应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建设。其作为整体评价的重要基础,需要由财政部门牵头,打造覆盖省、市、县各级部门的绩效评价组织管理网络,夯实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内部沟通与合作,确保内部业务与资源能够实现有效整合与即时共享。其次,坚持科学公正、规范引导与权责明确的管理原则,规范公开透明的组织程序,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明确奖惩管理办法,切实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再次,按照行业属性的不同,科学选择合适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现阶段,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有因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因素分析法主要是针对能够影响预算绩效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明确不同影响程度,有效识别风险因素;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对引起绩效最终结果的不同成因进行对比,剖析主要问题所在,以形成对应的改进策略;成本效益分析法是通过直观的动态数据分布趋势进行直观展示,以优化绩效评价管理程序,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最后,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全面完善单位内部绩效评价数据管库的建设。由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操作流程较多,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予以推进,因此,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数据库,将其与评价体系指标内容进行有效匹配,以实时掌握数据变化动态,提升整体预算评价工作效率,规避主观评价的过多干预,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水平
为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水平,引起内部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需要将最终的评价结果与单位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相挂钩,强化人员的危机意识。根据最终结果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规范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性,转变传统预算资金管控观念,将评价结果与资金应用分配事项进行全面整合,统筹考核内部完成情况,针对预算评价相关指标任务不达标的部门与人员,减少其预算资金额度分配,结余的额度转给完成情况良好的部门,以调动内部人员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强化内部资金规范监管,提升整体的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
四、结束语
预算绩效评价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事关单位整体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强化全员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单位实际需求,从强化全员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意识,规范预算绩效评价相关制度建设、构建科学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预算评价执行效果、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水平等多方面着手,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崔晓凤.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1.
[2]王勇.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
[3]杜方兴.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效性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