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07-23魏雪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文章分析小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原则,结合课堂教学,探索适合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学合作;策略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很受广大教师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仅能够形成融洽的生生和师生关系,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目前由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方式、评价等体系不够健全,教学方式研究不够深入等限制条件的存在,导致初中数学小组学习没有普遍达到理想的效果。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浅显论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学合作的原则
(一)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一切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南。初中數学教学活动中采取的小学合作教学方式,绝不能是漫无目标,随心所欲开展的,而是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等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理解、扩展的基础上开展的。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小组合作方式,按照由浅到深、由难到易、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设定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这种渐进的过程中,没有学习的压力和挫折感,自然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如果想“一招吃遍天下”,势必会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等,选择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科学的小学合作学习方式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各种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宜的小组学习方式,凭借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核心素养也就会得到全面、快速地发展。
(三)小组合作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科学的评价体系就像是教学的指挥棒一样,能够指引教师沿着评价体系确定的评价目标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因此,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作用。这就要求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公平性,好的评价体系要根据具体教学实践而定,不能是凭空想象,一定要来源于教学实践。其次,科学的评价体系,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且能够科学地指导教学实践。最后,评价体系要体现公平和适度,对教师要公平、对学生要公平,而且评价指标要适度,适合各类教师和学生。
二、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不够明确
在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只要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在合作学习的前期教师要精细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学习预期效果等等,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引导和纠偏,在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布置相应的思考或者作业,并且开展合作学习效果的考核等工作,所以,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中发挥着组织者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教师要么全盘操办,成为合作学习的主导,要么全盘放任,让学生完全自我组织、自我进行。这两种方式都出现了走极端的问题。此外,学生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中同样也会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布置,按部就班进行,没有机会或者没有热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得比较淡漠。另外一种就是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合作学习,由于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预期教学效果的把握不明确,所以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完成不好学习任务。
(二)对合作学习内容准备的不够充分
在合作学习中,也经常会出现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内容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问题。体现在教师教学环节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主要依靠临场发挥,或者放任学生随便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这就让学生的小学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小学合作学习的作用。此外,由于教师的不重视,自然不会给学生提前布置小学合作学习的预习任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也是盲目地顺应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思考拓展思维,导致小学学习的场面混乱,效果不佳。
(三)按照座位等方式随机分组不够科学
在课堂数学小学学习中,很多教师喜欢按照座位将学生分成几组。这样的分配方式忽视了小学成员的科学合理搭配原则。因为这样的分组方式可能会让学习层次相同的学生分到一个组。一个科学合理的小组应该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不同能力和不同特长的学生充分融合在一起,在小学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发挥各自专长。比如让善于组织的同学作为小组学习的组织者和导演,让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小组学习的主持人;让善于动手操作的同学作为小学学习的操作者;让善于思辨的学生作为小组学习的谋划者等。如果把相同类型的学生组织在一个小组里,必然不利于小组学习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等,只是按照学生的座位进行分组,没有充分考虑到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 开展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指挥作用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发挥着组织和指挥的作用,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因此,广大数学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姿态,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身份,合理摆正自己的位置,让课堂小学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小学学习中真正得到锻炼。再次,教师要在小学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小组自主学习。在学生发现问题时适时给予解答,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给予纠偏。最后,教师除了作为指导者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作为一名组员,积极地融入小学合作学习中。
(二)科学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适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从小组合作目标、合作方式方法、合作措施、合作效果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论证。在课堂小学合作教学中,科学分组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小组合作方式,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于原设定较难的问题等,可以在课堂上适当降低难度,对于原设定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适当提高难度。适当开展小组间的互动教学形式。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偏,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混乱和无领导的状态。
(三)科学合理设置课堂小组结构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科学合理设置合作小组。首先,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划分为相同数量的各个小组。不同的教学内容,小组人数可以不同。其次,小组的划分不能仅仅按照座位等采取就近的原则,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和能力层次进行科学合理搭配,要让每个小组里的成员各具特色。如一个小组里要有外向型的学生,也要融入內向型的学生,要有适合做组织者的,有适合做主持的,有适合动手操作的,有适合分析研究的等等。再次,在小组内部,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色,给予具体的工作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学合作学习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最后,小组之间的结构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广泛开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氛围,调动初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等,掌握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小组学习评价体系,使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满红英.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40-743.
[2]祁胜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39.
[3]陈兆瑞.浅析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0(3):21.
[4]陈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1.
[5]魏治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三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24.
[6]张发军.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50.
[7]丛日峰.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119.
作者简介:魏雪萍,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