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承

2020-07-23马奕慧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华文化

摘 要: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创造了数之不尽的灿烂文化,为后代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本文以南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为研究对象,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际,着重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中职 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教学 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2

引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爱国爱家、谦虚礼让、诚实守信等许多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可以触动学生心灵,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 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针对提高南疆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南疆少数民族中专学生,能够正确的、积极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中华传统文化现状分析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与许多国家接壤。喀什地区地处新疆南部,少数民族聚居比例达到了92%,学生国语教育基础较弱,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语缺乏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存在着国语水平低和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大部分学生只知道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较为陌生,例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端午节邓传统节日的了解很模糊,甚至不知道这些节日的由来,也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着与中华传统美德不符的综合素质,不尊重师长、诚信意识淡薄、自制力差、重利轻义、责任感缺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理想信念缺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个中西方文化交汇交融的地方,如何教育好青少年一代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1.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1.1受国语水平限制

中职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的乡村,平时知识面狭窄、收看电视节目以及日常生活都以维吾尔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汉语基础相当薄弱,听、说、读、写、能力较差,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较薄弱,特别是对一些传统文化认知的机会就会更少。

1.2受教师的影响

基层教学单位师资力量薄弱,民族中小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教师,他们对汉语的字词,文章的讲授问题不大,但是由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有限,因此在讲解古诗词的过程中,方法单一,讲解过于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认为古文难学,学不懂。

1.3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因受到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不多,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传统优良品质的培养缺失。部分家长把解决温饱问题作为他们的第一责任,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很少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认为这些取决于老师和学校的培养。

1.4社会原因

由于地处边疆,这里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传统节日的氛围不浓,政府没有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渲染节日的气氛,弘扬传统文化力度不够、形式单一,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学生进书店的机会少,接触的书籍有限。很多学生没有看过春晚,对“猜字谜、踩高跷、划龙舟和闹元宵”这些传统活动没有亲身经历过。

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在南疆很少能找到踪迹,不得不让人反思。如何依托语文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国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质,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学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应对措施

1.积极推进国语普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治国安邦的重器。”(王艳君,201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到理解,形成认同。作为教师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第一、想办法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国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好国语。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学生不懂国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范围就会缩小,掌握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的途径就比较窄,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无法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只有通过国语学习才能拓展他们的思路,汲取更多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更好地发展壮大本民族文化,推动新疆经济的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习惯。鼓励学校民汉学生结对子,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积极推进民汉混合编班,消除语言沟通障碍,促进民族间的交流,达到文化和谐、社会稳定的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三、社会合力共同推进国语普及。通过夜校、职业技能培训、幼儿园和小学普及国语等各种途径推广普通话。大力实施广播、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让广大农村群众在家能收听、收看到精彩的节目,学会普通话,感知外面的世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2.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而语文则是精神基因最重要的载体。(夏库拉,2019)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课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和内容,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思想上的认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教育。比如在讲到《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在讲解新课前先给学生普及了中国都有哪些傳统节日,然后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品读课文,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隆重和热闹。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按照课文记述的顺序讲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二十二孩子们买杂拌、爆竹,大人们准备年货;腊月二十三放鞭炮,吃麦芽糖、江米糖;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准备年货做大扫除;除夕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守岁;正月初一男人们到亲戚家,妇女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店铺关门;正月初六店铺开张,伙计们轮流逛庙会、天桥、听戏;元宵节张灯结彩、放花炮、看花灯、吃元宵等。通过PPT给同学们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温馨与美好的画面,让他们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了老北京浓浓的年味。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鼓励学生要热爱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首都北京过春节,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气氛。

3.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职生的实际生活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差较远,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薄弱,如何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多积累,挑选出课本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把相关的传统文化渗透在其中。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学生任何时候都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高素质的人;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播放视频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比如讲到《京剧趣谈》这一课,老师费很长时间才能讲明白的问题,短短一段视频就让学生一目了然,并且通过视觉冲击更容易加深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学生们通过视频中精美的化妆、精彩的表演和各种优美的唱腔,抑扬顿挫,角色众多,感受到了中国戏曲所拥有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课文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知识大比拼环节,让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

4.密切师生关系,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一位老师你想让学生尊敬你,听你的话,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就必须与他们建立起密切师生关系。要对学生充满爱,体贴和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面对青春期的烦恼,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给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面对他们犯错,不愿意悔改,要不断地循循善诱,用身边的事例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让他们觉得受表扬,是老师在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受批评,是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希望他们能更快更好的成长,心怀感激与敬佩。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在语文课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变得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能有自己的思想,不受人摆布;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能冷静思考,在脑海中浮现出在语文课时老师所讲过传统文化,明白其中所蕴藏的人生哲理,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一个教师最大的成功。要在课堂上时时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引导学生努力奋斗,将自身理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5.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张维维,2019)开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社团、主持人社团、书法社团、课本剧表演社团、剪纸社团等。通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在每天的早读时间让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唐诗等,每周视听课让学生观看《孔子》《神笔马良》《老中醫》《王昭君》等电影电视剧,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语的兴趣培养。提倡生动愉快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学生人才的培养中去,不断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情趣,充分满足了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塑造中职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供依据。

结语

一个国家的强盛,要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没有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没有办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新疆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还很长,还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我校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经典诵读为基础,以特色语文课为依托,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激励,鼓励学生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携手共创幸福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昕.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中职语文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66):

128-130.

作者简介:马奕慧(1980.02— )女,汉族,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