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研究

2020-07-23金晓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金晓红

【摘 要】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5)以及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研究组采取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χ2=5.238,P=0.022)。治疗后,研究组FiO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t=3.671,P=0.001),研究组PaO2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6.091,P=0.001)。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较优,可改善患儿呼吸状态。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发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1]。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以正压通气为主,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本院对5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了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诊断标准,出生后存在呼吸急促、呻吟、发绀以及鼻翼翕动等症状,胎龄为27~37周。

患儿家长已知晓此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排除标准[2]:重症呼吸性酸中毒者;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者;先天畸形者。

对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5)以及对照组(n=55)。研究组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胎龄为(32.42±1.14)周,平均体质量为(2.32±0.42)kg;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平均胎龄为(32.28±1.09)周,平均体质量为(2.41±0.46)kg。在性别、胎龄、体质量评分等方面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采取双鼻塞通气,设置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模式,呼吸末正压为4~5cm H2O、吸气峰压为15~20cm H2O,呼吸频率设置为20~40次/min,吸气时间为0.4~0.5s,结合血氧饱和度调节吸入氧气体积。血氧分压控制为50~80 mmHg,血氧二氧化碳分压为40~55 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为88%~92%,pH为7.35~7.45。当呼吸末正压≥3cm H2O,吸气峰压≤14cm H2O,呼吸频率≤20次/min吸入氧体积<0.3,并且血气分析正常,患儿相关症状消失,即可将呼吸机撤离。研究组采取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设置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模式,参数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有效:通气治疗后,满足撤离呼吸机标准后可顺利撤离,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呻吟等有所缓解,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效:经过通气治疗后,症状并未明显改善,并未达到撤离呼吸机标准,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另外,比较两组患儿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以及血氧分压(PaO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当中以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双遍录入,以SPSS 17.0完成统计學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52/5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44/5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χ2=5.238,P=0.022)。

2.2 两组患儿FiO2以及血氧分压PaO2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FiO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0.091,P=0.927);治疗后,研究组FiO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t=3.671,P=0.001)。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PaO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0.615,P=0.539);治疗后,研究组PaO2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6.091,P=0.001)。见下表1。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早产儿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所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会对患儿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以无创正压通气为主。无创正压通气又包括间歇正压通气以及持续正压通气两种形式。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了间歇正压通气,对照组采取持续正压通气,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较对照组(80.00%)更高(χ2=5.238,P=0.022);治疗后,研究组FiO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t=3.671,P=0.001),研究组PaO2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6.091,P=0.001),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4]。采取持续正压通气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病情,使患儿呼吸期间保持气道扩张,可改善跨肺压力。但部分患儿后续依然需要给予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会对患儿产生一定损伤,并影响整体治疗效果。间歇正压通气能够让患儿产生更高的平均气道压,进一步促进患儿呼吸运动[5],让气体可快速进入患儿肺部进行交换,可降低再次进行有创通气治疗概率,有利于患儿预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较持续正压通气疗效更优,可进一步改善患儿呼吸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敏敏,刘存勇.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13-15.

[2] 周栩平,王新华,康乐,等.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5):689-691.

[3] 王宋青,闻建军,施益农.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2):2219-2222.

[4] 林婕华.持续与间歇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7):111-113,123.

[5] 沈金月,钟紫外.经鼻间歇与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3):20-23.

猜你喜欢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INSURE技术与常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治疗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