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航空港区对中原地区经济贸易促进作用分析

2020-07-23张子琰赵瑞瑞马小雨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航空港空港

张子琰 赵瑞瑞 马小雨

【摘要】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不靠边境,远离海洋,发展参与国际贸易和竞争,航空是最实际有效的桥梁和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航空经济逐步成为既陆路经济、海洋经济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我国航空运输的竞争力,同时也将打开中原地区发展的突破口,为本地区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中心。

【关键字】郑州航空港  中原贸易  空港经济

1、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现状分析

1.1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现状。目前,航空港区的产业基础依然是物流和临空产业,外向型经济的特征明显,其发展脉搏与国际政经形势密切关联。例如,位于南港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的手机组装和制造规模大、吸纳就业多,园区一些中高端制造业也在穩健上升,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颇有亮点,发展态势很不错。通过这六七年的发展,航空港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在某些小范围区域已经形成了城市生活业态。领事馆区是郑州给港区的国际化期望,南站会展则需要2022年第二季度开通,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1.2郑州航空港区优势分析。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航空工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创造有利的航空航天条件,使航线在各个方向上相互连接。在以新郑机场为中心的两个小时的航线内,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人口分别占全国的95%和90%;郑州航空港区地处中原腹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互联互通,位于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粤港澳等主要经济区的中心,空域条件良好,在航空运输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便捷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郑州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铁路、公路、航空构成了通达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已开通客运航线186条,全货机航线34条,国内外通航城市和地区117个,飞机“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随着航空港和国际陆港的加快建设,郑州已形成“铁、公、机”三网联合、区港联动、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

1.3郑州航空港区劣势分析。除了地理优势以外,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适合空运的高端制造业所占份额相对较低;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太低,消费购买进口商品的能力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离我国传统国际航空资源的主要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还很遥远,其高昂的运输成本限制了集散地潜能的发挥。通关效率低。空港地区尚未形成较完善的通关机制,随之而来空港地区结关效率低,不能充分体现其高效性,这是中原地区由来已久的弊端。其他许多机场海关都具有“多点报关,机场验放”通关模式,郑州机场海关依然没有配备,

2、郑州航空港区对中原地区经贸促进作用分析

2.1打开中原地区贸易发展突破口。2019年全省货物运输总量21.86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8595.7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11.15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0%。旅客运输周转量2012.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机场旅客吞吐量3184.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机场货邮吞吐量52.42万吨,比上年增长1.3%。年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6080.26公里,其中高铁1915.1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966.76公里。随着郑州航空港区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在航空港区带动下逐渐形成的空中网络,使得中原与中国各地区以及世界多地紧密连接起来。

作为河南省的首府,郑州建立了一个系统化的“五纵五横”与“双十交叉”的铁路系统,以及一个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相结合为基础的基本公路运输系统。尽管近几年河南地区航空运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完善,但依然是约束河南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提高完善的一大弱点。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伴随着地是环境污染高,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工业结构。

2.2提高中原地区贸易优势。提高空港航运竞争力。郑州空港的建设以其与众不同的运输条件和相对优势为基础,有效减轻了国内航线资源的负荷,也提高了空运能力。建立一个大陆与世界货物运输中心地带,分担在国内其他城市机场货物运输等任务,更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空运能力以及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立一个大陆与世界货运中心,分担在中国其他地区机场货运和集散任务,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空运能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整体实力。改进开放平台服务。郑州空港需要逐渐改善新郑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仓储及示范机制,促进世界货运、分销、供货和进出口加工业务的发展。在内陆港口地区设立跟踪检查站,加强货运站、仓库和港口检查等基础设施,改进港口自动化、机械化管理和整体运营,加快港口发展建设。此外,河南省将会加快建造电子边境检查站,建立二十四小时的海关服务、企业和边境管制服务以及结关和检查服务,提高与沿海地区和其他港口的联系,并通过以上方式:创建互连运输网络和高效运行的对外开放路径。

2.3优化与升级中原地区贸易。工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基础与核心,和国家及区域经济增长、资源分配等问题息息相关。最近几年,中原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地优化与调整仍在继续,然而参考其他各区域,中原地区地工业结构实际上依然有着不合理,轻工业结构依然很薄弱,产业升级压力过大等。航空物流服务产业、先进的制造工业和现代第三产业作为空港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但推动了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相邻近城市经济的积极发展。在航空港区占据主导地位的通常是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小、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伴随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这些产业不可避免地会形成高端产业集群。

3、郑州航空港区促进中原贸易发展对策

3.1完善物流集散职能

在建造港口区作为一个区域物流集散中心过程中,将它影响覆盖区域地货物通过航空运输送往全球。另一方面,全球各地的货物借助港口区进入航空港覆盖区域,从而实现航空港物流集散职能;支持中部地区企业走向海外,参加国际竞争,并通过在线电子服务与多机构连接精简手续、降减时间和出境费用。它在生产与消费链中的主导作用促使郑州航空港港口得以建成。它为中原经济建立了开放平台,以增强河南与其他地区的共同进展,克服开放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张娜.基于扎根理论的航空港经济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01):26-30.

[2]于越,曹利强.“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航空港临空产业发展规划[J].创新科技,2019,19(03):55-61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航空港空港
临空经济视角下航空运输的发展研究
“一席话”的来历
我国首个空港经济区排行榜发布
紫外法快速测定中原地区12种蔬菜VC含量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以法治保障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关于空港口岸旅检通道落实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空港股份(600463)逆市上扬
哈尔滨市加快发展空港物流产业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