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分别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
2020-07-23汪睦祥
汪睦祥
(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300)
脑梗死病症的诱发因素可归结为因脑动脉存在破裂或闭塞情形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病变,其中以急性脑梗死更为多见且常见[1]。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8年3月~2019年5月于我院实施急性脑梗死治疗处理的患者98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49。参照组男女例数之比为25:24,年龄均数为(63.23±3.23)岁;观察组男女例数之比为26:23,年龄均数为(64.76±3.76)岁。
1.2 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全部患者基础性的治疗处理,包含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降压药物、供氧疗法、缓解颅内压等。参照组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即给予患者尿激酶静脉滴注处理,尿激酶的给药剂量为150万U,将尿激酶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混合液,随后静脉滴注混合液,滴注时间保持在半小时内,同时应确保前十分钟滴注完成1/2。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压水平、神经功能的相关指标实施密切的关注处理。观察组采用尿激酶动脉溶栓疗法。首先应置入导管并明确闭塞部位,之后将微导管置于血栓周围区域,将25万U尿激酶与50 ml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混合液,随后手推注入或泵入混合液,并将流速控制在1万单位/min,持续注入,至尿激酶的总剂量达到150万U为止,注意整个治疗过程的持续时间应低于2小时。泵入期间,若患者存在血管未通情形,需转交上级医院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结局。
(1)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显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彻底性消退;有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无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征并无明显的变化迹象,甚至趋于严重化。
(2)记录、对比治疗期间两组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不良症状:颅内出血、其余位置出血。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诊治结局对照
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诊治有效性明显高出16.33%(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诊治结局对照[n(%)]
2.2 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
参照组中颅内出血、其余位置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对应例数为6例、8例,对应占比为12.24%、16.33%;观察组中颅内出血、其余位置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对应例数为3例、3例,对应占比为6.12%、6.12%。可见,较之参照组,观察组中颅内出血、其余位置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存在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
3 讨 论
血栓的主要组分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故而临床上通常给予患者溶栓药物,并使其与血栓中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发生反应,进而实现疏通血管的目的[3]。尿激酶是一种存在于健康人体肾组织及尿液中的蛋白酶,对内源性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具有直接的刺激性作用,进而实现溶栓的功效。静脉溶栓属于临床上使用较为频繁的溶栓手段,其操作流程相对简便。有研究证实,尿激酶动脉溶栓疗法的溶栓反应相对迅速,相较于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能够更加迅速的改善血管的阻塞状况,对血管供氧、供血功能的快速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较之参照组,观察组诊治有效性明显高出16.33%,观察组中颅内出血、其余位置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存在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诊治结局甚佳,对患者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系数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