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PDA业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0-07-23李园月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出版商馆藏馆员

周 同 李园月

(1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10;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95)

1 引言

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即“读者决策采购”,是按照读者需求驱动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采访模式。该模式主要根据读者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由图书馆确定购入资源。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于2010年将PDA纳入“图书馆十大趋势”计划之一[1]。2011年,胡小菁首次在国内提出PDA概念,并界定PDA是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由图书馆确定购入资源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采访模式[2]。由此,开启国内读者决策采购的发展之门。图书馆PDA的概念、举措和方法水平也不断随之深入,一系列以读者需求为主导的图书馆PDA方案被提出、实践,成功解决许多读者的个性化借阅需求。然而,目前国内PDA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改善。如PDA推广,平衡馆藏结构、经费控制、馆员结构调整、评估PDA项目、读者素质、纸电出版时间差、目录完善的问题、图书馆馆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3]。为此,本文结合当下图书馆“互联网+”发展和PDA执行情况,汇总各馆特色PDA业务管理方面内容,提炼PDA项目评估业务管理内容分类,再依据PDA项目业务分类情况,制定相关业务指标条款,以此探索与国内PDA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指标体系的设计

图书馆PDA模式开创了将借、采、藏融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该模式旨在整合图书馆及出版机构资源,利用运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云平台、智慧图书馆,直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4]。根据PDA模式管理流程、业务分类设计对应PDA业务指标体系。

2.1 PDA流程介绍

完整的PDA执行过程包括读者现场选书、读者选购下单、选购图书入编、购借图书入藏、订单结算、统计分析六个环节[5]。每个环节蕴含一系列系统性应用场景,场景一一介绍、分析如下:(1)读者现场选书。读者在本地具备PDA业务图书馆的任一终端设备上进行需求申请,通过互联网数据分享获取所需的目标书籍;(2)读者选购下单。读者选好书在销售人员处确认读者身份信息,由书店销售人员扫描读者所选图书的ISBN号,系统自动衔接、对接图书馆书目系统,完成读者的借书订单环节。(3)选购图书入编。在完成借阅订单,书店销售人员对所借书目标记RFID设备,系统自动将书目识别信息上传至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完成图书的图书馆编目环节,尔后,读者即可带走图书。(4)购借图书入藏。此环节后则与常规图书馆借阅书目管理流程一样,读者在规定借阅期限内,前往图书馆按期归还书籍即可。(5)订单结算[6]。与常规借阅一致,图书馆系统针对PDA业务书籍每日自动备份、建立日志,以此保障图书馆与书店间的账目核对、清算。(6)统计分析。包括统计书籍流通统计、读者借阅统计、读者统计、畅销书统计等等,以此掌握PDA项目整体情况,制定下一步PDA业务的改善计划。

2.2 PDA控制分类

根据PDA项目管理流程环节控制,对PDA业务的管理控制环节进行分类,从PDA项目流程画像分析,PDA控制环节主要包括业务流程、技术模式、服务效能、流通效率、节能效率、馆藏体系等。其中:(1)业务流程。指图书馆为读者考虑采选、借阅、归还制定的服务顺序、项目秩序、步骤环节等。(2)技术模式[7]。指借、采、藏一体化服务管理平台应用的技术支持。(3)服务效能。指PDA业务开展的效果,一般以读者满意度为基础指标进行监督、测评。(4)流通效率[8]。指书籍流通的快、慢。(5)节能效率[9]。指工作人员及读者所节约的时间成本。(6)馆藏体系[10]。指PDA馆藏影响情况,一般情况下以图书馆PDA业务的结构性与系统性为考核指标进行评估。

2.3 PDA业务指标体系

除根据PDA业务控制分类特点及需求外,PDA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还需遵循“科学性、目的性、客观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将成熟评价体系与方法作为参考基础,再经历多轮讨论、论证,以此确定PDA业务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PDA业务指标体系

3 评价方法及过程

3.1 构建判断矩阵

设计PDA业务问卷,向8位应邀专家成员发放多轮《PDA业务指标意见征求稿》问卷,待所收集反馈意见收敛后,最终收回问卷共6份。问卷成分包括管理学副教授1人、图书情报学副教授1人、南京图书馆“陶风采”基层业务骨干4人。最终确定PDA指标体系判断矩阵Aij,详见表2:

表2 PDA指标体系判断矩阵Aij

3.2 一致性检验

两两对比具有复杂性特征,不同专家指标理解不同,测度标准会被专家个人经验左右。为了减小影响,对判断矩阵Aij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AHP法数学公式[11],在EXCEL中利用POWER、SUM、MMULT等函数对判断矩阵Aij进行一致性运算,计算过程与结果如下(见表3):

表3 判断矩阵Aij一致性检验过程计算表

得λmax=6.5663,算矩阵Aij偏离一致性指标CI=0.1133,由n=6通过查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得RI=1.24,得矩阵检验系数CR=0.0913<0.1。可见,检验系数低于0.1,矩阵Aij通过一致性检验。

3.3 权重分析

由判断矩阵计算可知,特征向量Wi代表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通过归一化处理,确立二级指标合成权重。详见表4:

表4 权重分析表

4 评价应用分析

4.1 指标权重讨论

指标权重显示,PDA模式业务流程(0.2952)占据权重首位,具有最高的实践价值与研究意义。因此,图书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顶层设计把控好PDA流程的严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PDA图书馆资源的服务性能、国有资产安全保障性能;其次,公认的技术模式(0.2458)位居第二,说明现代科技支持PDA业务十分重要,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拓宽了图书馆各类阅读服务项目的实现;再者,服务效能(0.1624)占据第三位,进一步论证了PDA模式源于服务效能的考量,是增加图书馆图书服务品质,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一种途径;流通效率(0.1447)是公共图书馆PDA模式下文献吞吐量的一种表现,其重要程度被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认可[12];PDA的节能效率(0.0956)相对数值较低,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在于馆员事务性工作负担。据调查发现,虽然PDA业务大大方便了读者,但对图书馆馆员而言一些流程管控、软件维护、系统操作及服务说明等基础性工作并未减少,有些程序甚至会加重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负担,对此,节能效率不被看好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最后的馆藏体系(0.0563),PDA模式对馆藏体系要求较低,大部分馆藏工作分散至书店、出版商等单位,图书馆仅负责PDA返还图书馆后期的技术加工,为此,图书馆不涉及馆藏更具体操作,这一块自然易被行业忽视,导致评估指标权重值不高[13]。

4.2 政策启示

根据指标权重讨论分析,在PDA业务模式中,对图书馆馆员、读者、出版商及图书馆相关自身存在一定的考量,衔接政策具有一定启示。具体政策分析如下:

4.2.1 图书馆馆员策略

对于图书馆馆员而言,PDA模式的实施实际增加了馆员的工作量,馆员需要审核读者的购买请求,判断推荐的书目是否有购买的需要,购买前确定是否有馆藏副本,避免重复购买等。针对馆员工作量增加的问题,图书馆需采取适量的奖励措施提升馆员工作的积极性。馆员在图书馆馆藏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负责书目选取的馆员对文献的理解和对读者需求的认知决定了馆藏建设是否全面合理。针对PDA模式可能会造成馆藏结构失衡的问题,馆员在审核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拒绝有碍馆藏建设的购买请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4.2.2 读者服务策略

对于读者而言,PDA模式在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读者也应规范自身行为,增强个人素养。在行使读者决策采购权利之前知晓选书规则,明确自己的选择是确实对自身所需且于馆藏有益的。不盲目触发购买,不做不负责任的荐购。图书馆针对读者使用PDA过程中的行为应采取适当的奖惩机制。

4.2.3 出版商策略

对于出版商而言,要提升自家资源的质量和可获取度。出版商应提供完整的MARC记录,以便在电子书PDA的施行中提升可选书目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增强专业员工的素养,提升在采购目录中对文献描述的完备度和准确度。狭隘的看法认为PDA的施行使出版商损失原有的利润,图书馆小批量购买使出版社面临销售的不确定性。其实PDA模式的盛行正是出版商调整自身运营模式的良机,出版商应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运营策略,纸电同步发行,允许纸电一体采购,提升配送速度,借助PDA拓展业务渠道,提升业务能力,实现出版商与图书馆的双赢。

4.2.4 图书馆策略

对于图书馆而言,PDA模式使得图书馆的部分纸本图书采购从大批量采购向小批量采购转变,增加了图书馆纸本图书采购成本。图书馆应明确PDA项目预算,通过与出版商协商获取更高的采购折扣、控制请求购买书目的单价、控制单人次单月最多允许请求购买图书的册数、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设置不同的选书权限等方法控制PDA项目成本。针对PDA项目执行造成的馆员工作量剧增的问题,图书馆应采取适量的奖励措施激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目前,PDA项目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图书馆应加强宣传推广,采取展览、讲座等方法让更多人了解馆内PDA项目以及PDA项目的参与规则,避免因读者使用不当、不必要采购等现象。图书馆需要阶段性评估读者的阅读行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触发购买的条件设置。图书馆和书商需及时更新各自的馆藏目录以及书目记录防止读者查不到书或者图书馆重复购买等问题。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施行现状的分析及其业务指标体系的评价,发现业务流程、技术模式、服务效能、流通效率、节能效率及馆藏体系依次影响图书馆PDA业务的实施,其中业务流程的影响最甚。然后根据制定的指标体系的内容从不同的图书馆角色角度对未来PDA的实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由于当前PDA业务的实施各馆各特色,每个实施PDA业务的图书馆都会根据馆内现状及政策,实施特色的PDA业务,或与当前馆内服务相融合,或对PDA业务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而本文针对当前普遍实施的PDA业务模式进行评价体系设计,对图书馆PDA基本业务的评价具有普适性。未来可以以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不同图书馆PDA业务的特点,建立更为丰富具体的PDA业务评价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出版商馆藏馆员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各行各业
2006年国际消费类杂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