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2020-07-23郭振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夹闭术下腔开颅

郭振辉

(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800)

患者由于局部血管扩张,导致其脑血管病灶部位形成凸起,产生颅内动脉瘤。这种肿瘤很容易发生破裂,引发患者脑出血。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时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中,对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两种手术对比,观察预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需要,将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36例比对组和36例实验组。其中,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1:1,年龄50~70岁,中位(60.75±4.36)岁。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止血药物、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引流和防血管痉挛药物治疗。比对组行开颅夹闭术。实验组行介入栓塞术。

为患者做脑部CT扫描,对其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进行Fisher 分级和Hunt -Hess分级。计算其瘤体长径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等资料,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1.3 观察指标

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患者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恢复良好:患者术后有轻微缺陷,但不影响正常生活。轻度残疾:患者术后有部分残疾,生活尚能自理。重度残疾:患者术后身体残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植物人状态:或者死亡:患者术后没有认知能力,但是没有宣布脑死亡。或患者宣布死亡。

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数据进行统一计算。使用(±s)、t值以及百分率和卡方进行组间对比计算。当P<0.05,组间比较存在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6个预后预后情况比较

患者6个月随访的预后情况比较,实验组恢复良好情况优于比对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和植物人状态或者死亡的情况,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6个预后预后情况比较(n,%)

2.2 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分析,发现手术时机、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分级、Hunt -Hess 分级、AR是影响两种手术预后的相同主要因素。另外,开颅夹闭术属于有创手术,介入栓塞术属于微创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对颅脑的损伤程度也是其出现不同预后情况的原因。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1]。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与脑血栓、高血压出血一起被称为脑出血的三大主要原因。开颅夹闭术可有效治疗颅内动脉瘤,对于缓解动脉瘤压迫形成的神经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属于有创手术,手术时间长,对患者脑组织和周围神经组织的伤害比较大,术后会产生肺部感染、脑积水以及脑血管损伤等多种并发症。这种手术的风险性很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介入栓塞术属于微创手术,治疗脑动脉瘤,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引发的并发症比较少[2]。同时,也可以提高预后效果。两者比较,介入栓塞术的安全性更高,预后效果更好。

两种手术的预后情况都受到手术时机、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瘤体长径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的影响。另外,开颅夹闭术属于有创手术,介入栓塞术属于微创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对颅脑的损伤程度也是其出现不同预后情况的原因。

猜你喜欢

夹闭术下腔开颅
显微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