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地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南藏区的实践与经验

2020-07-23普永贵余文兵

关键词:迪庆民族团结云南

普永贵,余文兵

(1.云南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基石,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始终是关乎云南全局的大事。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民军队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和宣传队作用,积极参与云南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如何化解矛盾、疏通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进步是做好边疆工作的首要任务。早在1949年下半年解放军向西南地区进军时,中央针对边疆的特殊情况确定了“慎重稳进”方针,同年中央批准《二野前委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1)《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页。,在准确判断云南复杂的民族关系和紧张的阶级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客观形势的基础上,对军队部分党员中可能存在的大汉族主义遗毒、歧视少数民族的倾向等予以清算。在1950年进军西双版纳、保山等地区时,部队实行野战军地方化,并担负剿匪、征粮、发动群众三大任务。驻滇13军和驻滇西14军各师分片包干兼做地方工作,师政委担任各地区的地委书记。(2)《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官兵深入村寨,宣传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搞生产,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为了尽可能团结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始终本着“用政策解决问题,比用枪炮解放问题好得多”(3)《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争取民族上层人士,逐步培养民族内部的新生力量,推动上层人士进步,为社会改革铺平道路。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驻云南军队继续从疏通民族关系入手,加强对敌斗争,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并保障1952年7月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内地山区具有封建政治统治基本未被触动的特点,土改时首先从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入手威慑敌人,实现发动和组织群众、解决政权问题的目标。在实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的地区,自始至终坚持自上而下的和平协商,不断加强统战工作,对部分反抗和抵制土地改革、甚至发动叛乱的地区,解放军坚决实施平叛,(4)宁蒗县的奴隶主和中甸、德钦、维西三县的藏族农奴主与大凉山支头(大奴隶主)和西藏上层窜通一气,先后于1956、1957年发动武装叛乱,反抗和抵制土地改革和解放奴隶,昆明军区和中共云南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采取了进军平叛的措施,于1956年按照和平协商方式进行改革,并于1958年初结束。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由于对边疆民族地区形势的认识和判断上出现失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边疆的民族工作上出现了偏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巨大损失。这一时期,驻云南军队依然认真执行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中心的各项民族政策,在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全面融入全省的“五抓”“两带”工作。(5)“五抓”即抓培养民族干部、抓生产、抓生活、抓文化教育、抓卫生工作,“两带”即带科学技术、带先进思想。为实现将民族工作队增至5000至1万人、实现一乡一队的目标,部队派出大量官兵,到1965年底,民族工作队增至1200多人(之后扩充到7000人),分布在230个边沿一线乡。工作队“从帮助群众学会盖房屋、缝衣服、磨豆腐、做酱菜,提倡刷牙、洗脸、用蚊帐、盖被子等入手,传授生活多样化的先进知识。”(6)《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203页。这一时期由部队和地方组建的民族工作队,对稳定边疆,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对培养锻炼少数民族干部和扩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66年5月,云南也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为了避免云南民族工作遭破坏,昆明军区党委结合云南边疆所处地理位置和民族地区特殊情况的实际,根据1967年3月1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于3月18日宣布对边疆各地州实行全面军事管制,决定对边疆第一线地区的“文化大革命”改为正面教育,不开展“四大”,同时规定内地师生不准到边疆搞串连。(7)云南全省于1967年3月31日实行全面军事管制。边疆第一线地区包括贡山、福贡、碧江、泸水、盈江、梁河、陇川、瑞丽、潞西、畹町、镇康、耿马、双江、沧源、澜沧、西盟、孟连、江城、景洪、勐海、勐腊、绿春、金平、河口、马关、麻栗坡、富宁和腾冲县的边沿地区。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文化大革命”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冲击。1972年春,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党委调研民族工作情况,向中央上报《关于云南省民族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对林彪的“政治边防”作了一定的批判。(8)《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14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不仅实现了边疆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并进行了新的探索,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开创了党在边疆民族工作的新局面。1981年4月21日中央书记处批准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总结道:“全省的党组织、人民政府和驻省解放军,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实行‘慎重稳进’的方针,在各项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照顾民族特点,尊重群众意愿,取得了很大成绩。”(9)《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编写组:《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上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进入新世纪,驻云南军队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工作,继续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迪庆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驻迪庆部队(10)本文使用的“驻迪庆部队”这一概念,系指驻迪庆以及驻训迪庆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其中包括中央军改前隶属于军队,后又转隶地方的军事单位,不包括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特此说明。是积极参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一面旗帜。多年来,迪庆州民族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迪庆特色”的路子,民族宗教工作创造了在维护祖国统一前提下各民族相互包容、彼此认同和友好相处的全国性示范。本文全面梳理了驻迪庆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做法,客观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发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背景下部队参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践内涵,以期为其他驻边疆(境)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示范与借鉴。

二、驻迪庆部队:促进云南藏区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迪庆州辖区居住有26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9%,是全国藏区民族成分较多的地区之一,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四大宗教并存,具有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治藏方略,以把云南藏区建成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新藏区为目标,以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统领,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驻迪庆部队是众多创建工作参与主体之一,在迪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迪庆社会依然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农奴主和农奴在法律上的地位极不平等,农奴主采用野蛮刑罚来维护对农奴和奴隶的统治,藏民族内部奴隶主与奴隶、奴隶主之间的争斗不断。迪庆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含多神信仰),汉族与少数民族、各民族间的隔阂较深,加之帝国主义和蒋特土匪的挑拨离间,使这种隔阂更加复杂化。1936年贺龙率军北上途经迪庆,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贺龙率领红军将领到松赞林寺拜访主事的八大老僧,赠送亲手写就的“兴盛番族”锦幛和一对精制大瓷花瓶。1950年5月迪庆全境解放时,解放军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广大僧侣及群众的信赖和支持。1950年11月下旬召开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工作会议,将云南藏族地区划为边沿区实行分类指导,驻迪庆部队充分履行军事职能斩断了帝国主义和蒋残匪、境外敌特伸向藏区的魔爪,消除了对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对部分民族上层、群众的挟持、控制,开展大量疏通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方面的工作。 1951年9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剿匪,巩固国防的十项公告》(11)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与经验》上,载《今日民族》2009年第8期。,要求进入民族地区的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安部队及工作干部,严格遵守“保护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居乐业,巩固祖国国防”的纪律,部队派出大批民族工作队,深入村寨,宣传党的政策,帮助群众搞好生产,为群众防病治病,做好民族团结工作。1956年10月至次年1月,云南省副省长张冲率领中央民族访问团云南分团五分团,到迪庆的中甸(今香格里拉)、维西、德钦等县,向藏族等各民族群众、民族公众领袖、僧侣、信徒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慰问,宣传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基础的各项民族政策,部分官兵参与该项工作。1972年5月,云南省委和昆明军区党委共同以《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下发地州市县委,意见提出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汉族干部和人民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12)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与经验》上,载《今日民族》2009年第8期。作为搞好民族工作的指导方针,决定西双版纳、德宏、迪庆、怒江4州行政直属省革委会。1983年8月云南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特别向驻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全体指战员发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的《倡议书》(13)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与经验》上,载《今日民族》2009年第8期。。

驻迪庆部队全面参与到迪庆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出资出力建设各地通村公路、水、电、卫星通讯、文化等基础设施;引进重庆、四川马铃薯加工企业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加大宣传力度,让香格里拉县的尼西土鸡变成了“金凤凰”;与藏族特困学生结为“助学帮扶对子”,和地方政府签订《结对帮扶协议》;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清理污水沟、清理河道、加固河提、植树造林;虎跳峡风景区、香格里拉县洛吉乡发生重大森林火灾,驻地部队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与山火展开殊死博斗;军(警)寺共建中,武警部队为寺院购置灭火器材、宣传消防知识、宣传国家政策、义务巡诊。驻迪庆部队官兵创造了迪庆历史上数个第一:修通全州第一条乡级公路,第一次在高原建成塑料大棚,第一次将高产奶牛养殖技术引进高原,改善了迪庆藏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多年的实践,云南形成了民族团结工作长效机制,其中就有“建立和完善军民、警民共建‘两个文明’,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场(农场)群共建‘两个文明’,增强民族团结的机制”(14)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与经验》上,载《今日民族》2009年第8期。,在建立和完善这些机制中,包括驻迪庆部队在内的驻滇部队开展了大量实践,在迪庆民族团结工作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的健康道路上发挥了军队的积极作用。从1983年8月云南省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到2012年7月间召开的数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都有驻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获得“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的殊荣。

三、促进云南藏区民族团结进步:驻迪庆部队的探索和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强调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突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生态保护第一。(15)习近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载《 人民日报 》 2015年8月2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驻迪庆部队在云南藏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寺院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和实践,推动并加速了迪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步伐。

(一)支援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云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建设发展是实现云南藏区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驻迪庆部队积极支援迪庆自然村道路畅通、水利电力设施建设等工作。2015年初,香格里拉、德钦两县人武部会同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团结线、畅通线、双拥线、致富线、安全线”的目标,开展共建“文明滇藏线”活动,先后组织官兵700余人次、沿线12个民兵护路小分队共800余人次进行护路、修路和维护交通秩序等工作,确保了滇藏线的畅通。2015年开始,武警云南总队联合上海总队定点帮扶维西县傈僳族村寨念里米村,针对当地交通不便的实际,硬化36公里串户路,村通硬化路率达97%,基本实现通组到户,购置60盏太阳能路灯覆盖全村,2018年又投入80万元援建该村民族文化活动广场,方便开展群众性文化、健身娱乐活动。(16)刀志楠,李波,高卓鹏:《武警官兵助力脱贫攻坚 云南傈僳族村寨发生“巨》变”, http://www.tibet.cn/cn/news/zcdt/201912/t20191211_6721921.html,中国西藏网,2019-12-11/2020-02-26。驻迪部队也参与到迪庆各地水、电、卫星通讯、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迪庆军分区先后帮助群众架设10千伏高压线13公里,安装4400瓦的汽油发电机一台,修建3000瓦小型水电站一座;建成大大小小的各类灌溉、饮水蓄水池上百个,修建三面光水渠9500余米,埋设自来水管15500米;在海拔3780米的山上安装卫星电视中转站一座。(17)黄更业,段建勋:《军心连着藏民心——云南迪庆军分区帮助藏区群众脱贫致富纪实》, 新华网2009年5月8日;钟兴良,蔡泓谷,赵丕聪:《为了香格里拉更美好 ——迪庆军分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纪事》,载《解放军报》2009年9月28日。2013年,迪庆军分区先后启动了“梅里之光”和“梅里星光”行动,(18)“梅里之光”和“梅里星光”行动是迪庆军分区2013年以来先后实施的两项扶贫工程。“梅里之光”行动于2013年由德钦县人武部政委司川发起,目的是利用网络平台牵线,聚集各方爱心,解决藏族中小学生辍学、上不起大学的难题,行动得到迪庆军分区支持,军分区协调地方将“梅里之光”行动纳入州重点扶贫项目。2016年3月,在落实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关于军队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指示的过程中,为全面整合各方力量,加快藏族群众脱贫速度,迪庆军分区将“梅里之光”行动发展为“梅里星光”行动,将帮扶范围由原来的教育帮扶扩展到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帮建等领域。2016年春,迪庆军分区从“梅里星光”工程中拿出20万元为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进行主干渠清淤整治,解决了村民灌溉用水问题。另外,迪庆军分区为改善挂钩扶贫村的人居环境,还先后投入50万元为五境乡霞珠村安装100盏太阳能路灯。

(二)扶持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就业是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工作,驻迪庆部队一直将这些工作作为重要任务。2012年,武警迪庆支队与德钦县奔子栏镇下社村等15个自然村结成共建对子,武警迪庆支队共与125个村民小组开展挂钩帮带、与15个基层组织签订共建协议。2014年,香格里拉县人武部共建立11个扶贫点,联系52个贫困户帮助98名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子。

扶持优势产业发展。2015年初,武警云南总队联合上海总队定点帮扶维西县傈僳族村寨念里米村,逐户制定措施,整合资源力量,投入了575万元带动贫困村民种植乌天麻,2019年念里米村乌天麻种植面积已达200亩,年产量91吨。(19)刀志楠,李波,高卓鹏:《武警官兵助力脱贫攻坚 云南傈僳族村寨发生“巨变”》, http://www.tibet.cn/cn/news/zcdt/201912/t20191211_6721921.html,中国西藏网,2019-12-11/2020-02-26。2016年开始,迪庆军分区自筹7.5万元、协调100万元用于为五境乡霞珠村发展当归、烤烟、桔梗特色种植和生猪、黄牛、土鸡规模养殖。(20)张美:《迪庆军分区走访慰问扶贫挂钩点贫困户》,http://diqing.yunnan.cn/system/2019/01/29/030190755.shtml,云南网迪庆频道,2019-01-29/2020-03-06。迪庆军分区还以“梅里星光”工程名义在霞珠村等启动了山鸡、牦牛特色养殖等13个扶贫项目。

积极促进就业。2015年10月,武警迪庆支队积极协调维西县人社局、农科局专家到村寨进行劳动技能、种养殖和普通话培训,设立了10万元提升就业技能基金,对学习驾驶技能、汽车维修、烹饪等人员进行补助,提高百姓就业技能,解决剩余劳动力,至2018年已安排协调62名村民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其中25名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21)和建芸:《军民鱼水情更浓——武警云南总队迪庆支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http://www.xgll.com.cn/xwzx/2018-09/20/content_343164.htm,香格里拉网,2018-09-20/2019-07-08。

(三)抢险救灾,保一方平安

驻迪庆部队始终把迪庆各民族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诉求,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抢险救灾中诠释“军民一家亲”的内涵。

承担抢险救灾任务。在2013年“8.28”“8·31”抗震救灾中,仅武警支队官兵就连续奋战10个昼夜营救被困群众27人、转移受灾群众1000余人,搭建帐篷5800平方米,排除各类险情50处,义务巡诊1800人次,捐款6万多元。(22)吴霄,李茂舒,罗吉明,陈学渊,李善明,王文涛:《迪庆5.9级地震 云南省部队官兵救援忙》,载《云南日报》2013年9月1日。2014年,独克宗古城“1·11”火灾发生后,驻迪庆的武警消防支队、武警迪庆支队、迪庆军分区接到火警后迅速调集力量奔赴火场,云南省消防总队和昆明、丽江、大理消防支队官兵驰援。仅武警迪庆支队连续奋战36小时后,疏散了群众3000余人,群众无1人伤亡。(23)和建芸:《军民鱼水情更浓——武警云南总队迪庆支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http://www.xgll.com.cn/xwzx/2018-09/20/content_343164.htm,香格里拉网,2018-09-20/2019-07-08。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洪峰抵达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上江乡境内,武警迪庆支队连夜出动80余人,转移地势较低的上江乡多个村庄846户、3300余民众。

承担平时的安保任务。驻迪庆部队是香格里拉的守护神、藏族人民的“菩萨兵”永远是雪域高原的“金珠玛米”。除了非常态的抢险救灾外,驻迪庆部队平时还保护着迪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迪庆举办重大活动时更是如此。如2017年9月,武警迪庆支队、大理支队及714团大量官兵承担并圆满完成庆祝迪庆州成立60周年大型活动的安保任务。维护大型佛事活动秩序也是驻迪庆部队的重要任务,每逢松赞林寺等寺院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武警官兵、消防部队都承担着维护佛事活动的秩序和安全职责。如2012年,迪庆寺庙举办各类佛事活动多达30余场,投入军警力共1千余人次、车辆120余台次,实现了重大活动无安全事故。(24)扎史江初:《迪庆藏区寺庙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卓有成效》,http://119.china.com.cn/fhjd/txt/2012-07/31/content_5205783.htm,中国消防在线,2012-07-31/2019-07-09。

(四)助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坚持民族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驻迪庆部队参与民族进步创建中的重要工作。

资助贫困学生。驻迪庆部队始终秉承“资助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一个村寨”的理念开展助学活动。武警迪庆支队每年拿出20万元设立助学基金杜绝因学返贫和辍学现象,为维西县康普乡念里米村的本科、大专、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学生每年每生分别给予补助资金4000元、3000元、2400元、1200元、600元,(26)和建芸:《军民鱼水情更浓——武警云南总队迪庆支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http://www.xgll.com.cn/xwzx/2018-09/20/content_343164.htm,香格里拉网,2018-09-20/2019-07-08.截止2016年6月,武警迪庆支队积极开展结对捐资助学活动,帮助400余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帮助50余名学子圆了大学梦。(27)何莉洁:《真情服务暖民心 武警迪庆支队促进民族团结二三事》,载《云南法制报》2016年6月29日。迪庆军分区干部2014年10月与迪庆州民族中学贫困学生进行“1+1”结对助学,覆盖汉、藏、傈僳、纳西等8个民族,2014年和2015年分别给予65名优秀贫困学生8.2万、6万元的资助,(28)陈学渊,拉茸春批,谭森:《迪庆军分区干部助学州民中贫困学生》,http://www.xgll.com.cn/xwzx/tpxw/2014-10/19/content_155241.htm,香格里拉网,2014-10-19/2019-07-09; 陈学渊,谭 森:《迪庆军分区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http://www.xgll.com.cn/xwzx/2014-08/31/content_148148.htm,香格里拉网2014-08-31/2019-07-09;陈学渊:《迪庆军分区捐资助学州民中》, http://www.xgll.com.cn/xwzx/tpxw/2015-11/19/content_155241.htm。香格里拉网,2015-11-19/2019-07-09。同时又以“梅里之光”工程名义筹集近60万爱心资金,资助98名藏族特困学生重返校园,其中有36人毕业后进入技工学校,15人考上大学。

(五)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

(六)开展军(警)寺共建,创建和谐寺观

驻迪庆部队按照迪庆州“贯彻中央宗教政策,高度重视宗教事务管理的能力,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示范目标,积极开展“军(警)寺共建”活动,松赞林寺能够在迪庆藏区起到稳定器和压仓石作用,也有驻迪庆部队官兵的奉献。一是支持寺院软硬件建设。2012年,武警8750部队与松赞林寺管委会签下警寺共建协议,并赠送长号、唢呐、螺号等法器;(32)贾松基,向强:《武警8750部队向云南迪庆松赞林寺赠送团结大鼓》,载《人民武警报》2012年5月22日。2014年,武警迪庆支队及时筹措60万元支持寺院僧侣活动中心的装修;部队官兵自发捐款7万余元建成维西县寿国寺门前200多米长的泥水路。(33)杨勇:《在迪庆高原有这样一支队伍 值得我们认识和敬佩》,载《迪庆日报》2016年6月16日。2016年3月,武警云南省总队拨款150多万元援建松赞林寺卫生室。(34)易腾,李世才:《武警部队与云南迪庆松赞林寺携手推进“警寺共建”》,http://www.yn.xinhuanet.com,新华网云南频道,2014-03-22/2019-07-09。二是加强寺院消防管理。迪庆消防支队结合全州松赞林寺、东竹林寺、红坡寺、德钦寺、飞来寺、奇登阁寺等40余座大小寺庙的实际,增加灭火器材、理顺电气线路、修筑消防水池、配置消防手抬机动泵、消防水带、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和设备,提高了寺院的抗御火灾能力。三是义务巡诊。武警支队医疗队每年均会多次到松赞林寺、东竹林寺、承恩寺等寺院及周边地区为僧侣和群众开展义务巡诊,为方便僧侣看病,武警支队还专门制作便民联系卡保证医疗人员随叫随到。迪庆军分区邀请43医院6名心血管专家到松赞林寺义务巡诊,为寺庙僧侣义诊926人次,发放各类药品9000多元。(35)李银发,王献民:《迪庆军分区邀请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专家为寺庙僧侣义务巡诊》,http://yn.yunnan.cn/dq/html/2011-03/14/content_1529781.htm,云南网,2011-03-14/2019-07-09。

(七)宣传红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驻迪庆部队与地方共同携手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融合,军地共同倡导“红色文化进村寨、民族文化进军营”,军民在寓教于乐中传承和发展着民族文化。驻迪庆部队每年都开展“文化进乡村、进社区”文艺演出活动,同时给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表演的节目既有饱含本土气息的民族歌舞,又有充满兵味的军营文化,舞台上既飘荡着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族《锅庄》《弦子》和傈僳族《阿尺木瓜》等旋律,又上演反映军民团结的《洗衣歌》《雪山顶上红旗飘》《北京的金山上》等优秀节目。驻迪庆部队坚持“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艺术促进民族团结”的目标,在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过程中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信任,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驻迪庆部队参与云南藏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驻迪庆部队官兵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决执行军委主席负责制,对党忠诚,努力学习并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时刻服从并服务于党的发展大局,把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到部队的各项具体行动上。首先,驻迪庆部队始终以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官兵,对驻军官兵进行军魂教育。在官兵中开展无产阶级世界观、革命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军队性质与宗旨等教育。做到始终同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权威,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其次,驻迪庆部队始终坚持对官兵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传承红色基因,巩固良好军政军民关系”作为重要任务,官兵在教育中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为开展迪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奠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 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在国内外政治、军事斗争中,始终要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为最高目标,并将其作为党领导下的军队在全国各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驻迪庆部队始终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治藏方略,以及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深刻领悟国家对藏区建设的目标及任务。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迪庆军分区在第一时间组织官兵认真学习座谈会精神,(36)杨理智:《迪庆军分区组织官兵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http://www.xgll.com.cn/xwzx/2015-08/31/content_189213.htm,香格里拉网,2015-08-31/2019-07-08。通过对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出“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的学习,把握了驻迪庆部队做好藏区各项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及措施。驻迪庆部队始终秉承我军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充分发挥驻军工作队、宣传队作用。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助力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迪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让迪庆各族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多种途径增进与宗教人士的友谊,经常与寺院僧侣召开座谈会,邀请僧侣到部队连排和库室参观,使僧侣了解部队的情况并与部队建立起深厚友谊;官兵以各项工作为契机不断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增进迪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坚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

驻迪庆部队着眼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大局,在处理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人士的关系时,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驻迪庆部队各级组织和全体官兵能自觉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人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为寺院重大佛事活动提供安保服务,关心寺院建设和僧侣日常生活,坚持常年到寺院看望慰问、送医送药、清除积雪和整治环境。(37)尤祥能,李莎,杨抒燕,杨峥:《红军精神薪火传》,载《云南日报》2016年10月13日。形成了始终从政治上、法律上看待军队与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人士关系问题的重要经验,做到依法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事件,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驻迪庆部队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反恐维稳任务,对各种企图破坏迪庆民族团结良好局面和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始终做到严密防范、坚决打击,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四)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尊重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

不同民族具有的特征导致了民族间差异,民族差异具体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以本民族风俗习惯是否受到尊重来衡量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态度,任何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刺激和伤害民族感情,在藏区极易被敌对势力或别有用心的人用以煽动民族仇恨、制造事端。这种情况也会反映在国家与某一或某几个民族间。驻迪庆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长期以来,在开展民族工作、融洽民族关系上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对少数民族差异的客观科学认识,在学习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尊重迪庆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赢得迪庆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认可,并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驻迪庆部队持续开展的“唱民族歌曲、学民族语言、跳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的“三学一交”活动,增进了军队与各族群众间的相互了解、信任和尊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五)坚持协助地方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乡镇村委会以及各群众组织的堡垒作用

基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矛盾最突出的聚焦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都在基层,因此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关系到所有工作的开展,有效发挥作用是基层工作的基础和堡垒。驻迪庆部队不是把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看成一句口号,而是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和使命,始终把协助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定位为加快云南藏区稳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2014年,迪庆州委组织部、迪庆军分区政治部结合州委“千促活动”开展了“军警地共创服务型党组织”行动,由部队营连基层派出1名党务工作能力强、熟悉社情民情、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兼任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开展支部共建共促活动。(38)谭明忠,严浩,申海山,陈学渊:《雪域高原遍开军民团结发展之花 ——迪庆州坚持军民深度融合促稳定、促团结、促发展工作纪实》,载《云南法制报》2015 年6 月8 日。独立营党委根据“成片共建、连线共建”的军民共建思路,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金龙和仓房社区总支委建立挂钩共建,营领导分别兼任两个社区党总支副书记,(39)谭明忠,严浩,申海山,陈学渊:《雪域高原遍开军民团结发展之花 ——迪庆州坚持军民深度融合促稳定、促团结、促发展工作纪实》,载《云南法制报》2015年6月8日。部队官兵与地方领导“同议一件事、同下一盘棋”,金龙社区被云南省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这些工作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保障了各项民族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坚持部队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机协同,服务地方建设、保障地方发展

驻迪庆部队始终将部队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服务地方建设、保障地方发展。武警8750部队首次驻训迪庆就与该州签订了《共建平安藏区协议》,双方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共建活动,促进警地合作,促进迪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建设平安藏区共同作贡献。2013年,迪庆州委、州政府就制定并实施《关于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来,驻迪庆部队除圆满完成上级安排部署任务的同时,把民族工作摆到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干部培养等作为部队重要工作任务,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联系,开展走基层、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寺院的“六进”活动,开展了结对帮扶、送温暖、送爱心等活动。

(七)坚持大力培养军队少数民族干部,为迪庆发展稳定培养和输送人才

少数民族官兵具有人熟、地熟、语言通等天然优势,在驻军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驻迪庆部队非常重视军队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培养出优秀藏族干部龚曲此里;获云南省军区“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先进典型的德钦人武部藏族部长陈智祥;获成都军区“优秀班长”称号的傈僳族战士余健胜等一批批少数民族官兵。此外,迪庆军分区每年在全州征集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新兵近100余人,先后向昆明民族干部学院附属藏族中学输送优秀初中毕业生150余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部队这个大熔炉。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官兵既是军队开展民族工作的成果,又是军队更好开展驻地民族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此外,驻迪庆部队逐步形成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官兵入伍、在职、退役各阶段的培养机制,尤其重视转业干部和退伍战士培训,着力将退役军人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和党的政策宣传员,优秀的少数民族退役官兵在维护迪庆稳定、发展经济、社会治理等工作中依然保持部队的光荣传统并发挥重要作用。

余 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军队建设有机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提出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新布局,进一步明确军民融合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提出全军和武警部队要践行根本宗旨,广泛开展双拥共建,积极参与各地生态建设、精准扶贫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领域的行动能力。就驻迪庆部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实践看,驻军更侧重于利用部队自身拥有的资源(或筹集资源)助推迪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偏重于传统的军地双拥促进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尚未达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新布局的要求。客观地讲,这也符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不够、融合领域范围相对较窄、融合质量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有些领域军民之间资源共享效率低下的问题”(40)许其亮:《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载《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2日。的事实。在将来的民族工作中,驻迪庆部队应深刻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意图,时刻牢记新时期习近平主席关于强军目标的指示精神和军队全面建设总要求,牢记国家关于藏区建设的精神、习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讲话精神,严格遵循军队开展民族工作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在完成军事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投身迪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猜你喜欢

迪庆民族团结云南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民族团结之歌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