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2020-07-22宋晨晨王雅蕾张策谷若曦张丁阳华茜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探索

宋晨晨 王雅蕾 张策 谷若曦 张丁阳 华茜

[摘 要]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基础的学科,用来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并能够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是沟通各个学科的“桥梁”。如今,随着中医药不断趋向现代化,分子生物学也在中医药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院校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一直在各个中医相关专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笔者结合近年来对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的完成情况等方面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生命基础;中医院校;教学方法;探索

[作者简介] 宋晨晨(1995—),女,河北任丘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理;华 茜(1975—),女,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疾病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6-0278-03    [收稿日期] 2020-01-02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基础的学科,作为医学院校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并且已经渗入到生命医学的各个领域之中,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前沿学科,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生命医学的发展。中医药不断走向现代化,越来越重视将中医药与分子生物学实现理论和技术上的结合,从分子水平探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1]。为了适应当代医学的发展需求,除了要求医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更多地要求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及学科发展动态,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为了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不停地进行探索,与时俱进,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加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

一、从学校方面:教材建设

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说明了书籍的重要性,教材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总和,理想的教材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学科知识。如今,中医院校的分子生物学教材多是用中文教材,一些专有名词和术语大多由英文翻译而成,有许多翻译不准确之处,不能让老师和学生正确地理解其含义;其次,如今一些最新的医学知识交流都发表在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上,需要在遣词造句中理解文章的意思,这就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就在教材上进行训练和学习,长此以往,一些常见的术语自然而然地就明白它的意思,这表明,我们需要在教材上进行改革。

教材一般都由高等院校的教授负责编写和修订,而在教学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来进行教学,这就提高了教学的要求和难度,并且不能保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至于教学质量有所下滑[2]。因此,使用双语教材比较符合现如今的教学情况,即在编写中文教材的同时,附上英文的版本,使同学们有所参照,看起教材来不至于生涩难懂。同时,在讲解某一章节之前,下载一些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文献进行教材的补充。除此之外,教材不应单单是书本上的指代,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教材”,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相关讲座,聘请各种专家、教授对于他们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讲授,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最新研究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学材料不一定是传统的书本上的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互联网基础上,结合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特色,灵活运用一体机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问题式导学(PBL)、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等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师生以及學生之间实验教学的双向互动[3]。

在空间课堂上,学生可以登录自己的账号密码,浏览自己喜欢的精品教学资源;依托中医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学生可以观看实验技能操作,在虚拟教室更加真切地学习实验课程[3]。通过“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窗口,可以观看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实验;例如,通过“核酸提取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大鼠总RNA的提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RNA的浓度及纯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纯度”“RNA的反转录(PCR)”“普通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学习必要的实验步骤与实验技巧;通过“分子诊断学”——“乙肝病毒感染的分子诊断”,可以防止生物污染,保证生物安全;通过在视频观看页面回答提示问题并根据页面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可以完成相关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视频”或“进入虚拟实验操作”,可以观看真人操作和虚拟视频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模拟操作[3]。

二、从教师方面:教学建设

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及实验技能课程内容较多且抽象,广度和深度也比较大,章节之间逻辑性比较强,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会产生有些复杂、比较难学的印象[4]。因此,在这方面老师的教导显得尤为关键。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黑板板书为辅,同时结合提问、讨论等方法。但是,由于分子生物学涉及许多知识网站、软件以及微观层面的知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就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异常,晦涩难懂,影响教学质量。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又称为微型课程、微课程,2010年后才在我国兴起[6]。微课程综合了影像、动画、幻灯片、音频、图片、文本等不同媒体,是针对教学内容中某一个知识点用于教学的视频,视频时长通常不超过10分钟[7]。课前,基于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制作成微课,并将其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们预习使用;课上,在对各章节的理论进行条理性讲授时,适时地加入课前的“微课”,实现“翻转课堂”,通过问答形式验收学习效果并解答疑惑;课下,同学们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利用“微课”视频资料进行复习。此外,课后作业中还增加了“动画配音”[8]。“动画配音”作业,即把“微课”制作过程的一部分下放给学生,是“微课”的另一个变化形式。整理解说词实际上是对知识点重新整理了一遍,这一点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深有体会。因此,“动画配音”,可以让学生更有目的性、更有主动性地去观看动画视频,让学生及时复习课上的内容,记忆抽象的分子过程[7]。

此外,除了基礎理论知识的丰富,实验也在分子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有理论教学,还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提供实践基础外,还可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学科、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将理论运用到科研实践中的能力[8]。一些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例如Western Blot技术、DNA提取与纯化、基因扩增等,可以开展这些相关的简单实验,让同学们一方面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同时也能增加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如何将这些实验技术应用于今后的科研生产工作。同时,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例如,在免疫印迹实验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然后从试剂尤其是抗体的选择入手,让学生对免疫印迹的方法、应用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精细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理论课程的学习能力[8]。

任课教师还可以联系各个实验室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为期一个月,让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中进行学习,并且在去学习之前将同学们分为五人一组,给每组学生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小课题,例如将某个基因扩增,并且作为最终成绩考核的30%,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占20%,这样,同学们既学会了技术,锻炼了自己实际的动手能力,又学会了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并且还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各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今后计划的更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从学生方面:学业建设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学校和老师提供了如此优厚的学习和实验条件,但是,只有学生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才是掌握知识与技术的关键。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9]。课前预习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内容事先有一个大体的把握,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更容易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实验内容[ 10 ]。上课期间学生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独立思考,并及时与同学开展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要及时查阅相关文献,多次尝试预实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对出来的结果要及时分析原因,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它表明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此外,规范化的实验报告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总结

由于中医院校学科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们接触分子生物学的机会较少,更因为学科本身的知识点繁多,晦涩难懂,不易掌握,因此,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总而言之,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因此,针对中医院校学生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需要进行不断探索,逐步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秦宜德,许功林,顾芳.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创新教育[J].安徽医药,2013(1):180-182.

[2]葛亚东,葛雅丽,王鹏,等.分子生物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8):1251-1254.

[3]陈沙,张国民,刘慧萍,等.依托“互联网+”平台探索《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建设的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5):2258-2260.

[4]魏晓梅,吴丽芳,王俊杰.情境创设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232-234..

[5]秦余香,全晓艳,杨新超,等.分子生物学课程分析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218-219.

[6]吴萍.“微时代”背景下我国微课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路径[J].教育评论,2016(1):43-45.

[7]汪洋.活用“微课”助力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35):275-278.

[8]朱国旗,王训翠.中医药院校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5):95-96.

[9]张健,夏春丽,王燕,等.基于PBL教学法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117-118.

[10]黄国文.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1):221-222.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ethods of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NG Chen-chen,WANG Ya-lei,ZHANG Ce,GU Ruo-xi,ZHANG Ding-yang,HUA Qi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Molecular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basis of life.It is used to study the nature of life phenomena,permeates into various disciplines,and is a "bridge"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various disciplines.Nowadays,with the continuous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Molecular Bi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in schoo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20 years,and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Chinese medicine related majors.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keep pace with the times,and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 and completion of the courses,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is course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Molecular Biology;basis of life;schoo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exploration

猜你喜欢

中医院校分子生物学探索
中医院校研究生外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医院校留学生病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