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逐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2020-07-22宋慧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苯磺酸明目证候

宋慧玲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眼科病房九楼,河南 安阳 456400)

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达44.0%~51.3%,且随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改变呈明显上升态势[1]。DR属中医“血灌瞳神”、“消渴目病”等范畴。气阴两虚、肝肾亏虚、目络阻滞是主要病机,故治疗应从消瘀明目、补肾清肝入手[2]。本研究用加味逐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4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51~65岁,平均(58.74±2.37)岁;病程0.8~5.4年,平均(3.42±0.63)年;病变程度Ⅱ期26例,Ⅲ期21例。研究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52~63岁,平均(59.04±1.97)岁;病程1.0~5.8年,平均(3.38±0.67)年;病变程度Ⅱ期28例,Ⅲ期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①西医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3]中DR诊断标准;②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相关标准,以视物模糊、目睛干湿为主症,以口渴喜饮、五心烦热为次症,脉细沉或细涩,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经眼底检查、荧光造影等确诊为DR,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既往有羟苯磺酸钙等药物过敏史,玻璃体、晶状体严重混浊,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合并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等眼病,精神行为异常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降糖治疗,行饮食、运动宣教,加强饮食管理,控制日常生活中蛋白质、脂肪、糖摄入量。羟苯磺酸钙(宁夏康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31)1g,口服,日3次,连续治疗12周。

研究组加用加味逐瘀明目汤。药用柴胡3g,川芎6g,赤芍6g,桂枝6g,红花9g,桃仁12g,黄芪20g,葛根30g,土鳖虫3g,甘草6g,枳壳6g,决明子6g,牛膝9g,当归9g。水煎取汁150mL,分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2周。

3 观察指标

空腹取3mL静脉血,离心12min,3000r/min,分离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试剂盒购自南京卡米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视物模糊、目睛干湿、口渴喜饮、五心烦热)积分,其中主症为0分(无)、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次症为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

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清ICAM-1、VEGF水平。

治疗前、治疗12周后视力恢复情况。

以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从远视力、移动和光感、日常生活能力、读和精细动作、调节能力5个维度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生活质量,总分125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著缓解:水肿、出血等完全吸收,视力恢复大于2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大于等于90.0%。进步:水肿、出血等有所控制,视力恢复1~2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0%~90.0%。无效:未达到“进步”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显著缓解31例,进步14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著缓解25例,进步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研究组95.74%,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114,P<0.0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时间 组别 例 视物模糊 目睛干湿 口渴喜饮 五心烦热治疗前 研究组 47 3.08±1.02 3.35±0.82 2.38±0.30 2.28±0.26对照组 47 3.25±1.10 3.46±0.91 2.40±0.27 2.30±0.24 t 0.777 0.616 0.340 0.388 P 0.439 0.540 0.735 0.699治疗后 研究组 47 1.20±0.28 1.19±0.33 0.76±0.24 0.87±0.30对照组 47 2.14±0.53 2.13±0.57 1.51±0.43 1.46±0.42 t 10.751 9.784 10.441 7.837 P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CAM-1、VEGF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CAM-1、VEGF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CAM-1、VEGF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 ICAM-1(μg/L) VEGF(ng/L)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研究组 47 123.05±4.76 72.97±3.94 129.73±4.67 75.48±3.31对照组 47 122.58±5.19 95.79±3.80 131.09±4.92 105.23±4.49 t 0.458 28.580 1.375 36.563 P 0.648 <0.001 0.173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生活质量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生活质量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生活质量比较 (±s)

组别 例 视力水平 CLVQOL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研究组 47 0.49±0.17 0.75±0.28 74.38±5.27 103.35±7.82对照组 47 0.53±0.22 0.62±0.16 73.96±4.76 96.74±8.24 t 0.986 2.764 0.406 3.989 P 0.327 0.007 0.686 <0.001

6 讨 论

DR发病机制为微血管循环病变破坏局部血-视网膜屏障,牵拉视网膜,从而造成视网膜脱落、视力丧失[5]。羟苯磺酸钙是临床治疗DR常用西药,能保护毛细血管功能结构,抑制血小板高凝聚,减少视网膜血液外渗。

中医认为,DR病机为肾精亏虚,肝血不足,精血未能上达于目,致目络失养;或气虚血行不畅,形成瘀血。治疗关键在于活血祛瘀、退翳明目、滋养肝肾。加味逐瘀明目汤方中红花、桃仁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赤药、川芎为散瘀止痛、清热凉血,当归活血补血、调经镇痛,桂枝温阳化气、驱寒止痛,牛膝逐瘀通经、补益肝肾,决明子清肝明目,枳壳理气宽中,土鳖虫破血逐瘀,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破血逐瘀、清肝明目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红花有抗凝、止血作用,可调节视网膜毛细血管张力,增加视网膜血流灌注,减轻视网膜微血管循环障碍[6]。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视物模糊、目睛干湿、口渴喜饮、五心烦热评分较对照组低。提示中西药合用能增强治疗效果。此外,相关研究发现,ICAM-1、VEGF等细胞因子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ICAM-1与老年DR患者微血管损伤存在一定相关性,能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程度。VEGF是增殖性DR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且水平升高能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黄斑水肿[7-8]。研究表明,研究组血清ICAM-1、VEGF水平较对照组低。说明加味逐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能明显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研究组治疗12周后视力水平、CLV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可见加味逐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能促进视力恢复。

综上所述,加味逐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疗效较好,能增强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视力恢复。

猜你喜欢

苯磺酸明目证候
明目养胃食荠菜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苯磺酸钕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