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的培养探究

2020-07-21王颖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王颖

摘 要:当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依照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灵活地制定作业任务,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保证孩子们能够从小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型思想;融入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13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也不断强调学以致用,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建立数学模型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十大核心思想,其中之一就是模型思想,并且指出模型思想是学生建立感受数学与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模型思想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并且发现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精选数学问题

数学的问题在给学生提出之前也需要教师进行精挑细选,因为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生活中的现象和物体非常的熟悉,而生活中没有见过的事物,学生学习之前就会带有一定的陌生感,即使是教师引入到了问题中,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这样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抽象,更加不便于同学们的理解。所以要想在教学中帮助同学们建立一种模型思想,首先就要以实际的生活为基础,提出的问题也应该以生活为依据,教师在选择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突出问题的代表性。而教师在应用数学模型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穿插到数学问题中引入到教学里,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旦帮助同学们解决了这个类型的题目,同学们也可以把这种思想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数学模型和独特的理解,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教师组织学生在充分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历观察、比照、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这些问题的共性,才能建立起数学模型。如:“5-2=3”的减法教学,教师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而是赋予“5-2=3”以“模型”意义,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的实例开始,借助摆圆片的操作予以内化和强化,在抽象 、概括中,体会到5-2=3就是从5个相同元素中,去掉其中两个元素还剩下3个元素的问题。及时追问:“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2=3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和联想加以扩展和推广,使类似问题同样有了解决的依据及表达的形式。

小学阶段的基本运算法则的学习,更需要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一部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因为无论是日常购物还是在生活中对某些物体进行统计都需要运用到基本的运算。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的高度,而让学生善于利用模型的思想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2.结合网络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智能化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教学,完全可以結合网络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网络在现代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渐融入了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模型思想本身比较抽象,不具有生动客观的特点。大多数教学中模型思想理论创新空间无限,但是讲解方法方面灵活性强。要想实现模型思想教学目标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在工作过程中时刻以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出发,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教学的再创新。但是模型可以通过二维、三维模型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具体模型的学习,来提高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网络平台三维动画展示有了更加深入的结合,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多举例说明思想的巧妙之处以及优越性,并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创新,从而推动这项重要工作的开展。

3.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建模积极性

在培养建模思想的过程中,仅凭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意识到建模的重要性,只有他们能够灵活地将教师的建模思路转化为自己的答题方法,真正对数学模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够自主地去掌握建模方法,不断培养自身的建模积极性,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激发学生建模积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能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同学们的建模积极性。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后,建模并未结束,教师还要变换问题环境,引导学生将数学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发挥建模的作用,以此来深化模型的内涵,拓展模型的外延,体验所学知识的用途和益处,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4.巧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让学生对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建立数学模型。教学情境的创建是渗透模型思想的良好方式,在创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情境要真实贴近学生生活,以此来带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让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另外,创建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知识探究意识,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好的问题不仅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进一步讨论的兴趣和愿望;而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的现实意义,更加开放地展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联想和思考。

5.复习巩固练习,提炼模型思想

在整个课堂环节中,复习巩固阶段是深化学生理解,提升数学思想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复习巩固阶段教师一般都是利用大量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这样的巩固练习局限在了习题本身,对学生模型思想和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帮助不大。因此,教师要注重对习题的设计,让课后练习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重视课后总结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对模型的形成过程有所回顾,从而更好地提炼模型思想,深化对模型思想的实际应用能力。启发他们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表及里地对相关数学信息进行加工组合,进行判断和推理。

6.灵活制定作业,培养数学模型思想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对于知识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尝试着进行数学模型构建的时候往往也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和学习体会,制定更加灵活的数学模型构建练习作业,在每一数学单元教学完成以后都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练习题目,使得孩子们能够在每一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接受最符合其学习能力的教学指导,掌握多种模型构建方法,并在具体的学习和做题练习当中灵活选取合适的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完成解题。

7.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模型思想

事实上,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渗透模型思想。教师在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时候,应当依照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转变教学方式,以激活学生思维为核心目标,逐步将构建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多个角度找寻合适的数学模型构建方法与课堂学习活动之间结合的平衡点。教师可以多多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作为课堂引导,明白数学学科是一门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工具性学科,教师所教授的数学模型构建方法技巧其实都是从生活实际问题当中转变而来的,继而学生在生活实际当中也会注意观察生活,时刻想着将数学模型构建应用于生活当中,深刻体会数学模型构建的思维特点,提升自身数学素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不仅要了解模型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教育、教学价值,弄清用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特点,而且要能结合小学数学的具体内容自觉地进行渗透、灵活地加以应用。模型思想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为国家培养更高层次的数学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许文德.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8):41

[2]罗先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19(14):31-32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明暗交织话建模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初中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原则及培养策略
数学教学中的模型思想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