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研究

2020-07-21吴惠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小学语文

吴惠梅

摘 要: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不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上,还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创新。课堂评价语不仅是语文课堂有序进行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并奠定良好知识基础的关键因素。有效的语文课堂评价语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语文知识教学,激发求知欲望,并敞开心扉同教师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本文提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70-02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评价语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是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基础因素,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自信心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彻底与课堂相融合,并不断地开发自身思考能力和学习潜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对知识的摄入,全面提升自身各方面发展。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1.课堂评价语要真诚且自然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关于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自身的思考能力等,尚且处在发育阶段,对一切事物的都抱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而教师不但是学生教育的传授者,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学生自身观念的诞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关注和认可程度,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或者一个鼓励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接收到教师在尊重自己的信息,从而完成更好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时,要秉承真诚、自然的评价理念,用委婉的语气实事求是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保证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效果的前提下也不丢失对于知识、对于学生的尊重。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班级内指定一名同学进行全文朗读,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可以先对全班同学进行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一种自己现在就站在桂花雨里的感觉啊?”,学生们回答:“有!”,利用全班同学的认可来激励学生,然后教师对该学生進行评价:“听了你的全文朗读后,不光是我,全班同学都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好像此时我们正接受着桂花雨的洗礼,泥土香,桂花也香。”教师自然、真诚的评价以及全班同学的认可,能够给予朗读者很大的激励,并在此过程中也能提升其他同学的朗读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课堂评价语要充满灵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使学生渐渐丢失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发言情况而采用相同的评价方式和语气等,就可能导致学生渐渐厌烦课堂评价语的存在,产生“无论怎么回答反正都是相同的评价”的想法,继而对课堂甚至是学习失去兴趣。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学会赋予评价语灵活多变的性质,应对学生多样化的回答来进行随机应变,让学生爱听、喜欢听、想要听,并能够时刻保持着对课本探索、回答问题的兴趣,做到百听不厌。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朗读文中关于小鸟们“窃窃私语”的片段时,一名学生用非常洪亮的声音进行大声朗读,教师可以小声的提醒同学:“你这样大声朗读,可能会吓跑小鸟哦。”,利用幽默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什么场景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进行朗读。

3.课堂评价要敢于对学生进行批评

语文课堂的教学所遵循的标准就是以语文课本内容所表现的价值观所指定的,而课堂评价的标准是在尊重课本内容价值观的基础上照顾学生的个性体验和自身价值观的表达及培养。在此过程中,不断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了解自身所表达含义及价值观与文中的实际差异,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来进行弥补,是使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变得更加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时,要不断对学生的错误见解进行适当的点击,敢于批评,并为学生指明改变错误的方向,让学生在接受评价语激励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批评教育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完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这种批评也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而不能单纯的为了批评而对学生进行“批评”,教师要注意应该用客观的语言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叙述,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防止学生因为教师的批评而丧失学习积极性。总而言之,课堂评价既要“敢于对学生进行批评”,还要言之有理,在批评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要如何去做,并鼓励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时,在指定同学朗读完毕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出不足,如“你课文读的很流畅,也很有感情,如果声音能够更洪亮些就好了!”,在指导学生对文中生僻字进行练习时,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出学生的不足“你写字很好看,但写的太小了,再写大点,大胆写”等,这样的教学评价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及时的弥补不足,不断成长。

4.课堂评价的主体应向多样化发展

以往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发表课堂评价言论,但作为课堂评价的新发展,教师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拓展课堂评价,让课堂评价的主体向多样化进行发展,比如,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纳入到课堂评价主体当中,让学生对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课堂表现发表评论与建议。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发表积极的、客观的评价,注意学生发表评论与建议时的言辞与用语,让学生选择婉转的语言对其他同学进行善意的提醒和积极地鼓励,从而引导学生的评论与建议发挥良性与促进作用。课堂评价主体向多样化发展,不但能够促进课堂评价用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还能够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进一步培养。教师的课堂评价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上课之中。还应该在课后反馈性作业中有一定体现,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能单纯只写一个“阅”字,而应该用评价性字母、数字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成果进行衡量。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分段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朗读过程当中,但因为课堂人数大于《桂花雨》一课的段落数,因此其他没有参与到朗读当中的同学就可以充当为课堂评价主体,教师就可以让这些学生来代替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教师应该在这些学生发表课堂评价时进行补充说明,力求课堂评价语言做到真诚、自然和客观。如果某一个学生说出了较为直白的批评性语言,如“他读的一点也不好”,则教师就应该对其补充说明,防止该评价语言对学生照成一定伤害。教师在这时就可以说,“他说的意思时,这一名同学朗读较为平淡,所以听起来并不那么吸引人。实际上,朗读应该做到抑扬顿挫、情感丰盈,如果说朗读是一杯饮品,那么我希望大家都做属于自己的咖啡和牛奶,不要去当白开水。”这样就能在最大限度上缓解该被批评学生的尴尬与失落,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诫学生,应该用真实且自然的语言进行评价,在评价之中注意自己的言辞。

总之,课堂评价语不应该以一种形式的方式存在于课堂上,应该依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来进行适当的评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惠.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问题及其影响的思考—以小学语文为例[J].学周刊,2019(25):74

[2]后久如.小学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253

[3]杜萍萍.有效评价促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9(15):53-55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