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
2020-07-21戴琪淳
戴琪淳
【摘 要】 根據低年级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在游戏中创造游戏环境,内置学习内容,适时归纳总结,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游戏教学;低年级;语文课堂
不同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天性特点,低年级小学生主要表现为好动、表演欲强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制订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学生处在变化中,他们的思维逐渐开阔,对知识的接受度变得更高,创造力更强。因此,借助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课堂效率更高。
一、语文教学需要的“游戏”
1.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游戏是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游戏给儿童带来快乐和自由,是儿童纯真特性的证明。儿童通常都是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尽管在学习阶段也不应剥夺他们游戏的权利。相反,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关键现象,寓教于乐,在快乐的游戏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符合编者的意图。纵观语文教材,课本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的。随着年级的增长,课文篇幅越来越长,插图也变得更加简洁。低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与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对应,课文语言通常活泼有趣,插图也趣味横生,我们不难在课本中发现游戏的影子。
例如:“识字”部分的《场景歌》《拍手歌》等有大量的朗读游戏。课本设置“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部分,为小学生设置互动游戏,增强趣味。在这里,游戏不单单是游戏,编者把游戏融入学习,是在呼吁一种正确的游戏教学思想,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
3.符合课标的要求。课标强调要把学生当做语文学习的主体,游戏这一方式正是在尊重小学生自主自愿的情况下展开的教学活动。根据低年级小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安排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儿童自由表达。在游戏中,教师积极倡导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助,建立一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思维。学生在游戏中投入精力,完成游戏,培养学生的专注度。
二、语文教学中的游戏优化设置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在教学游戏的指导思想下,把全部教学活动转化为师生互动游戏,把全部教学过程设置成游戏过程。在设置游戏的时候不能够简单地随着课本内容复述,更应该寻求新颖创新的方式,多融入新思想、新东西,丰满整个教学过程,整体考虑、全面提高游戏设置的水平。
1.对话式。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对话和学生交流,在平等对话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例如:在学习《千人糕》中,为让学生了解“千人糕”是什么,针对文章写作手法,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式的游戏方式。教师不断发出问题,比如“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名字的由来”“千人糕怎样做成的”等,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下根据课本回答,在熟悉课文的同时,学习到粮食来之不易,热烈的讨论气氛下能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2.表演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游戏是“过家家”,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释放了儿童的展示欲和表演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鉴于此,将角色扮演运用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枣树在春天不长叶子,看着绿绿的柳树感到自卑;秋天,枣树长满了脆脆的枣子,柳树想到自己之前说了枣树觉得羞愧。文中柳树与枣树一问一答,时间的推移把他们的心理活动描述得十分写实。让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在自由的模仿中感受到柳树与枣树的情感变化,在扮演中认识到个人有个人的长处,不必自卑。这样的扮演就是游戏,让语言与行动交织,在游戏中体会文章情感。
3.想象式。儿童是充满想象力的,日常的想象彰显他们自由的天性,通过日常的经验展开联系,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学习《沙滩上的童话》时,孩子们在沙滩上堆出城堡,开始想象他们勇斗魔窟、救出公主的情景,编织美丽的童话。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和文中主人公一起联想,想象他们如何智斗魔鬼,如何救出公主,在无限的想象中创造自己的故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记录下来自己的想象,或者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了,学习兴趣大了,还锻炼了写作、画画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确定游戏设置的目的
1.娱乐性。儿童进行游戏就是为了获得快乐。游戏中,儿童不带有功利性,没有成人为他们设置的条条框框,没有紧张感和束缚感,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玩耍。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游戏正是要遵循这一特点,教学与娱乐融合,淡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并从中获得满足和愉快。
2.参与性。一般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游戏教学的方式相比,学生对后者的兴趣更大,学生参与度与热情都胜于前者。这是游戏的娱乐性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游戏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还是学生的玩伴,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交流、友好合作,极大地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再展开教学时,学生也不会有反感、不配合的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学习氛围感染班级里的每一位成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全面性。低年级小学教学中,拼音、识字等部分都是跟随着游戏展开的。游戏可以提高识记的效率,调度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中,游戏是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添加游戏要注意游戏设置的全面性,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知识和技能,注意学生的情感收获,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培养全面思考的思维。
4.隐目的性。儿童游戏是没有目的和意图的,教师在设置游戏时要注意隐去游戏目的,让学生觉得这种活动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放松心情。语文教学与游戏融合时保留了教学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而言,游戏是没有目的的;对教师而言,游戏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个目的隐藏在游戏过程中,在游戏进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游戏教学的操作要点
所有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应只停留在表面。游戏教学方式新颖,但其操作过程有迹可循。游戏前,教师要首先创设好游戏环境,尽可能呈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尽可能淡化学习的目标,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创设游戏环境主要是凭借教师的话语,还可以借助周围的道具使情景更加逼真,情景创设时要符合学习的目标,寻求两相结合。在游戏中,教师尽可能引导游戏的走向。游戏设置是帮助完成教学任务的,游戏中不能降低教学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提升语文素养。游戏结束要注意整理归纳。游戏是感性的,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验,这些都是抽象的,语文的学习的目标之一是教导学生如何让感性升华。因此。在游戏学习中要注意教导学生用理性思维整理归纳,让他们的所思所感都变得具象,更容易表达。
让课堂焕发生机和色彩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多策略教学主要为了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学习目标。游戏教学是新探索出来的教学方式,它顺应儿童天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现下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需求。在游戏中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快乐而热烈的氛围中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云霞.数学课堂运用趣味教学法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21-22.
[2]包景忠.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研[J].成才之路,2019(30):41-42.
[3]郑丽华.简析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的学习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148-149.
[4]范旭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