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建设研究

2020-07-21张长武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高效课堂

张长武

【摘要】在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正式进入中学,同年,教育部发布了核心素养官方文件。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進“学科教学”向“课程整合”方向转变,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与共享,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笔者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课题项目】《班主任专业发展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01070018-001;《实践取向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4-082。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27-02

当前,在初中教学中,高效课堂成为各学科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课程深化改革的突破点,能够有效发展他们的能力,充分享受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主要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想精神和公共参与,广大教师要紧紧围绕以上四个方面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学校在不同年级都会设置道德与法治课,但是这门课不像英语、语文和数学一样重要,教师要求也不够严格,还有就是道德与法治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基于以上原因,初中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在课堂学习中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应付,不能够认真听讲,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度过小学阶段后,初中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开始了青春期,在智力、思维方面有了快速发展,进入人生成长的黄金期。道德与法治能够帮助班级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新集体之中,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提升自我,了解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堂学习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判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养成正确的思维和意识,最终达到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促使其他人在观看表演过程中分析现象的成因,对这些行为所引发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从中获得正确的启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经过分析后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在讲解“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一名痴迷于游戏的学生,因周末喜欢泡在网吧而性格怪异引起家人担心,但却与家人争吵。在本节课情境导入环节,笔者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在交流和感悟中顺利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体会到合理运用网络才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发展他们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核心素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2.注重导入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热点问题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初中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多方面渠道来了解社会热点,与其让他们被动接受不如引导其主动进行探讨。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应付中考的压力要把精力用于讲解教材内容,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信息化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结合社会热点,以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来战胜教材的枯燥、无味,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搜集资料、共同探讨,发挥他们学习主动性,而这也符合新课改教学精神。

在讲解“创新驱动发展”时,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国家创新素材,提出对未来的需求,看创新是否来源于生活。学生们纷纷搜集生活中的创新小案例,如,伞上带LED灯、声控灯、指纹锁、远程家庭遥控等等,创新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给大家带来便利,留下深刻印象。在思考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源于生活,源于人们的日常需求,创新中的点点滴滴使人的生活更加便捷,从某种程度改变了生活方式。在讲到互联网改变世界时,班级学生代表围绕互联网带来哪些便利来展开讨论,如,讨论微博、微信的热点话题等等,认识到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热点话题引入营造了热烈课堂教学氛围,班级每个人都乐意参与其中,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和质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合作探究习惯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之中,带领他们感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力量,在内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回归到课堂本真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教学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组织活动,让课堂教学回归到生活本真,吸引班级中的每个人积极投入于学习之中,增长他们的见识和能力,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经历亲身观察、思考才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引导其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切实提升每个人的探究学习能力,全面培养个体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从生活中吸取养分,找到生活中的道德观念、法律规则,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注重课堂教学方法,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注重从 生活经历中抽象得到正确认知,意识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规则,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4.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学生学习过程是主动、积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再加上精彩解说能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把抽象的教材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班级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运用网络资源与学生实际进行结合,拓展学习深度,深化他们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信息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课中所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要与实际学情相符合。

在讲解“我与社会”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鲁滨逊漂流记的视频片段,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显示出绝望的心态,但是在努力下一步步用自己双手来创造小王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社会的联系。在开始授课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几幅典型描写不同生活领域的图片,让他们根据自身经验来体会和认识社会,参观工厂、农村劳动、听讲座是身边切实发生的事情,使其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此时,教师说道:“大家回顾下暑假生活,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其中有何感受较深的事情可以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们进行讨论、探讨、思考,认为敬老院活动、旅游、兴趣班都是有意义的事情,教师再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有效提升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高效课堂建设需要教师增强教学主动性,有效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积极性,把课堂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加强其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展高效课堂,引导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多个角度来培养个体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云琬.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2).

[2]雷萍.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生自主发展素养的培养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高效课堂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