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7-21卢继扬
卢继扬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脑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且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其发生和脑动脉血管疾病导致狭窄,血液成分出现变化,血流速度变慢,出现脑缺血缺氧等有关,患者产生相关神经系统正在,病死率高[1]。目前,脑血栓在中老年人口中发病率很高。它具有后遗症,高病死率,急性起病和病情迅速变化的许多特征。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药物通常是主要的脑血栓治疗方法,但不同药物的疗效也不同。本研究纳入我院88例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脑血栓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则采取阿司匹林加上辛伐他汀治疗。比较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效果;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不良反应分析了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88例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脑血栓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年龄46~81岁,平均(62.46±10.34)岁,男患者有20例,女24例,其中合并冠心病10例、合并高血压15例、有糖尿病11例。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年龄46~82岁,平均(62.68±10.01)岁,男患者有25例,女19例,其中合并冠心病10例、合并高血压15例、有糖尿病11例。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基本资料可比。
1.2 方法:所以患者给予溶栓、降血糖、改善脑部循环、抗凝、溶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每次服用100 mg,每天服用1次,治疗6个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则采取阿司匹林加上辛伐他汀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基础上每天睡前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效果;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不良反应。显效:病情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体征等改善44%以上;无效:疾病改善的幅度低于44%。效果=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版本进行χ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疗效是30例(68.18%),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疗效是41例(93.18%)。
2.2 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治疗前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相近,P>0.05;治疗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s)
2.3 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更好,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分别是(9.44±2.11)d和(12.44±2.62)d。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分别是(16.44±2.78)d和(15.44±2.66)d。
2.4 不良反应: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出现1例困倦,1例皮下淤血。
3 讨 论
脑血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和许多因素有关,例如纤维蛋白原升高,肥胖、高脂血症等有关。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脑血栓形成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阻断正常的血液循环,且血液中形成的成分黏附在血管内膜上,从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因此脑血栓治疗主要是延缓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是一种降低他汀类的脂质药物,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用于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有效降低血脂脂水平,阻断斑块进展,效果确切。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抗感染,镇痛和解热作用,可对人体核抑制因子,减少各种黏附分子和炎性介质的表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而阿司匹林还可以稳定形成的动脉斑块,其也可避免斑块阻塞血管,对疾病进展有一定延缓作用。联合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可共同延缓疾病的发展[3-4],发挥辛伐他汀的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保护大脑的作用,同时发挥阿司匹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缺氧缺血状态、阻断血小板火花、抗感染和免疫抑制作用,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并有效减少氧自由基,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5-12]。
本研究中,纳入我院88例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脑血栓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则采取阿司匹林加上辛伐他汀治疗。比较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效果;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疗效是30例(68.18%),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疗效是41例(93.18%)。治疗前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相近,P>0.05;治疗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幅度更大,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更好,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分别是(9.44±2.11)d和(12.44±2.62)d。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血脂指标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分别是(16.44±2.78)d和(15.44±2.66)d。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组出现1例困倦,1例皮下淤血。总之,阿司匹林加上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