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7-20黄玲芳陶秀珍李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黄玲芳 陶秀珍 李琼

【摘要】目的 研究监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在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并回顾2019年11月~2020年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儿164例及其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出院时的诊断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n=84)和病毒感染组(n=80),同时选取80例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所选对象的SAA、CRP以及WBC水平,并在各指标之下分析诊断细菌感染组儿童发生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 感染急性期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SAA、CRP、WBC均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SAA、CRP、WBC高于病毒感染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恢复期细菌感染组SAA、CRP、WBC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SAA、CRP、WBC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患者WBC、CRP、SAA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病毒感染者,而 SAA/CRP比值则明显低于病毒感染患者,故可作为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为了确保诊断有效性,实现WBC、CRP、SAA三者联合检测,对疾病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儿童感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5..02

儿童感染性疾病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两种。由于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原因很多,实现尽早诊断并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针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其中血常规是常规手段,但是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准确性不够。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是诊断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但是细菌培养过于耗时耗力[1]。研究发现儿童病毒感染时,血清SAA变化水平较CRP变化更为敏感,可作为判断儿童病毒感染灵敏、可靠的检测指标。临床有研究则认为联合检测血清SAA/CRP比值变化更有助于儿童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对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遏制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重点探究监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在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2月确诊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儿164例。纳入标准:(1)细菌感染组患儿结合感染症状、体征、血常规、细菌培养结果等确诊;(2)病毒感染组患儿结合感染症状、体征、血常规、病毒RNA检测结果等确诊;(3)患儿监护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3)组前接受相关抗病毒药物或抗菌药物治疗;(4)临床资料不完善;(5)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采集患儿静脉全血标本2 mL,置入ED-TA抗凝管中,按要求保存,于2 h内送检。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中翰盛泰Jet iStar 3000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WBC使用迈瑞BC 6800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计数及分类。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守仪器和试剂盒使用说明。

1.3 观察指标

感染急性期、恢复期三组SAA、CRP、WBC测定结果比较。三组SAA、CRP、WBC测定值鉴别诊断细菌感染诊断学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敏感性、特异性,分析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ROC曲线下面积(AUC值)越接近1,说明诊断准确性越高。

2 结 果

2.1 感染急性期三个组别SAA、CRP、WBC测定结果比较

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SAA、CRP、WBC均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SAA、CRP、WBC高于病毒感染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感染恢复期三个组别SAA、CRP、WBC测定结果比较

细菌感染组SAA、CRP、WBC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SAA、CRP、WBC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CRP和SAA主要用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而SAA与CRP联合检测可快速鉴别诊断感染类型;更全面地反应感染性疾病和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疗效;可指导病程不同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急性期SAA、CRP、WBC测定值鉴别诊断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0.877、0.786,说明CRP诊断细菌感染效能最好。感染急性期SAA、SAA/CRP测定值鉴别诊断病毒感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3、0.816,说明SAA/CRP诊断病毒感染效能最好。提示联合检测SAA和CRP能更体现优势互补,更能体现单项指标不能反映的临床增值意义,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感染类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4]。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时WBC、CRP、SAA升高的幅度大于病毒感染,而病毒感染时,血清SAA变化比CRP敏感,SAA/CRP比值比细菌感染时高,可作为鉴别诊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为了确保诊断有效性,实现WBC、CRP、SAA三者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亚宁,房 娟.全血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4):2083-2085.

[2] 张志刚,李 星.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09):718-720.

[3] 陶 琪,于 琴.CD64、降鈣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学龄前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0):1436-1438.

[4] 王莉敏,李艳丽,乔晓亮.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1):253-254+257.

猜你喜欢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对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血必净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脓毒血症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