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钙添加量对陶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2020-07-20张晨阳余亚玲林少敏张博栋刘桂文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磷酸钙莫来石坯料

张晨阳,余亚玲,林少敏,杨 环,张博栋,刘桂文

(韩山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中国是陶瓷生产的古国,曾以生产实用日用瓷和精美艺术瓷闻名于世.近年来,中国传统陶瓷行业不断吸收来自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生产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陶瓷行业目前仍存在档次整体偏低、缺乏原始创新、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1-3].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深入,国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复苏乏力,陶瓷行业亟需降低生产成本、改善陶瓷性能,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般陶瓷以长石-石英-粘土三组分为主要坯料,经1 300 ℃以上高温烧成,其显微结构组织主要为气孔、玻璃相、石英相(SiO2)和莫来石相(Al6Si2O13),陶瓷工艺改进的主要目标便是调控不同显微组织的形貌和比例,从而改善产品性能[4-5].一方面,可以通过配方调整和工艺改进,优化瓷坯中玻璃相、莫来石和石英之间比例,提高陶瓷性能[6-7];另一方面,还可向坯料中引入添加剂,形成多种复合晶相,增强瓷坯性能[8].传统改善陶瓷性能方法是增加高岭石含量,从而提高配方中Al2O3比例,促进瓷坯中莫来石的形成.然而,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高岭石应用范围不断被拓宽,优质高岭石坯料越来越少,部分已被国家作为战略储备资源[9].因此,向陶瓷中引入新的晶相,是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法.

本文通过向陶瓷坯料中引入磷酸钙(Ca3(PO4)2),并运用接近生产实际注浆成型工艺,以期原位生成同玻璃相(5.3~5.8×10-6/℃)和莫来石相(5.7×10-6/℃)的膨胀系数接近的钙长石相(4.82×10-6/℃),调控瓷体的显微组织结构,改善陶瓷性能,同时降低烧成温度.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采用广东昌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陶瓷坯料,其XRD 图谱见图1,从图1 可知陶瓷坯料主要由石英、钠长石、高岭石和白云母等矿物组成.外掺入不同含量磷酸三钙(Ca3(PO4)2,分析纯,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陶瓷坯料配方的化学组成见表1.陶瓷原坯料的最佳烧成温度为1 310 ℃.

1.2 样品的制备

按表1 的配方,用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 ME204E) 精确称取陶瓷坯料和磷酸钙,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陶瓷电解质(俗称“美国仙水”)和水玻璃混合均匀,制备出粘度适宜的浆料后,进行注浆成型.将成型好的试条放入105 ℃鼓风干燥箱(DHG-9203A)中干燥24 h,用箱式电阻炉(SMW-8-17)按图2 烧成曲线进行煅烧.最后,将煅烧的试条取出备用.

图1 坯料的XRD图谱

表1 陶瓷坯料配方的化学组成(wt %)

图2 样品的烧成温度曲线(t1,1220℃;t2,1310℃)

1.3 测试方法

采用日本理学X射线衍射仪(MiniFlex 600,Rigaku)对样品的物相进行分析.测试条件为Cu 靶/石墨单色器,测试步长为0.02°(2θ),测试速度为10°(2θ)/min,扫描范围5~85°.工作电压为40 kV,工作电流为15 mA.

利用日立SU50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陶瓷样品中大部分晶相包裹在玻璃相,为更精确观察晶体形貌,部分样品需用5 wt%的HF水溶液浸泡10 min,后用5 wt%HCl水溶液进行浸泡洗涤,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陶瓷样品为电介质材料,因此电镜测试前在样品表面镀一层黄金薄膜.

按照国家标准GB/T 3299-2011 测定样品吸水率,根据国家轻工行业标准QB/T 1642-2012 测定样品体积密度,采用三点抗弯法(万能试验机,TFW-100B)测量陶瓷样品的抗弯强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性能分析

表2 为掺入不同含量磷酸钙试样在1 220 ℃下煅烧后的吸水率、体积密度、线收缩率和抗弯强度,同时对原坯料在1 220 ℃和1 310 ℃下煅烧后的性能也进行了测试.由表2可知,在1 220 ℃温度下,掺入磷酸钙样品的吸水率、体积密度、线收缩率和抗弯强度均优于原坯料.随着磷酸钙含量的增加,样品吸水率不断减少,掺入量为4 wt%时,吸水率为0.33%,已满足陶瓷吸水率低于0.50%的要求,表明样品成瓷;样品的体积密度和线收缩率随着磷酸钙的加入而不断增加,表明磷酸钙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瓷坯致密度的增加;样品的抗弯强度随着磷酸钙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6 wt%时到达最大值89.7 MPa,高于原坯料在最佳烧成温度1 310 ℃下抗弯强度的10.5%.以上性能分析显示,向原坯料中加入磷酸钙,能够将陶瓷烧成温度由1 310 ℃降低至1 220 ℃,同时吸水率有所降低,体积密度增加,抗弯强度也有较大提高.

表2 原坯料以及添加不同含量磷酸钙的样品煅烧后的性能

2.2 物相分析

图3 为原坯料样品在最佳烧成温度1 310℃下的XRD 图谱,从图3 中可以发现,样品的主晶相为石英(SiO2,PDF#46-1045)和莫来石(Al6Si2O13,PDF#15-0776).图4为不同含量磷酸钙试样在1 220 ℃下的XRD 图谱,从图4 中可以发现,原坯料样品的主晶相只有石英和莫来石;添加磷酸钙后,样品中出现了新的晶相钙长 石 (CaAl2Si2O8, PDF#15-0776),随着磷酸钙含量增加,钙长石相衍射峰强不断增加,而石英和莫来石相的衍射峰强不断降低.

图3 1 310 ℃煅烧温度下原样的XRD图谱

图4 1 220 ℃煅烧温度下不同磷酸钙含量样品的XRD图谱

为确定磷酸钙含量同样品中物相的关系,利用PDXL 2.0软件,采用外标法对XRD衍射数据精修拟合后计算出各个物相的相对含量[10-11],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发现,在1 220 ℃下,随着磷酸钙含量的增加,钙长石相和玻璃相的相对含量均不断增加,石英的含量均不断减少.这是因为,一方面,磷酸钙中Ca作为助熔元素,有利于瓷坯中高温液相的生成[12-13];另一方面,熔融于玻璃相的P会进一步促进石英的熔解[14-16].适量的玻璃相,有利于瓷坯的致密化,从而使其体积密度增加.

表3 不同样品煅烧后各物相的相对含量(wt%)

随着钙长石的含量增加,莫来石的含量不断较少,这是因为在1 220 ℃下,形成钙长石所需的活化能比莫来石少,更易形成;同时钙长石的形成消耗了高温液相中的Si和Al,因此莫来石相含量有所减少.从表3还可发现,随着磷酸钙加入,莫来石和钙长石晶相总量在6 wt%时达到最大值19.1%,比原坯料在最佳烧成温度1 310 ℃下高11.7%.因为瓷坯中莫来石和钙长石的膨胀系数相近,这有利于减少瓷胎冷却过程的微裂纹,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

当磷酸钙添加量为8 wt%时,钙长石的增加量有所减少,同时莫来石和钙长石晶相总量也减少,过量的磷酸钙会形成过量的玻璃相,可能将形成的主晶相熔解.

2.3 显微结构分析

图4为不同样品煅烧后的显微形貌图,可以发现,原坯料在1 220 ℃,有较多无规则且较深的气孔通道,玻璃相无规则,颗粒之间的连接较为松散,致密化程度低(图4a);添加2 wt%磷酸钙后,出现了大面积且较为连续的玻璃相(图4b).继续添加磷酸钙,玻璃相更为连续,无松散的区域(图4c、图4d和图4e),其显微形貌同原坯料在1 310 ℃下无差别(图4f).这表明,适量磷酸钙的添加,增加瓷坯中的玻璃相,减少气孔率,有利于瓷坯在较低的温度下获得较高的致密度.

观察HF腐蚀后的断面,添加6 wt%磷酸钙后,样品中出现了针状交联晶体(图4D);当磷酸钙添量增加至8 wt%时,晶体的直径增加,长径比有所减少(图4E);而原坯料在1 310 ℃下晶体长径比更小,大部分呈短棒状(图4F).结合性能测试结果以及物相分析,添加磷酸钙(6 wt%)烧结的瓷坯中,针状交联的晶体为莫来石和钙长石混合相,该结构能够阻止瓷坯中微裂纹的扩展,从而使得瓷坯力学性能优于含有单一短棒状莫来石晶体的样品[17].据此,可知当磷酸钙添加量为6 wt%,瓷坯获得最佳的物相组成以及显微组织,从而使得样品在1 220 ℃下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更接近生产实际的注浆成型法,利用XRD和SEM等设备对瓷坯进行了检测,同时结合瓷坯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比例磷酸钙对陶瓷显微组织、晶型组成以及瓷坯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图4 不同样品煅烧后的SEM图片

(1)在1 220℃温度下,向陶瓷原坯料中掺入4 wt%磷酸钙,样品的吸水率已符合陶瓷吸水率要求,吸水率为0.33%;样品抗弯强度随着磷酸钙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6 wt%时到达最大值89.7 MPa,已高于原坯料在最佳烧成温度1 310 ℃下的抗弯强度.

(2)在1 220℃温度下,磷酸钙含量2 wt%~8 wt%时,瓷坯中有钙长石生成,随着磷酸钙含量增加,石英相含量减少,钙长石相和玻璃相含量增加,钙长石相和莫来石相含量之和也不断增加,瓷坯的晶相组成随着磷酸钙引入而得到优化.

(3)适量磷酸钙(6 wt%~8 wt%)的添加,在1 220 ℃温度下可增加瓷坯中的玻璃相,使瓷坯中生成针状交联的为莫来石和钙长石混合相,优化显微组织结构可一定程度增加瓷坯的抗弯强度.

(4)向传统陶瓷坯料中引入磷酸钙,采用注浆成型工艺,降低了样品的烧成温度,同时保持样品性能不降低,节约能源的同时,也为含磷钙废料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磷酸钙莫来石坯料
电解铝铸轧高级包装铝箔坯料中间退火与性能研究*
轴承套圈坯料螺旋孔型斜轧成形数值模拟及分析
载银磷酸钙的缓释性研究及抗菌性能评价
无机盐种类与用量对AME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032铝合金轿车活塞挤压坯料形状优化与试验研究*
ZnO对莫来石多孔陶瓷成相及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Sm2O3、Y2O3对刚玉-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莫来石晶须生长机理及研究进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亚微米碳酸钙加入量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