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矫治前后面下部软硬组织的变化
2020-07-20关慧娟户青波庞梓萌高爽冯翠娟
关慧娟,户青波,庞梓萌,高爽,冯翠娟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二科,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02)
如今,美观在正畸治疗的目标中占越来越高的比重。人们对美观的要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以改善面部美观为要求来诊。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内倾型深覆牙合、面下部过短、颏唇沟较深等[1]。相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较突的面型,安氏Ⅱ类2分类的侧貌更能够得到患者的接受。高辉等[2]的研究表明,与正常牙合组比较,大多数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青少年具有较好的侧貌外形。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的难点在于在达到平衡稳定的前提下,不能破坏现有的美观特征。因此,了解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后面部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至关重要。本研究拟评估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面下部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二科32例已完成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13.5±1.8)岁。纳入标准:(1)骨性Ⅱ类(ANB角>4.7°),均角型(31.5°<下颌平面角< 40.7°);(2)双侧磨牙远中关系;(3)上前牙,至少2颗中切牙内倾;(4)均采用非拔牙矫治;(5)面部协调对称。排除标准:(1)骨畸形严重,不可进行正畸代偿矫治;(2)外伤史;(3)颌面部存在大面积缺损。
1.2 研究方法
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应用Winceph9.0软件(上海华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对所有研究对象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进行定点测量。头影测量项目值均由研究者本人经3次测量取得平均值后纳入。对Ricketts、Arnett、Burstone分析法的24个测量项目进行测量。测量标志点及测量项目见图1、2。
图1 测量标志点Fig.1 Measurement landmarks
图2 测量项目Fig.2 Measurement items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差异
本研究对纳入的研究对象性别在矫治前后各项指标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 0.05),因此将男女数据进行合并研究。
2.2 矫治前后面下部软组织变化
矫治后鼻唇角呈减小趋势;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颏突度呈增大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矫治前后面下部硬组织变化
矫治后ANB角呈减小趋势;SNB角、下颌平面角呈增大趋势;下颌体长度、硬组织颏前突度、上下中切牙突度增加;上中切牙暴露量呈减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4 软组织变化间的相关性
表1 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Tab.1 Changes in soft and hard tiss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Tab.1 Changes in soft and hard tiss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鼻唇角的改变量与上唇的前突量呈负相关(r=-0.466)。下唇突度的改变量与上唇突度的改变量呈正相关(r=0.627)。上下唇突度的改变量与上下中切牙突度的改变量无相关性。见表2。
3 讨论
研究[3]发现,女性唇部对牙齿移动的反应略大于男性,且男女软组织厚度之间存在差异[4]。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将男女数据进行合并研究。
研究[5-6]显示,ANB角增大、下颌平面角增大,会使Ⅱ类患者的面型变差。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生长发育研究[7]表明,该类错牙合早期会抑制下颌骨矢状向上的生长,且不会随着生长发育自行纠正到正常,青少年可以通过矫治对骨畸形及软组织进行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下颌平面角变大,其原因可能为安氏Ⅱ类2分类的患者咬合打开后,后牙升高,下颌发生了顺时针旋转。而下颌的顺时针旋转会使面型变差[5],故应注意咬合打开的同时控制后牙高度。矫治后SNB角变大,可能为前牙的牙合障去除后,下颌牙合位改变所致。而下颌平面角增大,SNB角反而增大,这恰恰证明了下颌矢状向位置发生了改变。
表2 软组织变化间的相关性Tab.2 Correlation between soft and hard tissue changes
矫治后下颌体长度及颏前部突度均增大,说明矫治前后青少年下颌及颏部向前生长。这与SUBRAMANIAM等[8]和AL-NIMRI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10]表明青少年鼻部和颏部会一直向前生长。矫治前后SNA角的变化不显著,证明上颌并未发生矢状向的改变,即软组织鼻下点位置稳定。故考虑到青少年鼻部及颏部的生长,本研究同时选择了相对稳定的真垂线作为参考平面。
矫治后上下唇突度增加,可能为闭锁性深覆牙合解除后,上下切牙唇倾所致。有研究[11]显示,下唇的前移使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颏唇曲线趋于完美。通过相关性分析,下唇矢状向位置变化与上唇矢状向位置的变化呈正相关。如今,种植体支抗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可以通过种植体支抗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辅助回收上下牙列,改善侧貌突度[12]。
矫治后上切牙暴露量减少,其原因可能为上切牙唇倾带来的相对压低。未经正畸治疗的正常牙合人群中69%的人属于有吸引力的中位微笑[13]。而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患者,由于上牙槽发育过度,通常表现为露龈笑,极度影响微笑时的美观[14]。因此上中切牙暴露量减少是相对愿意看到的,也是正畸医生可以调控的[15]。矫治后上下切牙切缘矢状向位置增加,其原因可能为内倾型深覆牙合打开,上下切牙唇倾。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上下唇突度的改变量与上下中切牙矢状向位置的改变量无明显相关性。这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患者不同[16]。其原因可能为矫治前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上下前牙过于舌倾,上下唇张力较小。矫治结束后虽上下前牙轴倾度得到改善,但上下唇张力增大。上下唇突度的改变是张力所导致的软组织形变与上下前牙唇倾所导致的前移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不可简单的根据切牙改变量来直接估计唇突度的改变量,仍需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年龄、软组织厚度、唇肌的张力等。
鼻唇角是一个有争议的指标,不同学者对此角的判断标准不同。CHOI等[17]认为鼻唇角在95°~100°是和谐美观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治后鼻唇角减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鼻唇角的变化与上唇矢状向位置的变化呈负相关。即随着上唇突度的增加鼻唇角有变小趋势。
综上所述,青少年患者矫治后上下唇突度虽有所增加,鼻唇角变小,但其各项测量值都仍处于侧貌理想范围内。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通过很好的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面型变差。在矫治时通过预测患者面下部的改变,可提前与患者沟通。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尽量不破坏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现有的较好侧貌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