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0-07-19胡俊桥冷文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独活滑膜炎滴度

张 军,胡俊桥,冷文飞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并可累及浆膜、肺、皮肤、眼、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残疾,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1]。RA好发于手、腕、踝和足部等小关节,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笔者以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1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男10例,女40例;年龄20~69岁,平均(43.6±5.2)岁;病程1.0~30年,中位数15.0年。治疗组男12例,女39例;年龄19~70岁,平均(44.7±6.1)岁;病程0.5~31年,中位数1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和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09年的RA[3]标准:a.受累关节大于10个(至少1个小关节)(5分)且滑膜炎病程大于等于6周(或血清学阳性,或ESR/CRP 升高),评分大于等于6分;b.4~10个小关节受累(3分)且高滴度血清学阳性,或滑膜炎病程大于等于6周+ESR/CRP升高(或+低滴度血清学阳性),评分大于等于6分;c.1~3个小关节受累(2分)且滑膜炎病程大于等于6周+高滴度血清学阳性(或+ESR/CRP升高),或滑膜炎病程+血清学低滴度阳性大于等于6周+ESR/CRP升高,评分大于等于6分;d.2~10个中、大关节受累(1分)且滑膜炎病程大于等于6周+高滴度血清学阳性+ESR/CRP升高,评分大于等于6分。②年龄18~70岁;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道、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或继发疾病;③有使用免疫抑制剂相关禁忌症;④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服用塞来昔布胶囊0.2g、日2次,甲氨蝶呤10mg、1周1次,叶酸10mg、1周1次,来氟米特20mg、日1次。

治疗组加用独活寄生汤。药用独活15g,桑寄生10g,杜仲10g,茯苓20g,川牛膝10g,细辛6g,秦艽10g,肉桂心10g,防风10g,人参10g,川芎10g,生地黄10g,白芍10g,当归10g,甘草6g。病程较短、正虚不甚、关节疼痛较剧去人参、生地、白芍,加羌活15g,制川乌6g,露蜂房5g,寒邪盛加制附子6g,干姜6g;湿邪盛去生地黄、白芍、当归,加防己10g,薏苡仁20g,陈皮10g;关节变形、强直、活动不利、舌质暗加地龙10g,三七10g;病程长、肾气虚、腰膝酸软加续断10g,巴戟天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

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HAQ评分。

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

4 疗效标准

显效:四肢关节肿痛及压痛明显减轻,晨僵时间小于15min,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有效:四肢关节肿痛及压痛减轻,晨僵时间小于1h,血沉及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无效:四肢关节肿痛及晨僵无明显减轻,血沉及C-反应蛋白未下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RF、ESR、CRP、DAS28评分、HAQ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RF、ESR、CRP、DAS28评分、HAQ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RF、ESR、CRP、DAS28评分、HAQ评分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RF(IU/mL) CRP(g/L) ESR(mm/H) DAS28(分) HAQ(分)治疗组 51 治疗前 402.39±554.210 38.62±34.390 61.76±8.804 6.68±1.32 13.68±1.79治疗后 331.34±530.204* 12.06±13.068* 39.00±7.156* 2.28±0.42* 4.68±0.84*对照组 50 治疗前 374.75±562.760 39.98±7.921 57.90±25.440 6.74±1.47 13.98±1.61治疗后 359.02±558.455* 23.96±23.505* 19.37±1.601*△ 2.45±0.36* 4.36±1.46*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关节肿胀数 关节压痛数 晨僵时间治疗组 51治疗前 3.57±2.515 5.73±2.815 21.38±15.974治疗后 1.83±2.269* 3.59±2.897* 14.31±17.46*对照组 50治疗前 3.50±2.751 5.90±3.133 23.17±20.988治疗后 1.60±1.610* 2.90±2.426* 12.50±13.567*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1例,经药物保肝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出现白细胞减少1例,加用升白药后白细胞逐渐恢复正常。治疗组出现恶心1例,服用护胃药症状缓解。

6 讨 论

RA属中医“顽痹”“尪痹”“历节”等范畴。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僵硬、甚则变形为主要表现。病机为“虚邪瘀”[4],即正气亏虚,卫外不固,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脏腑功能失常,痰瘀内生,阻滞经络,气血不通而致病。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临床上被运用于各种痹病的治疗,包括RA、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等功效。方中独活、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健筋骨,四物汤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固表,秦艽、防风、肉桂心、细辛祛风散寒除湿。诸药合用,扶正为主兼祛邪通络,标本兼顾。

研究表明,祛风湿类中药有扩冠、扩外周血管、降脂、降压和改善循环作用,可减轻血液黏滞、抗炎、抗凝和抗血栓形成,从而起到改善RA的作用[5]。独活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6],秦艽有抗关节炎、镇静和镇痛等作用,防风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明显提高痛阈,杜仲作用于中枢可使动物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牛膝能使周围血管扩张且有止痛作用,川芎则能抑制动物自发活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党参具有强壮、补血和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甘草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及镇痛作用,茯苓具有镇静作用,肉桂能增强血液循环、镇痛,细辛具有局部麻醉及解热、镇痛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全方有抗炎、镇痛作用,能显著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毛细血管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的潜伏期,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毛细血管闭合[7-8]。

综上所述,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RA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独活滑膜炎滴度
生姜粥缓解滑膜炎疼痛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等风来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独活入味
外源ABA处理的玉米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通经活利汤配合皮肤牵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53例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