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0-07-18徐映秋
摘 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以及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小学生希望自己的行为以及想法得到大人的称赞和认可,大人对他们的肯定对他们来说是成长最好的动力。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在教学时多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多对学生进行称赞,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教师对小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爱,让学生感受到被人肯定的快乐,被别人赏识和认可也是小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情感诉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方向
(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小学生的情感还在发育的阶段,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善,这就会导致学生在理解问题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的。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更好地体会学生的真实感受。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生字生词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理解这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的困难程度,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并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二)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包容
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同,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也不同,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潜力就会得到不同的发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小奖励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包容和理解。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教师要了解原因,给予学生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学生。
(三)多对学生进行信任和尊重
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且要将这种信任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时,教师要学会多对学生进行肯定。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思考成果,让赏识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 利用赏识教育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特别喜欢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标签化,这些标签很容易让学生有被歧视的感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会赏识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无论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同样的尊重与爱护,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有信心参与学习,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针对学习成绩没那么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他们有发展的潜力,有进步的空间,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并不是就是现在这样了,老师很看好他,他的学习成绩一定能够得到提升。对于背诵课文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享受语文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拼音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拼音编成顺口的小儿歌,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
(二)针对学生的失败给予鼓励
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错误很正常,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发脾气,批评惩罚学生,这会导致学生不敢再主动回答问题,甚至有些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会抵触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慢慢找到学习的自信。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中,在生字学习时,有些学生不能准确的记忆生字生词,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生字生词放到其他的句子中,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在学生回答对一次后教师就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有信心参与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多音字“扇”教师可以将这个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字的含义,了解这个字的用法。
(三)利用學生的优点对学生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充满信心。例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可能有的学生比较擅长对古诗词朗读,有些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擅长对诗词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描述扩充,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结合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让学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现,让学生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赞扬,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并且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所赏识。
三、 总结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赏识教育已经成为对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对学生肯定以及表扬,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赏识教育中,学生的优势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现,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任州.赏识如阳笑靥如花:赏识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新智慧,2019(34):46-47.
[2]许丽霞.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2):105.
[3]严金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应用的实践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2):104.
作者简介:
徐映秋,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新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