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出教学新课改的误区
2020-07-18郑瑾
郑瑾
摘 要:在探索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关的东西,但有些做法陷入了误区,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并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堂主体认识不明确,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满堂问”“满堂练”等误区,提出了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构思,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探究;平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已于2003年9月在我县中学积极推广。一时下来,全县的课改可谓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公开课、示范课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经验交流、教学反思让大多数教师受益非浅。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将最终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误区一,是教师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学习方式。但在探究学习上,存在较多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不是针对学生而设计的,主要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便是针对课堂上的某些问题,教师能够不失时机的为学生提供分组讨论的机会,经过讨论之后再进行有效的交流,但课堂上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学生提出的,也不是学生想要知道的,更不是针对学生设计的,整个过程好像演戏一样,仍然是整个教学的附属,学生只是为了参与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不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误区二,盲目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新教学标准的认知不清,只是对教学目标做出了浅显的认知,在使用新的教材开展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营造课堂范围而进行教学,并不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出发。堂课气氛是活跃了,但是学生在课堂参与过程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看似懂得,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踊跃表演、积极参与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这里的“动”不是被动的、机械的、点缀式象征性的“动”,应是为教学目的而“动”。
(三)误区三,“满堂问”,“满堂练”的兴起
灌输式教学模式遭受到教学领域的一致讨伐之后,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错误认知,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中都认准授课讲解的内容越少越好,让学生挖掘教材当中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在提问过程中只提问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整个课堂教学缺乏节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发挥自身的课堂引导组织和带动作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量充斥着断续思域平滑的语言,逻辑推理能力较差,最终所产生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构思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自主探究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探究的本质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建立在对学科兴趣的基础上。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一个最重要的职能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并保持学生持续保持这种探究欲望。二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空间。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学生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为适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探求能够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同时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教师在分配问题分配任务时,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考量,否则自主学习就是一种空话套话。四开展多项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对学生进行妥善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互动探讨,能够发挥不同个体差异之间的资源优势,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营造一个多项互动的交流空间。
(二)教是为了学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研究者、学习者、合作者、开发者等多种角色集一身,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课程的设计者,课堂潜能、意义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教師从“师德尊严”的教学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给每个学生以平等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尤其是“学优生”“学困生”是平等的。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有的学生被冷落,被排斥,被耻笑的现象,课堂也不会成了几个尖子生的独角戏。关注每个学生都发展,是我们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是全新的一种探索,在探索中难免出现各种错误、误区,但只要走出误区,课程改革必能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 高俊奇.创新教学方式 走出课改误区[J].甘肃教育,2011(5):54.
[2] 王耀宾.走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误区[J].才智,2009(9):74.
[3] 刘松洁.走出新课改中的误区[J].语文学刊,200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