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2020-07-18刘晓艳赵欣黄锐
刘晓艳 赵欣 黄锐
摘 要:0-3岁早期教育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对于早教专业、早教师资力量培养方面的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构键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早期教育课程体系,对培养高素质早教师资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早期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0-3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早期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造成了早期教育机构师资严重不足,而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因此,对0-3岁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科学设置早期教育专业课程,对培养高水平早教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HKZY是哈尔滨市市政府创建、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早期教育专业是师范与艺术学院的新专业,尽管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形势良好,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与师范教育的其他专业相比,早期教育专业除注重专业的学术性之外,还应注重实用性。
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HKZY师范与艺术学院拥有多个专业,其中早期教育专业设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等基础课程,课程设置方面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相似性,对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并没有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它的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而早期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0-3岁早期教育机构教师,早教教师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与婴幼儿及婴幼儿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由于就业岗位的不同,我们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婴幼儿教育问题的能力,目前,我院早期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有:“0-3岁认知发展与教育”“0-3岁生理发展与保健”“0-3岁儿童家庭教育”“0-3岁动作发展教育”等,现有课程从心理、生理和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学习了婴幼儿的相关理论知识,但面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却无从下手,建议增加“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学习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婴幼儿营养与保健”和“婴幼儿护理”课程,全面了解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健知识,为今后考取育婴师资格证书做准备。
二、侧重实践,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
在對早期教育机构工作岗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HKZY早期教育专业合理安排了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课程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其中实践课980节,占总课时数的62.2%。
早期教育专业实践采用校内实习与校外见习相结合的方式,校内通过开设口语技能和艺术技能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亲子、学前卫生学、蒙氏教育及实践、学前双语等课程内加入了课堂实践内容,让学生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推行“课证融合”,将职业资格(技能)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中
现实需求促使我们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技能)考试之间的关联性,将职业资格(技能)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中,把课程教学内容、职业岗位资格能力认证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课证融合”。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又满足了早教机构的实际需求,增加就业机会。
HKZY早期教育专业针对早期教育学生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专门开设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话能力测试、学前综合英语、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岗位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在校期间顺利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A级)、幼儿教师资格证,早教指导师、育婴师证。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
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中之重。HKZY院早期教育专业教师多数是师范类专业教师转型而来,教育理论知识过硬却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增加具有早教机构工作背景的教师比例,首先,学院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安排现有在职教师参加国家有关职业资格的培训,并多次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职业类院校考察学习,同时邀请早期教育领域专家利用课余时间对现有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其次,建立早期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在实践课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最后,“以赛促教”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建立奖励机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第四,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对教师科研立项、发表论文、技术项目研发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并给予相应的等级。
参考文献
[1] 赵玥.应用型目标下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J].新西部(中旬刊),2016(19):29-30.
[2] 王磊.学前双语教师职前培养英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以课程内容为依托[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2):8-10.
[3] 张驰,张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辨析与建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