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携手共同关注劳动教育

2020-07-17檀传宝

中华家教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培育劳动

檀传宝

劳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成人教育、社会治理的课题。如果我们的成年公民好逸恶劳、追求不劳而获,如果社会分配制度过分畸形、诚实劳作得不到应有的报偿,学校劳动教育就很难取得真正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教育改革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也一定要实现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要努力帮助学习者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即具有“劳动精神”),拒绝“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等错误的价值观;形成尊重、热爱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和劳动主体——劳动人民(“劳动精神”的体现)的价值态度。

在养成良好劳动素养(狭义)方面,劳动教育要特别强调

◆促进学生具备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成为全面发襞的人;

◆发展学习者创造性劳动的潜质,或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劳动者;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有尊严、有教养的现代公民。

劳动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特征。劳动教育旨在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具有普通教育的属性。劳动教育具有立德、益智、健体、育美等较为全面的教育功能。因此,虽然职业教育往往包含较多的劳动教育成分,但是劳动教育却是覆盖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形态,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教育,都要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具有价值教育的属性。劳动教育所要培育的劳动素养,当然包括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等,但劳动价值观才是劳动素养的核心。虽然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具体的劳动形式以及专门劳动技术的学习,但真正健康的劳动教育则应当特别注重核心目标的达成,即努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努力帮助他们形成尊重、热爱劳动过程、成果和劳动主体——劳动人民的价值态度。

劳动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属性。劳动教育应依据劳动形态的演进而与时俱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服务形态的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形成当代劳动教育的新方向。此外,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社会大众对劳动价值的真实确认,若社会没有尊重劳动的分配机制与舆论氛围,学校的劳动教育必然孤掌难鸣,难有实质成效。因此,学校必须与家长和社会携手合作才能取得劳动教育的实效。

正确理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四育的关系

对应于身体与精神(知、情、意)诸元素,体、智、美、德四种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劳动素养十分重要,但它是德、智、体、美素养的综合,劳动教育里既有价值观教育,也有创造力、美感、身体素质的锻炼。劳动教育是人的基本素养到真实社会实践的“中介环节”,逻辑上并非德智体美一个维度。为了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方针上可以将德、智、体、美、劳并列,但是在概念理解、政策实施上却要注意对这一概念做更为准确、专业的把握。因为只有有了准确的概念把握,才会有更为稳妥、切实的实践方略。

简言之,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更多的是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日常教育生活去实现。当然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虽然要涉及劳动知识、技能、美感、体能等全面的培育,但是又必须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德育——劳动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的培育。

什么是健康的劳动教育

健康的劳动教育应当强调以下三方面重点内容。

劳动价值观:劳动、劳动者光荣;好逸恶劳、不劳而获可耻。

社会制度正义:反对和逐步消除劳动异化,鼓励受教育者追求“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社会制度正义。

现代教育观:教育应当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育具有自由个性( 在劳动过程中也就是具有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性) 的“ 全面发展的人”。特别要强調的是,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后者为本,前者为用,劳动教育在实践上切不可本末倒置。

猜你喜欢

创造性培育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