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才是最好的时光
2020-07-17恋小暖
恋小暖
快节奏:难养有心的孩子
有时候抱怨孩子慢,其实是父母太“快”。有一位母亲曾经和“知心姐姐”卢勤抱怨,每次带着三岁的女儿去商场,女儿总是又哭又闹。她很不理解。直到有一次,她蹲下来帮孩子系鞋带时发现了孩子的视角,原来在孩子的眼中,没有令人兴奋的商品,而是成年人可怕的大手和大脚。原来这才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世界快得可怕,哪怕自己再想快也跟不上成年人的节奏。
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植物一样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花久久未开并不是慢,而是在守著自己的花期。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对孩子而言最糟糕的妈妈就是着急的妈妈。比尔·盖茨小时候也是“慢吞吞”的孩子, 每次出门前总是磨磨蹭蹭,当其他人已经收拾完毕准备出门时,他依然还在房间里面。妈妈每次都生气冲着他催促,“你还待在里面干吗!还不快出来!”小盖茨总是理直气壮回答妈妈,我在思考呀,难道你们都不思考吗?但谁也没想到,小时候慢吞吞的他长大后却比很多人都要成功。
心理学家托马斯切斯在实验和观察研究中发现,大约有15%的孩子做事情总比别的孩子慢半拍,但丝毫不影响成长和发展,属于迟缓型气质类,最终会“大器晚成”。
吃饭慢也许是在细细咀嚼品味,洗澡慢是因为被手里的玩具深深吸引而“目不斜视”,写字慢是因为在体会什么是笔画和笔锋……这些“慢行为”的背后都可能藏着孩子自己的体验和观察。
催促,正在抹杀自主能力
宅家的日子,很多家长都担忧孩子在家自律性降低,特别是看到孩子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而焦虑不已。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位爸爸为催孩子起床和上课,别出心裁地用智能音箱设置了花式闹铃,用剁菜的声音、老虎的吼叫等不同的奇怪声效来“叫醒”孩子。但是四天后,这位爸爸的“妙计”落空了:电源线被孩子一刀剪断,使一心催促的爸爸哑然。这位爸爸督促孩子学习的良苦用心,孩子却并不“领情”,甚至不顾用电隐患,做出逆反举动,很值得深思。
家长督促孩子,却过于将焦点放在“快”上,自然而然否定或质问孩子的慢,并没有尊重孩子自主学习的意愿,孩子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不然也不会剪掉电线来抗议。
心理学上有种心理机制叫“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处于弱势的一方没有表达有力的反抗或者愤怒,他们会通过犯莫名其妙的错误来达到效果,比如承认自己“不行”,这和直接剪断电线表达愤怒并没有区别。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容易依赖父母,或者变得缺乏耐心。少一个慢吞吞的孩子,却可能多了个真正拖沓又散漫的“巨婴”。
慢下来,才是给孩子成长的滋养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介绍的芬兰孩子的童年让人羡慕不已,那里的教育并不是催促孩子学这个干那个。时代飞速向前,芬兰老师的任务却是想尽办法让孩子慢下来,静下心来。让他们安静地、心无旁骛地看书,不限制和催促,评估学生也不是他们学了多少东西,而是用的什么学习方法。当真正慢下来学,才更容易学会方法。
如果说快节奏是成年人的专属,那么慢时光才是孩子的最爱,浸润在慢时光里的孩子不仅收获了不着急的童年,还有千金不换的亲子时光。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那段深沉的父爱,之所以被马飞铭记于心,是因为爸爸马皓文给了他成长的慢时光,以至于成为宇航员的他在太空遇到紧急情况时,想起的是和爸爸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马飞的记忆里都是爸爸陪伴学习、尝试、打败困难和战胜自己的过去。虽然成长慢,落后别人很多,但爸爸从没有嫌弃他太慢,从“差劲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他自始至终都相信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在慢时光中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过,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是很重要的,他们希望永远都被爱围绕。毕淑敏在《星光下的灵魂》一书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凡事自然的东西都是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稻谷成熟,都慢得很。那些急骤发生的自然变化,多是灾难。如火山喷发、飓风和暴雨。
一个孩子要长大是很慢的。吃饭慢,他才能感知食物的温度;走路慢,他才有心思看看这广阔世界;学东西慢,是他得细细弄懂不会的问题;入睡太慢,是他想和你再多相处一刻。给孩子一个慢的机会,也许他就是那个平平无奇的“慢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