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循环理论视域下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初探
2020-07-17魏麟权荣文学
魏麟权,荣文学
文化循环理论视域下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初探
魏麟权,荣文学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65。
本文将城市马拉松看作一种文化人工制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斯图亚特•霍尔著名的文化循环理论视域下对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进行初探。分析我国城市马拉松如何被表征;与之相联系的是什么样的社会认同;它又蕴藏着怎样的生产和消费文化,以及如何用规则去解决马拉松异化现象从而创立良性循环的发展环境。旨在透过新的视角去探讨我国城市马拉松深层文化内涵,为城市马拉松“生产者”提供借鉴,推动我国城市马拉松可持续发展。
符号;文化;接合;城市马拉松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1]。我们生活在被符号包围的世界中,无论是可触摸的具体实物,还是可感知的抽象艺术都可以借助符号来产生意义。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指出“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而符号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因此文化的本质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2]。近年来,许多理论学家主张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是有意义的实践,所有的社会实践在实质上都属于文化范畴,因此所有的社会实践都可以借助文化循环理论来探究其内在意义,城市马拉松也不例外。本文从斯图亚特•霍尔著名的文化循环理论视角出发,从表征、认同、生产、消费和规则5个方面去探讨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发展现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城市马拉松的文化价值,对将来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整体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1 研究基础:文化的循环理论
1.1 文化循环理论诞生的渊源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围绕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而形成的伯明翰学派是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诞生的起源地。霍尔深受“新左派”马克思理论的代言人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E•P•汤普森的影响,以随声听作为载体,确立一种新的文化研究方法去思考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循环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其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循环理论的影响。“文化的循环”与“生产理论”一样强调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和矛盾统一体的理论[3]。尽管霍尔文化循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他却极力抵制使文化研究陷入“经济还原论”的境遇,反对全盘“接纳”。马克思生产循环理论是一种单一的线性循环,而文化的循环理论则主张各个环节是以“接合”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复杂偶然的相互重叠、缠绕的循环模式。
1.2 文化循环理论的诞生
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早期雏形可见于他的传播思想“编码/解码”理论,他提出“把传播过程看作是一种结构,几个相互联系但各不相同的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之间的接合产生,并一直支撑着这种结构[4]”。《做文化研究——索尼随声听的故事》一书是“文化的循环”诞生的标志。该理论弥补前期研究理论中忽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这一缺点,更加强调各环节之间的内部关系的作用。
霍尔指出文化循环过程分别是表征、认同、生产、消费和规则,它们之间既独立又紧密相连(如图1)。“表征”是图片、文字、技术等符号组合而成的语言表达;“认同”是文化生产过程中“表征”发挥作用的表现方式;“生产”不仅有其自身的生产文化,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角度思考文化的生产;“消费”具有能动性,对“生产”产生影响;“规则”是强调文化人工制品对社会的影响。在文化的循环理论中,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环节会在下一个环节重现,即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成为下一个环节的要素。五个环节既独立又联系,为了对特定事物进行“文化研究”,可将其看作“接合”一起的要素,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是起点,大家彼此缠绕,形成复杂的运行模式。
图1 文化的循环
2 文化循环理论下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初探
2.1 我国城市马拉松的“表征”与“认同”
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的“表征”阐释中,始终贯穿着社会“认同”理解,也就是说认同是存在于表征之内。所形成的与马拉松相关的文化是通过某种方式的表征来构建了认同,并将这种认同延续下去。
2.1.1 用符号铭记历史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希波战争,雅典人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名叫裴里庇第斯的士兵从战场不间断地跑了约42.195km将喜讯告诉大家后就倒下了。表征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4],语言是由各种符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甚至各种物品所组成,为表征这段历史,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由此赋予这段历史重要的价值意义,将一项纯粹的运动转化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化实践。
2.1.2 马拉松精神:突破与超越 马拉松之所以被广大市民所追捧,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突破自我、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审视一百多年的赛事发展,其健康向上、不断超越的精神象征从未改变,随着参与的人数增加,这项运动不断被社会大众认同,体育精神得以延续。我国马拉松自1981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拉开序幕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2h8min15s(男)和2h19min39s(女)是中国人在马拉松中的最佳赛绩,一次次成绩的突破体现着马拉松运动精神,在赛场上实现自我价值。城市马拉松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体育精神的象征,是对个人意志的考验和自我能力的认同,体现出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时代符号和文化趣味[5]。
2.1.3 现代健康生活的象征 现今“白领病”现象日益严重,为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全国上下推行全民健身战略,人们的健身意识得以提升。马拉松已成为“健康”的符号象征,代表或者表征着一种独特的被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现代健康生活方式,加之其成本低、健身效果显著,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图2)。马拉松的健康内涵被转换成语言符号进入人们大脑,让人一提及马拉松就被表征或再现出有意义的、积极的观念。城市马拉松一百多年的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它作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文化观念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同的过程。
图2 我国2014年—2018年马拉松参赛人数图
注: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官网数据整理
2.1.4 群体表征与认同 伴随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的兴起,群体表征与认同成为马拉松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社会学角度看,城市马拉松的发展为跑友搭起了互动桥梁,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跑团,它是马拉松爱好者对跑步文化认同所构建的社会联盟形式。大家以“团”为单位进行热身、训练、拉伸,通过统一服装、统一旗帜来用文字、物品等符号表征跑团文化,此外集体开展跑步活动,参加各项马拉松赛事满足自己的归属需求,在认同传统马拉松文化的同时又逐渐形成了自己新的组织文化和跑步文化,具有重要的象征和实践意义,对马拉松赛事后续的生产、消费和规范奠定了良好基础。
2.1.5 体育符号融入品牌塑造 我国的体育符号学起步较晚,对于体育文化的研究相对比较浅层。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被满足,城市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城市需依靠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因此将体育符号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塑造城市品牌成为表征马拉松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文化是好生意,所谓生意是生动的主意,即把活的观念注入产品和服务内以建立活的事业[6]。我国许多城市马拉松都是成功的文化生意,城市管理者把体育文化注入经济产业,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还成就了独特的城市品牌。如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的鉴真东渡典故;兰马的丝绸文化、黄河文化;重马的山城地势、长江之水;西安的古代遗址、历史名迹等都是人们在已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融入体育符号,表征出新的文化意义,加深大众对这座城市品牌的认同。
2.2 我国城市马拉松的“生产和消费”内涵
当马拉松这项运动表征出重要意义之后,认同度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马拉松文化循环的生产与消费环节。生产为消费创造对象,消费为产品创造主体,因此产品意义就在生产者输出、消费者输入的过程中产生。从文化循环视角将城市马拉松看作一种文化人工制品,其生产与消费则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彼此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
2.2.1 我国城市马拉松的生产文化 (1)改革赛事生产模式 不同于国外的民间办赛,我国城市马拉松在生产环节主要由政府牵头,官方主办、企业赞助予以支撑,这也是中国特色的马拉松生产文化。尽管这种生产模式有统一调度资源,提高办赛质量等优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并不能长久顺应赛事发展需求,因此1993年国家推出《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体育改革的意见》中第一步就要求实现“管办分离”。近年来,这种改革逐渐运用到马拉松举办中,逐渐由一些专业的赛事公司来承办,并取得了不错的改革成效。(2)赛事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对全民健身与健康生活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跑步行列中,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十九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颁布的推动,对健康文化的推广进一步推动赛事规模不断扩大。近五年,我国城市马拉松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始终呈现递增的“生产”趋势(如表1)。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马拉松获得国际田联金银铜标牌赛事数量为14场,占标牌赛事总量的12.28%,中国马拉松的国际地位逐渐得以提升,不断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提供高质量的跑者盛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马拉松赛事作为一项“人工制品”“中国制造”的标签逐渐深入人心,被更多的中外跑友所认可,成为中国赛事生产环节一大亮点。(3)“土味”符号成追捧 如今,马拉松赛用以代表一个城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介绍这座城市,展示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7],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各个城市管理者将“本土味道”融入赛事生产,这种融入城市文化的生产方式赋予城市马拉松一系列特殊的意义和实践,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在整个赛事生产过程中,赛道是展现“本土味道”的最佳荧幕。为凸显当地城市的人文风景和城市风貌,赛道大多安排在具有代表的旅游景点和繁荣街道,如北京国际马拉松多次将天安门作为起点,沿途经过中关村、奥林匹克公园、鸟巢等景点,带领跑者感受地道的“北京味道”;西安城墙半程马拉松,以古城墙为主体,城墙大门为依托,为跑者呈现隋唐至今的辉煌历史。用“文化符号”吸引大众消费,将城市历史、景观等符号转换成语言,形成马拉松文化循环的生产内容,并以此为契机加深大众对城市的认同度。
表1 2014年至2018年我国马拉松赛事情况
注: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官网数据整理
2.2.2 “生产”与“消费”的接合 文化透过“生产”与“消费”环节被表征出“物质活动”的属性。马拉松作为一种人工制品文化,要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同和消费,离不开生产环节的“设计”与消费环节的“营销”。
(1)“设计”是一门语言 “设计”是生产者对产品的表达方式,它是一门语言,借助各种特殊符号去表征赛事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如“亲子跑”“情侣跑”“欢乐跑”等多种比赛项目;赛前的“跑步训练营”,赛中的“摄影大赛”,赛后的“博览会”“音乐会”等创新活动;“垂直马拉松”“公园城市马拉松”“乡村马拉松”等赛事类型都是用多样化符号完成对马拉松赛事的创新性设计。“设计师”赋予了城市马拉松更多的文化内涵供消费者选择,不断创造社会认同,为“生产”和“消费”的接合打下基础。
(2)“营销”是一种艺术 营销是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起认同,而认同要通过唤起人们幻想和欲望的语言发挥作用[8],因此广告宣传无疑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一种表征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马拉松“热”环境下,各个城市的马拉松必须通过广告宣传代表产品说话,向大众传递其内在意义,才能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起认同达到吸引大众来消费。如全国首个公园城市马拉松——2018天府半马,在距离开赛前一个月启动的电梯屏传播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45个城市的35万张电梯屏滚动播出天府半马15s宣传片,每屏每天滚动播出300次,为成都构建了新的印象标签,强化了大众对赛事的认同感与参与度。
2.2.3 我国城市马拉松的消费文化 (1)消费者创造消费力。消费是人们进入马拉松文化循环的又一个环节,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物质文化人工制品的生产过程去理解城市马拉松所具有的意义,还应该看到消费环节在整个马拉松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现今,运动与观光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体育产业,尤其是城市马拉松的兴起,更是为许多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重庆、大连、西安、拉萨等城市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马拉松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创造出的巨大消费力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助推器,影响整个城市交通、娱乐、旅游、建筑、餐饮等行业。如对比重庆国际马拉松前后,2015年重庆旅游业各个景点的营业收入增长到159 473万元,较2012年的89 324万元几近成倍增长[9]。就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对比去年增长了7%[10]。(2)消费动力来于隐藏的消费习惯。社会大众对马拉松的参与不仅有“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认同”价值。生产商为马拉松这项“人工制品”赋予的意义,最终只有通过消费者自由的尝试才能得以体现,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整个消费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分析我国城市马拉松消费群体特征则成为马拉松文化循环中消费环节的重要内容。
大众的消费习惯具有多样性,但并不等同于是“杂乱无章”的,消费习惯所产生的意义其实都是受社会地构建影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影响他们的消费习惯。对比历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报告,不难发现,我国参与城市马拉松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男性占比多于女性,同时受到高等教育的参赛者占比最高。从跑者消费特征来看,主要以报名参赛和装备消费为主,因此“生产者”应该从消费习惯中获得意义,在赛事的举办方面有所侧重地去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表征出多元化产品形式以优化生产,刺激参与者消费动力的产生,在获得大众认同基础上保障“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2.3 我国城市马拉松的“规则”内涵
社会秩序的稳定,离不开制度的管束,如道格拉斯所言:秩序意味着限制。在文化循环视域下,我国城市马拉松的规则内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赛事对“消费者”的规则约束;另一方面是整体赛事环境对“生产者”的严格要求。
2.3.1 参赛须知具有强制力 马拉松的成功举办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竞赛规程基础上,而其中的参赛须知则是对“消费者”的规则约束。纵观我国所有城市马拉松竞赛章程中的参赛须知,其中包含年龄要求、身体状况要求、报名办法以及缴费等事项的说明,这是生产环节对产品进行意义输出,对生产过程进行意义建构,对消费者而言,它具有强制性,消费者因为认同这项人工制品符号,进而对这个符号延伸出来的“规则”予以认同、妥协,并遵循。消费者遵循这个规则就是对产品认同的过程,进而顺利进入消费环节,并借助对这项产品的认同不断进行自我建构,实现自我认同。
2.3.2 减少马拉松异化现象 马拉松作为一种人工文化制品越来越盛行,但异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赛事跟风、风险防范、环境污染等方面。文化循环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衔接,互相影响,要保证其他环节健康持续运行,对“生产者”就提出了严格要求,以建立可持续性的文化循环模式。
(1)摒弃跟风,减少同质。现今,一些城市自身缺乏办赛条件却选择强行跟风,甚至在形式上出现照搬照抄现象,城市管理者和企业运营者为办赛而办赛,忽视市民的感受,更将体育精神抛诸脑后。尽管部分城市马拉松也在努力寻找特色创新,但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仍难以避免异化。因此,在马拉松热的背景下,一方面中国田径协会应严把审批关卡,保证赛事质量;另一方面赛事“生产者”应自我规范,认真审视城市的办赛能力,切忌盲目跟风,结合自身优势,创新比赛,优化比赛秩序。
(2)规范风险,减少伤害。马拉松是少有的允许专业与业余同场竞技的运动,其跑步距离长,参赛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容易出现受伤甚至猝死事件。有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国内马拉松赛事意外猝死事件达到10例,年均高达近5例[11]。近两年猝死现象时有发生,如2017年上海长宁国际半程马拉松一男子倒地身亡;2018年11月24日,昆明晋宁半马一跑者不幸离世。随着马拉松热潮愈演愈烈,赛事规模也越来越大,其面临的风险也越加复杂,因此风险防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12]。赛事“生产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制造一个高质量的“人工制品”,必须严格把控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完善赛事救援体系。一方面,主办方应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比赛环境,另一方面要有先进的医疗团队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减小伤害。
(3)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众多“消费者”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力,也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压力。马拉松原本是一个以“保护生态”为主题的运动,但赛后环境污染现象似乎与马拉松文化背道而驰,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已成为人们对这项运动的负面印象。要保证整个马拉松文化循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产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受到规范:首先“生产者”应做环境保护的引领人,积极倡导大家投身生态保护的自我“规范”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其次,“生产者”应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避免类似2013年北京马拉松“尿红墙”的环境事件再次发生;最重要的是“生产者”要对赛后产生的垃圾提出合理应对方案,减少污染,实现和谐共生。
3 结 语
城市马拉松兴起与发展是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文化人工制品,城市马拉松被赋予的意义填补了物质世界无法给予的缺口。相比国际著名赛事,尽管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历史较短,运作体系还不成熟,但是改进和发展空间较大。本文通过文化循环理论的视域从不同的环节初探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希望进一步完善城市马拉松赛事体系,推动马拉松整体事业向前发展。
[1] 赵德毅.重新定义符号和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06):6~14.
[2]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 徐亮,陆兴华译.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总序.
[3] 白 菊.斯图亚特•霍尔文化循环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3:15.
[4]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译码[A].见:[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 汪凯,刘晓红译.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 李军岩,姚 远.“马拉松跑现象”对城市文化建构机理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7):22~26.
[6] 冯九玲. 文化是好生意[M]. 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18.
[7] 王 海,王大卫,李颖川,林致诚.我国马拉松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2):46~47.
[8] [英]保罗•杜盖伊,斯图亚特•霍尔,琳达•简斯,休•麦凯,基思•尼格斯. 霍炜译. 《做文化研究——索尼随声听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9.
[9] 袁 琴.重庆国际马拉松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6:29.
[10] 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EB/OL]. http://www.athletics.org.cn/competition/news/2019-03-11/538759.html.
[11] 梁国力.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问题审视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4):36~40.
[12] 徐卫华.厦门国际马拉松风险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2):38~41.
A Preliminary Study of Urban Marath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ycle Theory
WEI Linquan, RONG Wenxu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marathon is regarded as a cultural artifact, and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urban marathon in China is preliminarily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art Hall's famous cultural cycle theory. Analyze how urban marathon is represented in China; What kind of social identity is associated with it; What kind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e it contains, and how to use rules to solve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of marathon so as to create a virtuous circle of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urban marathon in China from a new perspective, provide reference for urban marathon “producer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marathon in China.
Symbol; Culture; Joint; Urban marathon
G822.8
A
1007―6891(2020)02―0102―04
10.13932/j.cnki.sctykx.2020.02.24
2019-07-23
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