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团队协同延续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17杜蓉冰吕素珍潘红英

护理学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眼科条目

杜蓉冰,吕素珍,潘红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1-2]。在我国,DR的发病率高达38%~90%[3]。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2]。随着病程延长,DR发病率明显升高。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Multidisciplinary Diabetes Care Team,MDCT)管理是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其已被证实能够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4-5]。DR是可控可防的,为了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近年来我院开始对DR患者实施MDCT协同延续护理方式,取得一定成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入院后确诊DR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5月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6~10月入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DRⅠ期、Ⅱ期或Ⅲ期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已经有DR增殖期表现;合并黄斑水肿;合并其他眼病;妊娠糖尿病;存在精神障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DR管理模式,医生和护士各自执行工作流程。内分泌科医生负责调整血糖,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保守治疗或转眼科手术治疗;内分泌科护士给患者进行相关糖尿病健康宣教,讲解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出院后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出院1周主管医生进行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按时复诊。观察组采用MDCT协同延续护理,具体如下。

表1 两 组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1.2.1.1成立MDCT小组 包括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眼科医生、眼科护士、营养师、糖尿病专科护士等人员,组长由内分泌科主任和内分泌科护士长担任,负责MDCT的统筹工作,负责制定成员职责和工作流程。各学科职责明确,分工协作。①内分泌科主管医生负责DR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及每季度血脂的评估与控制;患者出院当日协助预约复诊时间,出院第1次复诊时间为出院半个月,之后每季度复诊。②内分泌科责任护士根据医嘱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变化。③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进行DR防治知识宣教,包括向患者介绍DR的病程,视网膜病变的过程。发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问卷,评估患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对掌握不佳的患者反复宣教直到患者掌握。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建档;确定患者眼底复诊时间,协助患者预约检查时间和医生。④眼科医生负责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分期及筛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眼部手术治疗。⑤眼科护士负责术前术后护理及相关健康教育。⑥营养师负责结合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情况制定饮食,告知患者饮食控制对血糖控制的必要性,并指导患者回家后如何饮食。

1.2.1.2延续护理 患者出院后,通过3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追踪,了解患者饮食、血糖、血脂、血压等情况。①告知患者每周三上午有多学科联合门诊,由内分泌科主任、糖尿病专科护士、眼科医生、营养科医生共同于内分泌科门诊坐诊,就诊患者资料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收集。②糖尿病专科护士及内分泌科护士长提供网络咨询,患者在网上在线咨询。③其余患者由主管医生每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情况。糖尿病专科护士每月汇总患者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分别提交各个小组成员继续随访干预,一对一联系,如饮食问题交由营养师继续干预,眼科相关问题交由眼科医生必要时安排手术治疗,血糖波动问题交由内分泌科主管医生干预等。

1.2.2评价方法 ①统计两组住院期间眼科手术,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行眼科手术或调节血糖的例数。②患者DR防治知识知晓率[6-7]。自制DR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查检表,干预1年后调查两组患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内容主要包括对DR基本防治知识的认知状况,包括病因、危害、防治方法、定期眼科检查、相应的激光知识5个内容。MDCT小组成员制定知晓标准,如病变病因,能回答病程、血压、血脂、血糖即为知晓,定期眼科检查患者根据自己视网膜病变情况说出复查时间即为知晓。③患者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8]。包括25个与视力下降有关的条目,调节能力4个条目,远视力、移动和光感12个条目,阅读和精细动作5个条目,日常生活4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0~5分,满分12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量表信效度较好[9]。④患者院外遵医行为。1年后采用自制院外遵医行为评分表评估并比较两组院外遵医行为,主要指标包括糖尿病知识掌握、自我照顾意识、病情监测、按时服药及复查5个条目,每项指标为25分。做不到或不知晓5分,偶尔做到10分,经常做到15分,基本做到20分,完全做到25分。总分12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遵医行为越好。⑤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量表由Toobert等[10]修订,万巧琴等[11]进行翻译。共11个条目,分别反映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合理用药、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5个方面,每个条目按照0~7分计分,满分77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4,重测信度为0.71。⑥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年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住院期间眼科手术,再入院行眼科手术或调节血糖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期间眼科手术,再入院行眼科手术或调节血糖情况比较 例

2.2两组干预1年后DR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 见表3。

2.3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低视力者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4。

2.4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5。

2.5两组干预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见表6。

2.6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比较 见表7。

表3 两组干预后DR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 例(%)

表4 两组干预前后低视力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表5 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 分,

表6 两组干预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分,

表7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比较

3 讨论

3.1MDCT协同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DR患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知晓率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长,DR发病率随之增长,导致将来我国眼病致盲原因流行病学改变,DR将来有可能取代白内障成为致盲主要原因[12]。国外已有研究证实,通过早期诊断、控制危险因素、适时治疗等方式,几乎可以完全预防由糖尿病引起的失明[13]。延缓视网膜病变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患者掌握防治知识,应用MDCT协同延续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DR危害、防治方法、定期眼科检查、相应的激光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两组DR病因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因复杂有关。

3.2MDCT协同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DR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变进展 MDCT主要目标是培养糖尿病患者独立自我照顾的能力,帮助患者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14]。观察组干预后低视力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结合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MDCT讨论并确定治疗方案、眼底复诊时间,对糖尿病患者从血糖、饮食、眼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实时追踪患者DR高危因素控制情况,提升患者自我照护的意识和能力,延缓患者视力下降,观察组再次入院行眼科手术或调整血糖人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本研究结果表示MDCT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延缓DR进展有积极的作用,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15]一致。

3.3MDCT协同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D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 国外MDCT成员更多地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和协助,而我国MDCT更多关注糖尿病患者的院内治疗及护理,不重视患者的主动参与性,缺乏对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的评估,对患者出院后的延伸照顾不够[16]。本次研究让患者积极参与,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积极督促患者从而增强其依从性,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正确服药和总体自我管理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P<0.01),与郑晓萌等[17]研究一致。在运动管理及足部护理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经讨论与MDCT小组及患者重点关注在DR,而在这两个方面关注较少有关。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中糖尿病知识掌握、自我照顾意识、病情监测、按时服药、按时复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既往研究[9]基本相符。

3.4MDCT协同延续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MDCT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建档,每月随访,调整患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实时了解DR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及血压的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实时调整饮食及运动治疗等一系列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能更有效地控制空腹血糖,与梁梦颖等[18]研究结果一致,这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提升有较大关系。

综上所述,对DR患者实施MDCT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可更加有效地控制DR的危险因素,延缓病变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眼科条目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内分泌科与非内分泌科患者注射胰岛素行为比较分析
中国妇女孕前肥胖诊治路径专家委员会(按姓氏字母排序)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内分泌科护理中优质服务的思考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